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76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包括:保温箱体、箱盖;其中,保温箱体包括前板块、后板块、至少两个侧板块、顶板和底板,前板块、后板块、至少两个侧板块的上端和下端的内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前板块和后板块的内侧面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槽,侧板块包括有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组合形成长方体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冷保温箱能够折叠放置,既减小占用空间,又能够便于运输携带,上底板和下底板的完全自由度,两个侧板块使得保温箱体在撑开时尽可能地避免外部空气的渗入与内部冷量的流失。

A foldable integrated multi area cold storage and insula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
本技术涉及蓄冷保温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多区蓄冷保温箱。
技术介绍
蓄冷保温箱,在冷链物流冷藏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其尺寸灵活,保温性能良好等特点,涉及到了十分广泛的领域:食品生鲜、生物制药、电子部件、工业胶粘及漆料。现有的无源式蓄冷保温箱存在以下缺陷:为了能够装载冷藏更多的物资,箱体一般设置的比较大,一种是不能折叠的,这使得装置在不用时占用较大空间,造成运输、携带很不方便;另一种可以折叠的箱体,大多是可拆卸式的,不使用的时候将保温模块全部拆开,再将起围护作用的最外层箱体折叠,造成了安装或卸载时的麻烦;传统的蓄冷保温箱在将蓄冷板取出时,需要按顺序地由上至下依次拿出蓄冷板,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且容易在操作过程中使箱体损坏,没有涉及到一箱多区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具有折叠功能,减少占用空间,便于运输携带。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包括:保温箱体、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上端口,所述箱盖与所述保温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温箱体的材质采用真空绝热板或者高密度聚氨酯PU发泡;其中:所述保温箱体,包括前板块、后板块、至少两个侧板块、顶板和底板,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和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的上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和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的下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前板块和所述后板块,所述前板块的内侧面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槽,所述后板块的内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凹槽,每一所述第三凹槽均与一所述第四凹槽相正对;所述侧板块,所述侧板块包括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所述后板块、所述第一板块、所述第二板块和所述前板块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组合形成长方体板状结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的外缘设置在四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底板的外缘设置在四所述第二凹槽内。优选地,包括有至少两个蓄冷板,所述蓄冷板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的宽度均相同,所述蓄冷板设置在相正对的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内。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四所述第一凹槽和四所述第二凹槽内均固定有磁性薄片,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外缘上均固定有所述磁性薄片。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均固定有把手,两所述把手均包括有固定板和握把,两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握把与一所述固定板可转动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块与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均通过弹性材料相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相连接的端部。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所述侧板块,两所述侧板块相对称设置,前板块和后板块相对称设置,所述后板块的一端、其中一所述侧板块的一端、所述前板块的依次相连接,所述后板块的另一端、另一所述侧板块的一端、所述前板块的另一端依次相连接。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均固定有至少一个卡扣。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备一体式可折叠功能,装置在不用时能够折叠放置,既减小占用空间,又能够便于运输携带,且折叠和撑开简单方便;(2)顶板和底板的完全自由度,能够更加快捷地将其中的蓄冷板取出;(3)侧板块由两块直角梯形六面体状板块组合而成,使箱体在撑开时尽可能地避免外部空气的渗入,以及内部冷量的流失。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的折叠后的示意图;图2为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的爆炸图;图3为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的组合的示意图;图4为前板块、后板块、侧板块展开示意图;图5为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的折叠后的俯视图;图6为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的撑开后的俯视图;图7为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的把手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保温箱体;2、前板块;21、第三凹槽;3、后板块;31、第四凹槽;4、侧板块;41、第一板块;42、第二板块;6、顶板;61、把手;611、固定板;612、握把;7、底板;8、第一凹槽;81、第一环形凹槽;9、第二凹槽;10、磁性薄片;11、弹性材料;12、卡扣;13、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温箱体1和箱盖(图中未示出),箱盖可拆卸的设置在保温箱体1的上端口,其中,保温箱体1包括前板块2、后板块3、至少两个侧板块4、顶板6和底板7,前板块2、后板块3、至少两个侧板块4、顶板6和底板7形成箱体结构,前板块2、后板块3和至少两个侧板块4的上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8,前板块2、后板块3和至少两个侧板块4的下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9,顶板6的厚度与第一凹槽8的宽度相同,底板7的厚度与第二凹槽9的宽度相同,顶板6的外缘设置在四第一凹槽8内,底板7的外缘设置在四第二凹槽9内实现保温箱体1的闭合效果,顶板6和底板7具有相同的结构尺寸,前板块2和后板块3具有相同的结构尺寸。如图5和图6所示,前板块2的内侧面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槽21,后板块3的内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凹槽31,每一第三凹槽21均与一第四凹槽31相正对,相正对的第三凹槽21和第四凹槽31之间设置有蓄冷板,根据保温箱体1的大小及分区要求设置多个第三凹槽21和第四凹槽31,以便于蓄冷板(图中未示出)的插入,实现保温箱体1分区的功能。如图5所示,侧板块4,侧板块4包括第一板块41和第二板块42,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箱盖;其中:/n所述保温箱体,包括前板块、后板块、至少两个侧板块、顶板和底板,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和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的上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和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的下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n所述前板块和所述后板块,所述前板块的内侧面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槽,所述后板块的内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凹槽,每一所述第三凹槽均与一所述第四凹槽相正对;/n所述侧板块,所述侧板块包括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所述后板块、所述第一板块、所述第二板块和所述前板块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组合形成长方体板状结构;/n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的外缘设置在四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底板的外缘设置在四所述第二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一体式多区蓄冷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箱盖;其中:
所述保温箱体,包括前板块、后板块、至少两个侧板块、顶板和底板,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箱体结构,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和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的上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前板块、所述后板块和至少两个所述侧板块的下端的内侧面均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前板块和所述后板块,所述前板块的内侧面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凹槽,所述后板块的内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凹槽,每一所述第三凹槽均与一所述第四凹槽相正对;
所述侧板块,所述侧板块包括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所述后板块、所述第一板块、所述第二板块和所述前板块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一板块和所述第二板块组合形成长方体板状结构;
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的外缘设置在四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底板的外缘设置在四所述第二凹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辉章学来纪珺张宇迪刘彪徐笑锋周孙希刘璐赵祎卢梦瑶张时华郑钦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