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799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包括匝间电压产生电路和匝间放电装置;匝间电压产生电路包括限流电感和可调分压电阻;可调分压电阻用于调节匝间电压大小;匝间放电装置包括油箱、套管、位置调节螺纹、固定线匝、移动线匝、接地件和压力释放阀;油箱内设有试验油;固定线匝与移动线匝相对平行设置,中间设有弧光放电间隙且弧光放电间隙大小可调;固定线匝固定于套管的下方并与套管电连接;位置调节螺纹固定设于油箱的侧壁上;位置调节螺纹与移动线匝连接,用于调节移动线匝沿靠近或远离固定线匝的方向平移;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可以提供不同距离不同电位差的油间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结构简单易操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A test system of oil gap arc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
本申请涉及高压配电网真型模拟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模型。
技术介绍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故障中发生概率最大的一种故障类型,国内外自上世纪初持续开展了大量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的试验研究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研究与此密切相关的单相接地故障,原有的计算机仿真、低压物理模型试验已经无法满足研究需求。国家大力建设高压真型试验平台,开展单相接地故障试验模型。目前国内较成熟的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模型主要有金属性接地试验模型、过渡电阻接地试验模型、电缆弧光接地试验模型、各类型地面断线接地模型。在配网中有大量的油浸式变压器,其内部故障属于有间隙弧光放电。目前缺少这类常见故障的试验模型,不利于真型模拟试验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油浸式变压器弧光放电故障不能有效开展试验过程的问题,填补了上述常见故障的试验模型,并且,本申请提供的系统结构简单、易操作,试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配电架空线路的电弧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匝间电压产生电路和匝间放电装置;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与匝间放电装置通过线缆连接;其中,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包括限流电感和可调分压电阻;所述限流电感的一端与系统故障试验相连接;所述限流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连接;所述可调分压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分压电阻用于调节匝间电压大小;所述匝间放电装置包括油箱、套管、位置调节螺纹、固定线匝、移动线匝、接地件和压力释放阀;所述油箱内设有试验油;所述线缆的一端接在所述限流电感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之间,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一端相接;所述套管和所述压力释放阀分别固定于所述油箱的顶部;所述固定线匝与所述移动线匝相对平行设置,中间设有弧光放电间隙且弧光放电间隙大小可调;所述固定线匝固定于所述套管的下方并与所述套管电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螺纹固定设于所述油箱的侧壁上;所述位置调节螺纹与所述移动线匝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移动线匝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线匝的方向平移;所述移动线匝与设置在所述油箱底部的接地件电连接;所述固定线匝、所述移动线匝和所述接地件均位于试验油液面之下。可选的,所述可调分压电阻设有多个抽头,每个所述抽头对应不同的分压电阻。可选的,试验油液面的高度低于所述位置调节螺纹的水平高度。可选的,所述系统故障试验相电压范围为6kV~66kV。本申请作为模拟电力电网中的配网内油浸式变压器内部油间弧光放电故障的系统,填补了目前国内缺少这种常见故障的试验模型的不足,本申请作为一种真型模拟试验的系统,与原有的计算机仿真、低压物理试验模型相比较,具有试验结果更为真实、有代表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着手减少油浸式变压器油间隙弧光放电故障提供了试验系统支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的结构图;其中,1-匝间电压产生电路,2-匝间放电装置,21-油箱,3-限流电感,4-分压电阻,5-抽头,6-套管,7-位置调节螺纹,8-固定线匝,9-移动线匝,10-接地件,11-压力释放阀,12-系统故障试验相,100-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为本申请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的结构图;由图1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包括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和匝间放电装置2;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与匝间放电装置2通过线缆1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用于根据实际油浸式变压器匝间电压范围及试验需求,调节输出适当的匝间电压,电压的调节范围可在几伏到十几伏不等;匝间放电装置2能够根据试验要求,采取不同距离的有间隙弧光放电试验。