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80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pH调节区、铁碳微电解区、微波‑芬顿反应区、斜管沉降区和电动吸附区;所述pH调节区设有进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设有出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还设有电动吸附部件,所述电动吸附部件包括电源、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均与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装置依次通过pH调节区、铁碳微电解区、微波‑芬顿反应区、斜管沉降区和电动吸附区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同时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

A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removing organic pollutants and heavy metals from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净化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环境、资源、人口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全球环境的恶化程度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威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尤其在电镀、冶金、印染及催化等普遍使用重金属和有机化学药剂的行业,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当,导致大量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废水进入到周围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公害,这些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问题迫在眉睫。重金属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潜伏期长、不易被人们察觉、危害呈慢性积累、具有不可降解性,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产生一系列的持久性污染,不易被除去,最终都会沿着食物链向生物链高端富集,最终进入人体,造成对人类健康的持久危害。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目前国内外对混合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广泛采用的技术是化学法,经化学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或者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转移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经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一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这些方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技术成熟,重金属去除率较高。但在现实运行中,常遇到如下几个难题:1、各种重金属最佳沉淀pH不一;2、有些金属氢氧化物本质是胶体,很难澄清;3、只有非络合型金属离子才能产生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然而大多数混合型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上都是络合型的;4、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方法过于繁琐,很难处理混合型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的废水;5、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性质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导致同时处理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综上,目前缺少可用于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废水成熟的应用技术。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不受上述障碍限制,且运行简单,处理效率高的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处理困难、方法繁琐、难以同时处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提供的净化装置能够同时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pH调节区、铁碳微电解区、微波-芬顿反应区、斜管沉降区和电动吸附区;所述pH调节区设有进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设有出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还设有电动吸附部件,所述电动吸附部件包括电源、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正极和负极用于吸附“捕获”废水中的残留的重金属。本技术提供的净化装置依次通过pH调节区、铁碳微电解区、微波-芬顿反应区、斜管沉降区和电动吸附区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同时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优选地,所述正极包括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所述负极包括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所述第二负极、第一正极、第一负极和第二正极依次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二正极为阳极净化吸附柱。所述第一负极和第二负极为阴极净化吸附柱。所述阳极净化吸附柱和阴极净化吸附柱均可以采用PPR材质,四周密布均匀的扩散孔,底部设有保护网。优选地,所述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为半弧形。所述第二负极位于所述第一正极的靠近所述电动吸附区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二正极位于所述第一负极的靠近所述电动吸附区侧壁的一侧。第二负极和第二正极用于避免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产生极化现象。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太阳能电源。优选地,所述出液口设有第四加药装置。所述第四加药装置用于中和废水中过量的碱。优选地,所述pH调节区设有第一加药装置、第一搅拌装置和用于监测所述pH调节区的酸碱度并控制所述第一加药装置进行加药的第一pH检测调控器;所述第一pH检测调控器与第一加药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加药装置中的药剂可以为工业用硫酸废液。所述pH调节区一般将废水pH调至3.0左右。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与pH调节区的底部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pH调节区的上部。优选地,所述铁碳微电解区设有上下层叠设置的若干层铁碳层和用于向所述铁碳微电解区底部通气的通气部件,相邻的两层铁碳层之间设有隔板,位于最上层的所述铁碳层覆盖有滤网;所述pH调节区的上部与铁碳微电解区的底部连通;所述铁碳微电解区的上部与微波-芬顿反应区连通。优选地,所述铁碳层包括第一铁碳层、第二铁碳层和第三铁碳层,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铁碳层、第一隔板、第二铁碳层、第二隔板、第三铁碳层和滤网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优选地,所述铁碳层由工业铸铁废料和草炭混合而成的颗粒填充。更优选地,所述铁碳层中颗粒的粒径为0.5~1cm。优选地,所述铁碳层中铁碳混合比例为1~5∶1~6。优选地,所述隔板为穿孔PE板。所述穿孔PE板的孔径小于0.5cm。优选地,所述滤网的孔径为0.2~0.5cm。优选地,所述通气部件包括通气泵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与通气泵连通,所述通气管另一端位于铁碳微电解区的底部。优选地,所述通气管为穿孔PVC管。更优选地,所述通气管的位于铁碳微电解区底部的一端设有水泡石和保护网。优选地,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设有用于添加H2O2药剂的第二加药装置、用于提供微波的微波发射器和用于监测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的酸碱度并控制所述第二加药装置进行加药的第二pH检测调控器;所述第二pH检测调控器与第二加药装置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微波发射器设置于微波-芬顿反应区底部。优选地,所述斜管沉降区包括反应区和沉降区;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与反应区连通,所述反应区的底部与沉降区的底部连通,所述沉降区的上部与电动吸附区连通;所述反应区设有第三加药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沉降区设有穿孔沉泥管和设置于所述沉降区底部的排泥部件。所述第三加药装置用于添加碱性药剂。所述碱性药剂可以为强碱性锅炉废水。优选地,所述排泥部件包括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沉降区的底部连通。优选地,所述pH调节区靠近所述铁碳微电解区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挡板,所述铁碳微电解区靠近所述第一液位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液挡板,所述第一进液挡板的底部设有用于进液的孔隙。优选地,所述铁碳微电解区靠近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的一侧设有第二液位挡板,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靠近所述第二液位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液挡板,所述第二进液挡板的底部设有用于进液的孔隙。优选地,所述微波-芬顿反应区靠近所述反应区的一侧设有第三液位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pH调节区(1)、铁碳微电解区(2)、微波-芬顿反应区(3)、斜管沉降区(4)和电动吸附区(5);所述pH调节区(1)设有进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5)设有出液口(54);/n所述电动吸附区(5)还设有电动吸附部件,所述电动吸附部件包括电源(51)、正极(52)和负极(53),所述正极(52)和负极(53)均与电源(5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pH调节区(1)、铁碳微电解区(2)、微波-芬顿反应区(3)、斜管沉降区(4)和电动吸附区(5);所述pH调节区(1)设有进液口,所述电动吸附区(5)设有出液口(54);
所述电动吸附区(5)还设有电动吸附部件,所述电动吸附部件包括电源(51)、正极(52)和负极(53),所述正极(52)和负极(53)均与电源(5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52)包括第一正极(521)和第二正极(522),所述负极(53)包括第一负极(531)和第二负极(532);所述第二负极(532)、第一正极(521)、第一负极(531)和第二正极(522)依次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51)为太阳能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区(1)设有第一加药装置(12)、第一搅拌装置(13)和用于监测所述pH调节区(1)的酸碱度并控制所述第一加药装置(12)进行加药的第一pH检测调控器(14);所述第一pH检测调控器(14)与第一加药装置(1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碳微电解区(2)设有上下层叠设置的若干层铁碳层(21)和用于向所述铁碳微电解区(2)底部通气的通气部件(24),相邻的两层铁碳层(21)之间设有隔板(22),位于最上层的所述铁碳层(21)覆盖有滤网(23);
所述pH调节区(1)的上部与铁碳微电解区(2)的底部连通;所述铁碳微电解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永阳重阳曹姝文周文栋李锐敬许嘉辉杨炜雯王文静刘诚伦见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