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森专利>正文

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084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包括头箍和两个支臂,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发声单元,每个支臂和头箍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伸缩机构,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转动件;每个发生单元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每个支架分别与同侧的那个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发生单元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凹腔,每个凹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每个凹腔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盖;其中一个发声单元设置有电路板,另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蓝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不仅实现降噪功能,且折叠后的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携带。

A headset with Bluetooth noise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
技术介绍
头戴式蓝牙耳机应用更广泛,为了便于包装和使用,发声单元通常可折叠,从而减小耳机的体积。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163214A的专利)中,通常是将头箍的下段设置为可折叠,但是,发生单元的直径大于头箍的宽度,即使折叠后,仍然具有较大的体积。此外,现有的头戴式蓝牙耳机大多没有降噪功能,虽然有一些耳机有降噪功能,但是降噪效果不好,佩戴在头上,仍然能听到外界很大的噪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该耳机使用时具有降噪功能,使得音质更加纯净;该耳机折叠后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包装和携带。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戴式蓝牙耳机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且降噪效果一般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包括头箍和两个支臂,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发声单元,每个支臂和头箍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伸缩机构,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转动件;每个发生单元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每个支架分别与同侧的那个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发生单元分别包括耳壳,每个耳壳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凹腔,每个凹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每个凹腔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盖;其中一个发声单元设置有电路板,另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蓝牙板。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每个喇叭盖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喇叭盖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前馈降噪咪;每个凹腔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后馈降噪咪。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每个喇叭盖的前侧分别卡扣连接有一个卡圈。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每个转动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圆形凸台,每个支架分别设置有一个卡环,每个卡环分别套在同侧的那个转动件的圆台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头箍的两端的底部对应转动件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缺口。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每个凹腔的深度大于喇叭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其中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一个蓝牙指示灯。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所述头箍包括头弓和头箍护套,头弓和头箍护套之间设置有硅胶固定件。进一步地,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每个支臂分别包括支臂上盖和支臂下盖,每个支臂上盖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设置有调节齿;每个伸缩机构分别包括拉伸盖、拉伸条和弹片。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件,支架,每个支架分别与同侧的那个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实现耳机折叠时,可以实现发声单元的厚度方向与头箍的宽度方向一致,大幅减小耳机折叠后的体积。此外,通过设置凹腔、喇叭盖等部件,使得耳机使用时具有较好的降噪功能,提高了音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的立体图,图示为折叠状态。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的主视图,图示为正常状态。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的立体图,图示为头箍拉伸状态。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的爆炸图,图示为主视图视角。图5为图4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的爆炸图,图示为立体图视角。图7为图6中S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凹腔和喇叭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喇叭盖和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中,支架和转动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10,本技术提供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为了便于观察,图3中未画出耳套。所述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包括头箍11和两个支臂12,每个支臂12分别连接有一个发声单元4,每个支臂12和头箍11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伸缩机构2,使得头箍和支臂之间可以实现伸缩;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转动件3;每个发生单元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5,每个支架分别与同侧的那个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发生单元4分别包括耳壳40,每个耳壳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凹腔41,每个凹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42,每个凹腔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盖43;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一个发声单元设置有电路板491,另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蓝牙板482。由图2和图5可以观察到,每个支架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盖50。由图7可以观察到,每个转动件对应地设置有一个转轴盖39,便于转动件的装配和限位。实际应用中,上述喇叭、蓝牙板分别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由于电路板、蓝牙板和喇叭本身是现有技术,此处不作具体限定。由附图可以观察到,每个凹腔41呈半包围结构,其开口朝向内侧,即,实际使用时,凹腔的开口朝向用户的耳朵。由于凹腔的外围以及表面没有开设通孔的,因此喇叭发出的声音只能从喇叭盖中部的通孔传出,因此有助于提升音质,减少杂音。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每个喇叭盖43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喇叭盖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前馈降噪咪451;每个凹腔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后馈降噪咪(图9视角观察不到);通过设置前馈降噪咪和后馈降噪咪,进一步提高消除外界杂音的效果。进一步地,每个喇叭盖的前侧(即,朝内的那一侧)分别卡扣连接有一个卡圈44,便于对喇叭进行固定。具体地,每个转动件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圆形凸台31,每个支架5分别设置有一个卡环51,每个卡环51分别套在同侧的那个转动件的圆台31上。即,实际使用时,每个转动件可以相对于头箍底端上下转动,而每个发生单元可以相对于对应的转动件的圆形凸台的轴线转动,从而可以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状态,使得发声单元的厚度方向与头箍的宽度方向一致,相比现有技术,折叠后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进一步地,头箍1的两端的底部对应转动件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缺口101,便于转动件向上转动时不与头箍发生干涉。进一步地,每个凹腔的深度大于喇叭的厚度,便于喇叭的安装。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的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一个蓝牙指示灯(484),便于使用时观察耳机的蓝牙连接状态。如图4所示,具体地,头箍11包括头弓11和头箍护套13,头弓和头箍护套之间设置有硅胶固定件12。该设置便于头箍的装配,以及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实际应用中,头弓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销钉与对应的伸缩机构连接。请参阅图4和图7,每个支臂12分别包括支臂上盖121和支臂下盖122,每个支臂上盖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设置有调节齿1211;每个伸缩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包括头箍和两个支臂,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发声单元,每个支臂和头箍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转动件;每个发生单元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每个支架分别与同侧的那个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发生单元分别包括耳壳,每个耳壳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凹腔,每个凹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每个凹腔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盖;其中一个发声单元设置有电路板,另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蓝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包括头箍和两个支臂,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发声单元,每个支臂和头箍之间分别连接有一个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臂分别连接有一个转动件;每个发生单元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架,每个支架分别与同侧的那个转动件可转动地连接;每个发生单元分别包括耳壳,每个耳壳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凹腔,每个凹腔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每个凹腔分别设置有一个喇叭盖;其中一个发声单元设置有电路板,另一个发生单元设置有蓝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喇叭盖的中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喇叭盖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前馈降噪咪;每个凹腔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后馈降噪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每个喇叭盖的前侧分别卡扣连接有一个卡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蓝牙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森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