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94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热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包括外壳和水循环回路,所述外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所述支架的上方安装有多组风冷机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棱柱,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导热管与保温水箱,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棱柱的内部,且与所述保温水箱相连接组成水循环回路;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换热器以及保温水箱相连接的导热管,将被经过换热器热交换过的保温水箱中的热水引导到外壳中,对外壳进行加热升温,避免外壳和外壳内部的风冷机组结霜,造成启动缓慢或者线路寿命短的状况,由于导热管承接室内保温水箱中热水,避免传统电辅热装置运行时造成的电浪费状况,热水缓慢的升温避免对内部或者外部的电器元件由于温差快速变化导致的损伤。

A multi-purpose air cooling modul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
本技术属于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
技术介绍
寒冷地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方式直接供暖的系统,不仅存在经济性与节能性的矛盾,还很难保证供暖效果,由于冬季建筑热负荷较大,供暖周期比较长,如完全利用太阳能来实现供暖,不仅需要足够大的集热面积和蓄热装置,而且还要受天气条件限制;集热面积大会导致项目初投资大、经济性差,而如果遇到近年雾霾、阴雨天气增多,气温骤降十几度,则会出现供暖系统瘫痪的现状。目前寒冷地区或者是在低温环境天气下,空气源热泵的风机机组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需要不间断的除霜才能启动,现有的除霜采用电辅热装置,造成快速的升温致使电器元件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老化的块,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旨在解决目前寒冷地区或者是在低温环境天气下,空气源热泵的风机机组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需要不间断的除霜才能启动,现有的除霜采用电辅热装置,造成快速的升温致使电器元件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老化的块,寿命缩短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包括外壳和水循环回路,所述外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所述支架的上方安装有多组风冷机组,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棱柱,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导热管与保温水箱,所述导热管位于所述棱柱的内部,且与所述保温水箱相连接组成水循环回路。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盛设有热水,热水的温度为度左右。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保温水箱的内壁。优选的,所述风冷机组与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压缩机通过四通阀连接所述换热器和节流阀。优选的,所述棱柱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各面的交界处,且所述导热管位于部分所述棱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四周侧壁均开设有百叶窗和推窗,所述百叶窗位于所述推窗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为坡面状,且正上面开设有多个管道出口,所述管道出口的收容有风冷机组的输出管道。优选的,所述水循环回路连接于空气源热泵循环式三联供机组中的生活热水支路上。优选的,所述外壳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壳顶和壳底,且两者之间通过卡接固定;所述支架设置为架空形式,高度为所述推窗的高度一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通过在风冷机组的外部设置外壳用于将风冷机组与外界环境进行简单的隔开,保护风冷机组避免了外界环境对之进行伤害,也对内部的风冷机组进行保证,且在外壳的内部设置棱柱以及棱柱的内部收藏与换热器以及保温水箱相连接的导热管,将被经过换热器热交换过的保温水箱中的热水引导到外壳中,对外壳进行加热升温,避免外壳和外壳内部的风冷机组结霜,造成启动缓慢或者线路寿命短的状况,由于导热管承接室内保温水箱中热水,避免传统电辅热装置运行时造成的电浪费状况,热水缓慢的升温避免对内部或者外部的电器元件由于温差快速变化导致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壳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外壳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风冷机组和导热管连接示意图;图中:1、外壳;2、百叶窗;3、推窗;4、管道出口;5、支架;6、风冷机组;7、棱柱;8、导热管;9、保温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包括外壳1和水循环回路,外壳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且支架5的上方安装有多组风冷机组6,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棱柱7,水循环回路包括导热管8与保温水箱9,导热管8位于棱柱7的内部,且与保温水箱9相连接组成水循环回路。在本实施方式中,风冷机组6开始运转,室外空气通过蒸发器与蒸发器内部的工质进行热交换,工质变热,空气变冷,温度降低后的空气被风冷机组6排出系统,同时蒸发器内部的工质吸热汽化被吸入压缩机,压缩机将这种低压工质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换热器,水泵强制将循环的水送入换热器与之进行热交换,水被工质加热后送去供用户使用,而工质被冷却成液体,该工质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温后再次流入蒸发器,如此反复循环工作,空气中的热能被不断“泵”送到水中,使保温水箱9里的水温逐渐升高,保证人们的正常使用,同时导热管8与生活热水支路并联,导热管8与换热器和保温水箱9进行串联,即导热管8将保温水箱9中的部分热水导入到外壳1内部的棱柱7中,导热管8对棱柱7以及外壳1进行加热保温,从而对位于整个热泵循环系统外部的风冷机组6进行加热除霜,避免影响到启动和外部的线路寿命,保温水箱9中的主要管道以及毛细管进行各项生活热水的供应,导热管8的设置并不影响内部的生活热水供应,且避免了在冷风机组外部进行电辅热装置的设置,造成电能的浪费以及电辅热装置寿命短易损坏的问题,因为保温水箱9中的水始终保留有热水,可以保证随时对位于室外的风冷机组6外壳1进行加热,保证寒冷的冬季可以进行正常的保温除霜运行。进一步的,保温水箱9的内部盛设有热水,热水的温度为55度左右;保温水箱9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位于保温水箱9的内壁。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水箱9中的热水通过换热器进行热工质交换冷水加热,即工质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冷水,导致冷水变热水,热工质变冷工质,热水持续的换温致使保温水箱9中的热水进行升温,并保持在55度左右。进一步的,风冷机组6与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且压缩机通过四通阀连接换热器和节流阀。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热管8中的热水循环路径:在室外风冷机组6配合热泵机组中蒸发器吸热,用工质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工质加热后输送到压缩机中,压缩机加压排出高温高压蒸汽状的工质流向保温水箱9里的换热器,换热器将工质热量传给通过保温水箱9的自来水,然后将工质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在排回蒸发器中,保温水箱9中的热自来水通过导热管8流入到风冷机组6的外壳1内部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棱柱7位于外壳1内部各面的交界处,且导热管8位于部分棱柱7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棱柱7的内部设置为空心,用于收容导热管8,导热管8根据具体的铺设情况自由选择对应的棱柱7进行铺设,导热管8的铺设保证每个面至少有一根导热管8,即每个面至少要选择一条棱进行铺设,导热管8的铺设保证内部水流动的通畅。进一步的,外壳1的四周侧壁均开设有百叶窗2和推窗3,百叶窗2位于推窗3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百叶窗2的内侧安装空气过滤网,将外界的风进行过滤,起到除尘效果,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可以采用两级空气过滤网,同时还可以在各风冷机组6自带风口处加设空气过滤网;推窗3在冬季关闭,提高防风性能,有效提高外壳1内温度,从而加快化霜,减少能量损失,确保风冷机组6的正常运行,推窗3在夏季开启,确保通风顺畅,以防影响风冷机组6的夏季制冷效率。进一步的,外壳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水循环回路,所述外壳(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且所述支架(5)的上方安装有多组风冷机组(6),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棱柱(7),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导热管(8)与保温水箱(9),所述导热管(8)位于所述棱柱(7)的内部,且与所述保温水箱(9)相连接组成水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水循环回路,所述外壳(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且所述支架(5)的上方安装有多组风冷机组(6),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棱柱(7),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导热管(8)与保温水箱(9),所述导热管(8)位于所述棱柱(7)的内部,且与所述保温水箱(9)相连接组成水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9)的内部盛设有热水,热水的温度为55度左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9)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保温水箱(9)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用风冷模块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组(6)与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压缩机通过四通阀连接所述换热器和节流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风冷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易凡尼兹南京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