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812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盖体用于盖合锅体;内胆,内胆置于锅体内,内胆用于盛装待烹饪食材,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有远红外发热膜;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的一端与远红外发热膜电连接,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开关单元导通和断开,以对应使远红外发热膜对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和停止加热。该烹饪器具,通过在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置的远红外发热膜,对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能够减少煮饭时间,避免米饭温度均匀性不一致的现象,提高烹饪器具对食材的烹饪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和一种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烹饪器具的加热方式包括热盘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其中,热盘加热热量传递需要经一定的空气间隙,传递效率不高,电磁感应加热存在磁场损耗问题。如果采用这两种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则需要在不同位置设置发热带,即需要在相应位置绕发热丝或感应线圈。然而,上述设置方式不够方便,且组装工序多,生产步骤复杂,人工成本高,且当采用上述加热方式进行煮饭时,可能会存在如下问题:1)在吸水阶段,由于升温慢,导致吸水速度慢,煮饭时间长,且传统的热盘和电磁感应加热方式,仅仅在底部或底部和侧面的下部加热,容易导致米饭底部已经糊化而上半部分还没达到最佳吸水温度;2)在加热升温阶段,内胆中不同位置米饭温度不一致,尤其上层和底层米饭温度不一致;3)在保温阶段,上盖形成的冷凝水容易顺侧壁流入米饭,导致米饭变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通过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有的远红外发热膜,对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能够减少煮饭时间,避免米饭温度均匀性不一致的现象,提高对食材的烹饪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内胆,所述内胆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内胆用于盛装待烹饪食材,所述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有远红外发热膜;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远红外发热膜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和断开,以对应使远红外发热膜对所述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和停止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有的远红外发热膜,对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能够减少煮饭时间,避免米饭温度均匀性不一致的现象,提高对食材的烹饪性能。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的底部和侧面同时设有远红外发热膜,且所述底部的远红外发热膜和所述侧面的远红外发热膜分开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由不导电材料制成,远红外发热膜直接设置在所述内胆的表面,或者,所述内胆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内胆的表面与远红外发热膜之间设有绝缘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层采用搪瓷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内胆的上沿设置,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均设有远红外发热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1,所述第二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2,所述第三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3,其中,P1=P2=P,底部加热功率与侧面加热功率的比例因子K=P3/P,且0<K<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内胆由不导电材料制成,且远红外发热膜直接设置在所述内胆的表面时,100W<P1+P2+P3<2000W。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由间断设置的多个矩形区域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所有矩形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之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体中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和停止加热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依次包括吸水阶段、加热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其中,在所述吸水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同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导通或者交替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或者交替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保温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持续或者间断导通,以及控制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以使所述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持续或者间断辅助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还包括沸腾阶段,所述沸腾阶段处于所述加热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之间,其中,在所述沸腾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均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达到第三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的底部为圆形,所述第三区域为一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圆直径小于所述内胆底面圆的直径,所述圆环的内圆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圆环的内圆相接触,以用于检测所述内胆中待烹饪食材的温度,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取值范围为30~65℃。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的盖体以及置于所述锅体内用于盛装待烹饪食材的内胆,其中,所述盖体中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内胆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内胆的上沿设置,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均设有远红外发热膜,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依次包括吸水阶段、加热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吸水阶段,控制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对所述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或者交替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保温阶段,控制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以及控制所述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持续或者间断辅助所述加热器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在吸水阶段,控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对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待烹饪食材达到最佳吸水温度,由此能够避免内胆下部食材已经糊化而上部还没达到最佳吸水温度的缺陷;在加热升温阶段,控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n内胆,所述内胆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内胆用于盛装待烹饪食材,所述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有远红外发热膜;/n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远红外发热膜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和断开,以对应使远红外发热膜对所述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和停止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用于盖合所述锅体;
内胆,所述内胆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内胆用于盛装待烹饪食材,所述内胆的侧面和/或底部设有远红外发热膜;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远红外发热膜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和断开,以对应使远红外发热膜对所述内胆中的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和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部和侧面同时设有远红外发热膜,且所述底部的远红外发热膜和所述侧面的远红外发热膜分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由不导电材料制成,远红外发热膜直接设置在所述内胆的表面,或者,所述内胆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内胆的表面与远红外发热膜之间设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搪瓷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内胆的上沿设置,所述第二区域靠近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均设有远红外发热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1,所述第二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2,所述第三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P3,其中,P1=P2=P,底部加热功率与侧面加热功率的比例因子K=P3/P,且0<K<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胆由不导电材料制成,且远红外发热膜直接设置在所述内胆的表面时,100W<P1+P2+P3<2000W。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由间断设置的多个矩形区域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为所有矩形区域中远红外发热膜的加热功率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进行加热工作和停止加热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依次包括吸水阶段、加热升温阶段和保温阶段,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其中,
在所述吸水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同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远红外发热膜同时对所述待烹饪食材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待烹饪食材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
在所述加热升温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同时导通或者交替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祥喜王志锋王云峰刘志才江德勇江太阳罗绍生郑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