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762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6:32
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脱附系统、催化分解系统、冷却系统、保护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过滤毡、初效布袋过滤器和中效布袋过滤器,所述吸附脱附系统包括若干并联的吸附脱附单元,所述保护系统主要包括氮气罐和氮气输送管道,所述催化分解系统主要包括催化分解室,本系统结构设计科学灵活,无需停机,废气处理效果好。

An organic waste gas concentration and catalytic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而空气物理性质的变化和化学成份的改变都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散发出各种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为改善工作环境和保障工人身体健康,需要进行合理的通风或配套必要的净化系统,有些工业生产中会释放有机废气影响整个车间的操作环境,因此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才能保证正常的技术操作和合格的产品质量,通风不仅仅是将有机废气简单的排放,有机废气对车间及厂界周边环境会造成污染,因此,必须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目前市场上对于有机废气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简单的喷淋塔进行洗涤,然后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但是活性炭的吸附量是有限的,一旦活性炭吸附饱和,处理效果就会直线下降,需要对已经饱和的活性炭进行处理,再进行吸附,而活性炭在进行脱附处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第二:利用UV光解来处理有机废气,此种处理方式效果好,但是成本较高,并且有机废气处理量有限;第三:利用生物膜分解吸收有机废气,此种方式占地面积较大,并且生物填料需要定期停机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灵活,无需停机,废气处理效果好的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为实现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脱附系统、催化分解系统、冷却系统、保护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过滤毡、初效布袋过滤器和中效布袋过滤器;所述吸附脱附系统包括若干并联的吸附脱附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侧壁上部设置排放口和进风口,侧壁中部设置保护气体进口,侧壁下部设置废气进口和脱附空气出口,所述废气进口与中效布袋过滤器出风口连接;所述保护系统主要包括氮气罐和氮气输送管道,所述氮气输送管道与保护气体进口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机和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催化分解系统主要包括催化分解室,所述催化分解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换热器、催化剂床和电加热管;所述催化分解室顶部还设置阻火器,阻火器上方设置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催化分解室侧壁设置脱附空气进口,所述脱附空气进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脱附空气出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口通过排放管与排放总管连接,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排放阀,排放总管上设置防爆排风机,排放总管端部还连接排风筒;所述排放阀和防爆排风机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风管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之间设置冷却风阀;热风出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之间设置吸附阀;所述冷却风阀和吸附阀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风机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脱附单元侧壁的脱附空气出口与催化分解室侧壁的脱附空气进口之间设置补风口、脱附阀和脱附风机,所述补风口上设置补风阀,所述脱附阀、脱附风机和补风阀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废气进口与中效布袋过滤器出风口之间设置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氮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氮气阀,所述氮气阀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脱附单元内设置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层;所述催化剂床内设置钯铂贵金属催化剂。本技术的有益之处:第一:结构设计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处理的废气量选择相应个数的吸附脱附单元;第二:由PLC控制系统控制,吸附脱附单元定期轮流进入脱附环节,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处理,因此可以连续运行,无需停机;第三:设置预处理单元,对有机废气中残留的漆雾颗粒、杂质粉尘、水雾成份彻底阻留、吸收、过滤,提高后续处理流程的效率,提升处理效果第四:利用蜂窝状活性炭吸附量大,吸附效果好的特点,在吸附脱附单元内设置蜂窝状活性炭吸附层,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利用钯铂贵金属催化剂,对脱附气体进行催化分解,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由换热器置换能量,用于维护设备自燃的能源,节约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PLC控制系统、2是漆雾过滤毡、3是初效布袋过滤器、4是中效布袋过滤器、5是吸附脱附单元、5.1是排放口、5.2是进风口、5.3是保护气体进口、5.4是废气进口、5.5是脱附空气出口、5.6排放管、5.7是排放总管、5.8是排放阀、5.9是防爆排风机、5.10是进气阀、6是氮气罐、6.1是氮气输送管道、6.2是氮气阀、7是冷却风机、8是冷却风管、8.1是冷却风阀、9是催化分解室、9.1是换热器、9.2是催化剂床、9.3是电加热管、9.4是阻火器、9.5是热风出口、9.6是脱附空气进口、9.7是吸附阀、9.8是补风口、9.9是脱附阀、9.10是脱附风机、9.11是补风阀、10是排风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脱附系统、催化分解系统、冷却系统、保护系统和PLC控制系统1;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过滤毡2、初效布袋过滤器3和中效布袋过滤器4;所述吸附脱附系统包括若干并联的吸附脱附单元5,所述吸附脱附单元5侧壁上部设置排放口5.1和进风口5.2,侧壁中部设置保护气体进口5.3,侧壁下部设置废气进口5.4和脱附空气出口5.5,所述废气进口5.4与中效布袋过滤器4出风口连接;所述保护系统主要包括氮气罐6和氮气输送管道6.1,所述氮气输送管道6.1与保护气体进口5.3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机7和冷却风管8,所述冷却风管8与吸附脱附单元5的进风口5.2连接;所述催化分解系统主要包括催化分解室9,所述催化分解室9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脱附系统、催化分解系统、冷却系统、保护系统和PLC控制系统;/n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过滤毡、初效布袋过滤器和中效布袋过滤器;/n所述吸附脱附系统包括若干并联的吸附脱附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侧壁上部设置排放口和进风口,侧壁中部设置保护气体进口,侧壁下部设置废气进口和脱附空气出口,所述废气进口与中效布袋过滤器出风口连接;/n所述保护系统主要包括氮气罐和氮气输送管道,所述氮气输送管道与保护气体进口连接;/n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机和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连接;/n所述催化分解系统主要包括催化分解室,所述催化分解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换热器、催化剂床和电加热管;所述催化分解室顶部还设置阻火器,阻火器上方设置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催化分解室侧壁设置脱附空气进口,所述脱附空气进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脱附空气出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预处理系统、吸附脱附系统、催化分解系统、冷却系统、保护系统和PLC控制系统;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过滤毡、初效布袋过滤器和中效布袋过滤器;
所述吸附脱附系统包括若干并联的吸附脱附单元,所述吸附脱附单元侧壁上部设置排放口和进风口,侧壁中部设置保护气体进口,侧壁下部设置废气进口和脱附空气出口,所述废气进口与中效布袋过滤器出风口连接;
所述保护系统主要包括氮气罐和氮气输送管道,所述氮气输送管道与保护气体进口连接;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风机和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催化分解系统主要包括催化分解室,所述催化分解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换热器、催化剂床和电加热管;所述催化分解室顶部还设置阻火器,阻火器上方设置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催化分解室侧壁设置脱附空气进口,所述脱附空气进口与吸附脱附单元的脱附空气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催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口通过排放管与排放总管连接,所述排放管上设置排放阀,排放总管上设置防爆排风机,排放总管端部还连接排风筒;所述排放阀和防爆排风机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栋冯震孙超许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