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97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该取样器的本体为长方体形,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两条固定滑道,两条固定滑道上标记有刻度,n个底刀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连接,且位于本体的空间内部,底刀沿固定滑道左右移动,每个切刀与底刀一一对应相对设置,且一端与固定滑道铰接,每个切刀的另一端设置有切刀手柄,(n+1)个样品槽位于本体的空间内部被n个底刀间隔开。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大田切片用米尺和剪刀将不同高度的样品分割后,测定鲜重和干重,在实施过程中会由于作物叶片的移动、不同层次样品串动等原因导致试验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能客观反映大豆冠层空间分布,减少误差,且方便操作。

A sampler for measur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ybean can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属于农业试验仪器

技术介绍
冠层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冠层结构是植物群落顶层或各层空间的组成,冠层结构可以反映作物群体结构和群体内生态因子时空分布。农业上作物的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不同耕作措施往往会导致冠层结构的变化,这些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作物通风透光能力,进而影响作物的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能力。大田切片法是研究作物群体空间分布的经典方法,该方法能直观地表达出作物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数量,从而为群体调控提供依据。大田切片最普遍的制作过程是将单位面积的作物割取后,用米尺和剪刀将不同高度的样品分割后,测定鲜重和干重,但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会由于作物叶片的移动、不同层次样品串动等原因导致试验误差,不能客观反映冠层结构。大豆的叶倾角较大,而且存在有分枝的品种,用常规的大田切片制作方法不易操作,而且发生试验误差的可能性大。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对于测定大豆冠层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合不同地形的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本技术提出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包括本体、(n+1)个样品槽、两条固定滑道、n个底刀、n个切刀和切刀手柄;所述本体为长方体形,所述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两条固定滑道,两条所述固定滑道上标记有刻度,n个所述底刀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连接,且位于本体的空间内部,所述底刀沿固定滑道左右移动,每个所述切刀与底刀一一对应相对设置,且一端与固定滑道铰接,每个所述切刀的另一端设置有切刀手柄,(n+1)个所述样品槽位于本体的空间内部被n个底刀间隔开。优选地,每个所述固定滑道上设置有n个滑动钢圈,每个所述滑动钢圈沿固定滑道左右滑动,所述底刀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上的滑动钢圈连接,所述切刀的一端与固定滑道上的滑动钢圈铰接。本技术提出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的有益效果为:样本槽间距可根据滑道上刻度调节,根据不同的样本和试验需求调节所取样品的层数和每层长度,能客观反映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每层样品独立切割,切割后样品落入样品槽内,降低了人为取样的试验误差,且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样品槽;3-固定滑道;4-滑动钢圈;5-底刀;6-切刀;7-切刀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包括本体1、(n+1)个样品槽2、两条固定滑道3、n个底刀5、n个切刀6和切刀手柄7;所述本体1为长方体形,所述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条固定滑道3,两条所述固定滑道3上标记有刻度,n个所述底刀5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3连接,且位于本体1的空间内部,所述底刀5沿固定滑道3左右移动,每个所述切刀6与底刀5一一对应相对设置,且一端与固定滑道3铰接,每个所述切刀6的另一端设置有切刀手柄7,(n+1)个所述样品槽2位于本体1的空间内部被n个底刀5间隔开。每个所述固定滑道3上设置有n个滑动钢圈4,每个所述滑动钢圈4沿固定滑道3左右滑动,所述底刀5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3上的滑动钢圈4连接,所述切刀6的一端与固定滑道3上的滑动钢圈4铰接。所述本体1设有样品槽2,用于分离不同冠层的样品。所述本体1外框由铁板焊制而成,本体1上的焊有固定滑道3,固定滑道3用钢管制成,使用时定期涂抹润滑油。所述本体1设有滑动钢圈4,滑动钢圈4与底刀5和切刀6连接,作为一个切割单元在固定滑道3上滑动。所述切刀6上有切刀手柄7,按压切刀手柄7是切刀6落下与底刀5切断样品,样品落在样品槽2内。所述底刀5和切刀6由钢片制成,切合处打磨成利刃,用于切断样品,切刀6上有木制切刀手柄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所述本体1上有样品槽2,可以分离不同冠层的样品。滑动钢圈4、底刀5、切刀6组成一个切割单元,可在固定滑道3上移动,根据固定滑道3上的刻度调整每个切割单元间的距离,每个切割单元之间的空间即为该冠层的样品槽2。操作时将样品对齐后平放在本体1上的底刀5和切刀6之间,切刀6上设有切刀手柄7,按压切刀手柄7时切刀6与底刀5切断样品,样品落在样品槽2内。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还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记载的特征的合理组合,凡在本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包括本体(1)、(n+1)个样品槽(2)、两条固定滑道(3)、n个底刀(5)、n个切刀(6)和切刀手柄(7);/n所述本体(1)为长方体形,所述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条固定滑道(3),两条所述固定滑道(3)上标记有刻度,n个所述底刀(5)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3)连接,且位于本体(1)的空间内部,所述底刀(5)沿固定滑道(3)左右移动,每个所述切刀(6)与底刀(5)一一对应相对设置,且一端与固定滑道(3)铰接,每个所述切刀(6)的另一端设置有切刀手柄(7),(n+1)个所述样品槽(2)位于本体(1)的空间内部被n个底刀(5)间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冠层空间分布测定取样器,包括本体(1)、(n+1)个样品槽(2)、两条固定滑道(3)、n个底刀(5)、n个切刀(6)和切刀手柄(7);
所述本体(1)为长方体形,所述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条固定滑道(3),两条所述固定滑道(3)上标记有刻度,n个所述底刀(5)的前后两端与固定滑道(3)连接,且位于本体(1)的空间内部,所述底刀(5)沿固定滑道(3)左右移动,每个所述切刀(6)与底刀(5)一一对应相对设置,且一端与固定滑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毕影东来永才李炜刘凯邸树峰刘淼王玲刘建新樊超杨光孙兵李佳瑞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