具体的,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包括限流电感3和可调分压电阻4;所述限流电感3的一端与系统故障试验相12连接;所述限流电感3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连接;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用于调节匝间电压大小,进而调节间隙电位差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的限流电感3用于限制整个试验模型的最大电流,同时将实验电路设置为感性电路;而可调分压电阻4可与限流电感3分压,即可通过改变可调分压电阻4的电阻接入值改变限流电感3的分压值;对于可调分压电阻4的接入电阻形式可以不限于一种,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设有多个抽头5,每个所述抽头5对应不同的分压电阻,这样,通过驳接不同的抽头5改变接入电阻值,调整分压比;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抽头5的数量及分压比值等不进行限定。所述匝间放电装置2包括油箱21、套管6、位置调节螺纹7、固定线匝8、移动线匝9、接地件10和压力释放阀11;所述油箱21内设有试验油;在本实施例中的试验油主要指变压器用油,并不限于其具体型号。所述线缆100的一端接在所述限流电感3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之间,所述线缆100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6的一端相接;所述套管6对于线缆100的端头起到保护作用,能增加稳定性及安全性;所述套管6和所述压力释放阀11分别固定于所述油箱21的顶部,其中所述压力释放阀11的作用为,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油隙弧光放电时,将使得油箱内压力迅速升高,容易导致油箱压力过大带来危险,设置的压力释放阀11可以在检测到油箱21内压力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以释放油箱内的压力,保证试验过程的安全性;所述固定线匝8与所述移动线匝9相对平行设置,中间设有弧光放电间隙且弧光放电间隙大小可调,对于弧光放电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固定线匝8固定于所述套管6的下方并与所述套管6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线匝8可以与油箱21固定,也可以与套管6固定;所述位置调节螺纹7固定设于所述油箱21的侧壁上;所述位置调节螺纹7与所述移动线匝9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移动线匝9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线匝8的方向平移;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螺纹7可以由其他具备类似功能作用的结构件替代,例如气缸结构、电机驱动结构等等,应当认为能够驱动移动线匝9沿水平方向平移的驱动部件均可应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线匝9与设置在所述油箱21底部的接地件10电连接;所述固定线匝8、所述移动线匝9和所述接地件10均位于试验油液面之下,保证试验顺利进行。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优实施例中,油箱21中试验油液面的高度低于所述位置调节螺纹7的水平高度;这样不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和匝间放电装置(2);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与匝间放电装置(2)通过线缆(100)连接;其中,/n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包括限流电感(3)和可调分压电阻(4);所述限流电感(3)的一端与系统故障试验相(12)连接;所述限流电感(3)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连接;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用于调节匝间电压大小;/n所述匝间放电装置(2)包括油箱(21)、套管(6)、位置调节螺纹(7)、固定线匝(8)、移动线匝(9)、接地件(10)和压力释放阀(11);所述油箱(21)内设有试验油;/n所述线缆(100)的一端接在所述限流电感(3)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之间,所述线缆(100)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6)的一端相接;/n所述套管(6)和所述压力释放阀(11)分别固定于所述油箱(21)的顶部;所述固定线匝(8)与所述移动线匝(9)相对平行设置,中间设有弧光放电间隙且弧光放电间隙大小可调;所述固定线匝(8)固定于所述套管(6)的下方并与所述套管(6)电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螺纹(7)固定设于所述油箱(21)的侧壁上;所述位置调节螺纹(7)与所述移动线匝(9)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移动线匝(9)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线匝(8)的方向平移;所述移动线匝(9)与设置在所述油箱(21)底部的接地件(10)电连接;所述固定线匝(8)、所述移动线匝(9)和所述接地件(10)均位于试验油液面之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隙弧光放电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和匝间放电装置(2);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与匝间放电装置(2)通过线缆(100)连接;其中,
所述匝间电压产生电路(1)包括限流电感(3)和可调分压电阻(4);所述限流电感(3)的一端与系统故障试验相(12)连接;所述限流电感(3)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连接;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的一端接地;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用于调节匝间电压大小;
所述匝间放电装置(2)包括油箱(21)、套管(6)、位置调节螺纹(7)、固定线匝(8)、移动线匝(9)、接地件(10)和压力释放阀(11);所述油箱(21)内设有试验油;
所述线缆(100)的一端接在所述限流电感(3)与所述可调分压电阻(4)之间,所述线缆(100)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6)的一端相接;
所述套管(6)和所述压力释放阀(11)分别固定于所述油箱(21)的顶部;所述固定线匝(8)与所述移动线匝(9)相对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文王科赵现平项恩新徐肖伟李瑞桂赵艳朱东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