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495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包括放电筒体,所述放电筒体由上电极板、绝缘筒身以及下电极板连接组合而成;所述上电极板的中心开设螺孔,所述螺孔处设有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螺孔伸入绝缘筒身内并在其端部焊接有金属针尖,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孔伸出绝缘筒身外;所述下电极板上开设至少两个小孔,每个小孔处均固定与之匹配且长度一致的绝缘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分别产生金属尖端放电及悬浮放电两种类型的局部放电缺陷样本。

A device for simulating partial discharge de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局放检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局部放电是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先兆,测量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是对设备绝缘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局部放电的常见类型有自由金属颗粒放电、金属尖端放电、悬浮放电、沿面放电等几种,每一种放电类型的放电量,放电相位图等特征量均不一样,对每一种放电类型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掌握其规律特点,能更好地指导现场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测试的开展。对不同类型局部放电进行研究需要使用局部放电缺陷样本作为研究的对象,目前局部放电缺陷样本均为人工制作或对实体电气设备进行加工而成,制作或加工的成品能够满足在施加高电压后产生对应类型的局部放电物理特征。然而现有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只能产生唯一的局部放电类型,即一个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只能用于一种局部放电类型的研究,若需要同时研究多种类型的局部放电特征,需要多个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来制作不同的典型局部放电缺陷样本,材料消耗量大,经济效益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只能产生唯一的局部放电类型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包括放电筒体,所述放电筒体由上电极板、绝缘筒身以及下电极板连接组合而成;所述上电极板的中心开设螺孔,所述螺孔处设有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螺孔伸入绝缘筒身内并在其端部焊接有金属针尖,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螺孔伸出绝缘筒身外;所述下电极板的底面连接固定有至少两根长度一致的绝缘支撑柱。上述方案中,通过外接电源在上电极板上施加高电压,下电极板接地电位,由于金属针尖与上电极板是导通的,此时金属针尖处于高电位,金属针尖与下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分布不均匀,金属针尖附近的电场强度极高,激发电子游离产生局部放电,即模拟了金属尖端放电情况,此时该样本可作为金属尖端放电缺陷样本;通过外接电源在通过在下电极板施加高电压,上电极板接地电位,此时金属针尖悬浮在下电极板产生的电场中,按其阻抗分布感应出电压,击穿下电极板与金属针尖之间的空气间隙产生局部放电,即模拟了悬浮放电情况,此时该样本可作为悬浮放电缺陷样本。优选的,所述下电极板的底面在四周开设四个小孔,每个小孔处均连接固定与之匹配且长度一致的绝缘支撑柱。本优选方案中,绝缘支撑柱起到支撑样本主体以及对地绝缘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的端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调节螺杆进行操作的调节手柄。本优选方案中,通过操作调节手柄来调整调节螺杆的位置,使得操作更方便。优选的,所述螺孔的内壁装有密封圈,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孔及其密封圈与上电极板紧密接触。本优选方案中,通过改变调节螺杆伸入绝缘筒身内的深度调节金属针尖与下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使电极在施加高电压的时候能获得稳定的局部放电;通过在螺孔的内壁处增加密封圈,进一步保障了放电筒体内的密封情况。优选的,所述金属针尖始终与下电极板分离。优选的,所述绝缘筒身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部件。本优选方案中,通过有机玻璃将上、下电极板隔开,使上、下电极板之间不导电并使放电筒体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同时使用有机玻璃便于对放电的情况进行观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分别产生金属尖端放电及悬浮放电两种类型的局部放电缺陷样本,即利用该装置可以对金属尖端放电及悬浮放电两种放电类型的特征进行研究;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调节螺杆的插入深度调节金属针尖与下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使电极在施加高电压的时候能获得稳定的局部放电,为局部放电的研究提供有利的条件。解决了现有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只能产生唯一的局部放电类型,即一个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只能用于一种局部放电类型研究的问题。本技术提高了局部放电缺陷样本制作材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包括放电筒体,所述放电筒体由上电极板1、绝缘筒身3以及下电极板2连接组合而成;其中所述上电极板1、下电极板2的材质均为可以导电的金属材料;所述上电极板1的中心开设螺孔4,所述螺孔4处设有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的一端通过螺孔4伸入绝缘筒身3内并在其端部焊接有金属针尖6,所述调节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孔4伸出绝缘筒身3外;所述调节螺杆5的另一端的端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调节螺杆5进行操作的调节手柄;所述下电极板2的底面在四周开设四个小孔,每个小孔处均固定与之匹配且长度一致的绝缘支撑柱7。其中,所述螺孔4的内壁装有密封圈,所述调节螺杆5通过螺孔4及其密封圈与上电极板1紧密接触。其中,所述绝缘筒身3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为有机玻璃。其中,所述金属针尖6始终与下电极板2分离。本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如下:当需要产生金属尖端放电缺陷样本时,通过外接电源在本实施例1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的上电极板1上施加高电压,下电极板2接地电位,由于金属针尖6与上电极板1是导通的,此时金属针尖6处于高电位,金属针尖6与下电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分布不均匀,金属针尖6附近的电场强度极高,激发电子游离产生局部放电,即模拟了金属尖端放电情况,此时该样本可作为金属尖端放电缺陷样本进行局部放电特征及规律的研究。当需要产生悬浮放电缺陷样本时,通过外接电源在本实施例1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的在下电极板2施加高电压,此时金属针尖6悬浮在下电极板2产生的电场中,按其阻抗分布感应出电压,击穿下电极板2与金属针尖6之间的空气间隙产生局部放电,即模拟了悬浮放电情况,此时该样本可作为悬浮放电缺陷样本进行局部放电特征及规律的研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持调节手柄对调节螺杆5进行操作,从而改变其伸入绝缘筒身3内的深度,调节金属针尖6与下电极板2之间的距离,使电极在施加高电压的时候能获得稳定的局部放电。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筒体,所述放电筒体由上电极板(1)、绝缘筒身(3)以及下电极板(2)连接组合而成;/n所述上电极板(1)的中心开设螺孔(4),所述螺孔(4)处设有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的一端通过螺孔(4)伸入绝缘筒身(3)内并在其端部焊接有金属针尖(6),所述调节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孔(4)伸出绝缘筒身(3)外;所述下电极板(2)的底面连接固定有至少两根长度一致的绝缘支撑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筒体,所述放电筒体由上电极板(1)、绝缘筒身(3)以及下电极板(2)连接组合而成;
所述上电极板(1)的中心开设螺孔(4),所述螺孔(4)处设有与之匹配的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的一端通过螺孔(4)伸入绝缘筒身(3)内并在其端部焊接有金属针尖(6),所述调节螺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孔(4)伸出绝缘筒身(3)外;所述下电极板(2)的底面连接固定有至少两根长度一致的绝缘支撑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放电缺陷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板(2)的底面在四周开设四个小孔,每个小孔处均连接固定与之匹配且长度一致的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贤熙刘少辉刘昊曾庆辉李国伟王俊波金向朝何胜红王志刚陈志平梁年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