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805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前盖、线路连接器、卡槽、散热口、软性磁铁、触控板、显示面板、电源信号灯、电路板,前盖卡扣固定在机壳的前端位置,线路连接器的扣合在前盖的上下两端位置,卡槽设置在机壳的后端位置,散热口设置在机壳的上下两端位置,软性磁铁粘合在机壳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需要连接的电线通过按压按压键B将电线通过进线口进入卡盒内,与铜片接触固定在卡盒内部顶部进行通电,铜片通过连接器与通电线进行电连接,通电线与电路板电连接,使用方式简单,不需要通过工具便能够直接进行安装,不需要用黑胶布与螺丝等等进行固定,便于配电器的维修与更换。

A new type of movable distribu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
本技术涉及配电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
技术介绍
配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工业现场一般需要采用两线制传输方式,既要为变送器等一次仪表提供24V配电电源,同时又要对输入的电流信号进行采集、放大、运算、和进行抗干扰处理后,再输出隔离的电流和电压信号,供后面的二次仪表或其它仪表使用,配电器都是装在配电箱中的,但是现有的配电器在进行电线接线安装需要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需要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需用用到黑胶布、螺丝等工具进固定,安装与拆卸十分不便,并且固定在配电箱内无法进位置移动,影响施工人员进行维修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其结构包括机壳、前盖、线路连接器、卡槽、散热口、软性磁铁、触控板、显示面板、电源信号灯、电路板,所述前盖卡扣固定在机壳的前端位置,所述线路连接器的扣合在前盖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卡槽设置在机壳的后端位置,所述散热口设置在机壳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软性磁铁粘合在机壳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盖上设有触控板、显示面板、电源信号灯,所述触控板位于显示面板的下端位置,所述电源信号灯位于显示面板的上端位置,所述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壳的内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线路连接器主要由卡盒、按压键、压板、中轴、进线口组成,所述按压键通过中轴与卡盒相连接,所述卡盒的前后两端设有进线口,所述按压键固定在按压键的前后两端的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卡盒主要设有铜片、T型卡扣、弹簧、连接器、通电线,所述铜片固定在卡盒内部前后两端,所述弹簧与铜片固定连接,所述T型卡扣固定在卡盒的底部位置,所述通电线贯通卡盒与连接器电连接,所述连接器与铜片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设有滚轮分布嵌固在卡槽的上下两端。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与散热口与机壳为一体化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卡盒通过型卡扣固定在前盖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口采用两侧开孔设计,有利于对流通风,增加散热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中轴采用软胶材质,能够进行弯曲压折。更进一步的,所述通电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与前盖采用塑料材质,不具有导电性。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需要连接的电线通过按压按压键B将电线通过进线口进入卡盒内,与铜片接触固定在卡盒内部顶部进行通电,铜片通过连接器与通电线进行电连接,通电线与电路板电连接,使用方式简单,不需要通过工具便能够直接进行安装,不需要用黑胶布与螺丝等等进行固定,便于配电器的维修与更换。2、本技术通过卡槽上下两端设有滑轮,便于配电器固定在导轨上能够进行移动,有利于维护人员在安装维护时进行移动。3、本技术通过机壳上的左右两面均设有软性磁铁能够将多个配电器相吸拼接一起,有效的减小了使用空间,增加配电器使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线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线路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机壳-1、前盖-2、线路连接器-3、卡槽-4、散热口-5、软性磁铁-6、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电路板-10、滚轮-41、卡盒-A、按压键-B、压板-C、中轴-D、进线口-E、铜片-F、T型卡扣-G、弹簧-H、连接器-I、通电线-J。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前盖2、线路连接器3、卡槽4、散热口5、软性磁铁6、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电路板10,所述前盖2卡扣固定在机壳1的前端位置,所述线路连接器3的扣合在前盖2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卡槽4设置在机壳1的后端位置,所述散热口5设置在机壳1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软性磁铁6粘合在机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盖2上设有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所述触控板7位于显示面板8的下端位置,所述电源信号灯9位于显示面板8的上端位置,所述电路板10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壳1的内部,所述线路连接器3主要由卡盒A、按压键B、压板C、中轴D、进线口E组成,所述按压键B通过中轴D与卡盒A相连接,所述卡盒A的前后两端设有进线口E,所述按压键B固定在按压键B的前后两端的下方,所述卡盒A主要设有铜片F、T型卡扣G、弹簧H、连接器I、通电线J,所述铜片F固定在卡盒A内部前后两端,所述弹簧H与铜片F固定连接,所述T型卡扣G固定在卡盒A的底部位置,所述通电线J贯通卡盒A与连接器I电连接,所述连接器I与铜片F固定连接,所述卡槽4设有滚轮41分布嵌固在卡槽4的上下两端,所述卡槽4与散热口5与机壳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卡盒A通过T型卡扣G固定在前盖2上,所述散热口5采用两侧开孔设计,有利于对流通风,增加散热效果,所述中轴D采用软胶材质,能够进行弯曲压折,所述通电线J与电路板10电连接,所述机壳1与前盖2采用塑料材质,不具有导电性。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本技术将配电器通过卡槽4固定在配电箱上的导轨上,把需要连接的电线通过按压按压键B将电线通过进线口E进入卡盒A内,与铜片F接触后,松开按压键B通过弹簧H回弹将电线固定在卡盒A内部顶部进行通电,电流顺着铜片F传输到连接器I上的通电线J上,通电线J通电连接到电路板10进行通电连接,通过触控板7进行调试,显示面板8进行数据显示,配电器固定在导轨上后通过滚轮41配合能够在导轨上进行移动,机壳1两侧设有的软性磁铁能够将其他配电器相吸拼接一起,有效的减小了使用空间,增加配电器使用量。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前盖(2)、线路连接器(3)、卡槽(4)、散热口(5)、软性磁铁(6)、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电路板(10),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盖(2)卡扣固定在机壳(1)的前端位置,所述线路连接器(3)的扣合在前盖(2)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卡槽(4)设置在机壳(1)的后端位置,所述散热口(5)设置在机壳(1)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软性磁铁(6)粘合在机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盖(2)上设有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所述触控板(7)位于显示面板(8)的下端位置,所述电源信号灯(9)位于显示面板(8)的上端位置,所述电路板(10)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壳(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其结构包括机壳(1)、前盖(2)、线路连接器(3)、卡槽(4)、散热口(5)、软性磁铁(6)、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电路板(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2)卡扣固定在机壳(1)的前端位置,所述线路连接器(3)的扣合在前盖(2)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卡槽(4)设置在机壳(1)的后端位置,所述散热口(5)设置在机壳(1)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软性磁铁(6)粘合在机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前盖(2)上设有触控板(7)、显示面板(8)、电源信号灯(9),所述触控板(7)位于显示面板(8)的下端位置,所述电源信号灯(9)位于显示面板(8)的上端位置,所述电路板(10)通过螺丝固定在机壳(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移动配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连接器(3)主要由卡盒(A)、按压键(B)、压板(C)、中轴(D)、进线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翰臣枫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