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文华专利>正文

扩张引流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59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扩张引流套件,包括:扩张管,其至少一端设有锥形尖头,扩张管的外径位于1.15cm至1.2cm之间;以及双套引流管,其包括内管、可套设于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设于外管的内壁上的注液管,外管的外径与扩张管的外径相对应,外管的前端封闭且端面处设有中央通孔,外管的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外管的若干引流孔,注液管的前端封闭,且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注液管和外管的若干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扩张引流套件,通过将扩张管的外径扩大至1.15cm至1.25cm之间,使扩张管扩张的窦道变大,解决了坏死组织取出困难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在外管的内壁上设置一注液管,解决了脓液排出困难的技术问题,且注液管不与窦道组织摩擦,双套管更易置入坏死腔内。

Expansion drainage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张引流套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扩张引流套件。
技术介绍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它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仍有15-20%,而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病死率达30%。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是指胰腺坏死组织或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传统的干预治疗是开腹清创术,但手术引起明显组织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近十几年来,涌现了各种微创清创引流技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目前,微创升阶梯式疗法被认为是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标准治疗法。经皮腹膜后微创升阶梯式疗法较为常用。第一步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如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再用扩张管在患者皮肤上扩张进入胰腺坏死腔内的窦道,然后把双套引流管插入窦道,持续排出胰腺坏死腔中的脓液,最后用内镜经窦道进入坏死腔,取出残余的固体坏死组织。目前市场上的扩张管和引流管套件外径较小,最大外径不超过1cm,其扩张管和双套管建立窦道过小,导致后续内镜难以通过狭小的窦道进入胰腺坏死腔,大块的坏死组织也容易卡在窦道,难于取出体外,降低了内镜下坏死清创术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张引流套件,以解决现有扩张管和双套管建立窦道过小的技术问题。一种扩张引流套件,包括:一扩张管,其至少一端设有锥形尖头,所述扩张管的外径位于1.15cm至1.2cm之间;以及一双套引流管,其包括内管、可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设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的注液管,所述外管的外径与所述扩张管的外径相对应,所述外管的前端封闭且端面处设有中央通孔,所述外管的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管的若干引流孔,所述注液管的前端封闭,且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注液管和所述外管的若干出液孔。上述扩张引流套件,通过将扩张管的外径扩大至1.15cm至1.25cm之间,使扩张管和双套管扩张的窦道变大,解决了坏死组织取出困难的技术问题。此外,通过在双套管的外管的内壁上嵌入一注液管,这样在排出胰腺坏死腔中的脓液时,可通过注液管向胰腺坏死腔中注入清洗液,以稀释和冲刷胰腺坏死腔中的脓液,使脓液更容易进入外管当中,从而能够顺利的排出,解决了脓液排出困难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注液管嵌入在外管的内壁上,这样在经皮置入双套管时,注液管不与窦道组织摩擦,使双套管更易置入坏死腔内。进一步地,所述注液管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融为一体,且所述注液管的后端超出所述外管的后端10cm。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引流孔分布在距离所述外管的前端端点8cm的区域内,且所述引流孔直径为0.2cm。进一步地,所述注液管的外径位于0.25cm至0.35c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的长度均为20cm,所述内管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前端端面为一半球面,所述中央通孔设于球面顶点处,且直径为0.1cm。进一步地,所述注液管的前端管壁上设有三个所述出液孔,且三个所述出液孔并排布置,且分布在距离所述注液管的前端端点2cm的区域内。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外径位于0.45cm至0.55c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尖头的外壁上涂覆有一层厚度在0.15mm至0.25mm之间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层。进一步地,所述扩张引流套件的各部件均由硅胶材质制作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扩张引流套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外管的截面结构图;图3为图1当中A-A向的截面结构图;图4为图1当中I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扩张引流套件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扩张管10双套引流管20锥形尖头11内管21外管22注液管23中央通孔221引流孔222出液孔231聚乙烯吡咯烷酮层11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扩张引流套件,包括配套使用的扩张管10和双套引流管20。所述扩张管10的一端设有锥形尖头11,所述扩张管10的外径为1.2cm。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扩张管10还可以在两端上分别设置一锥形尖头11,同时所述扩张管10的外径还可以为1.15cm至1.25cm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1.15cm和1.25cm。所述双套引流管20包括内管21、可套设于所述内管21外的外管22、以及设于所述外管22的内壁上的注液管23。所述外管22的外径与所述扩张管10的外径相对应,使得经所述扩张管10扩张出的窦道刚好满足所述外管22插入。所述外管22的前端(需插入胰腺坏死腔内的一端)封闭且端面处设有中央通孔221,所述外管22的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管22的若干引流孔222。所述注液管23与所述外管22的内壁融为一体,所述注液管23的前端(收容在外管22内的一端)封闭,且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注液管23和所述外管22的若干出液孔231,且所述注液管23的后端超出所述外管22的后端10cm。其中,所述外管22的前端端面为一半球面,所述中央通孔221设于球面顶点处,且直径为0.1cm,所述中央通孔221用于导丝引导将双套管送入坏死腔。所述若干引流孔222分布在距离所述外管22的前端端点8cm的区域内,且所述引流孔直径为0.2cm。此外,所述注液管23的前端管壁上设有三个所述出液孔231,且三个所述出液孔231并排布置,且分布在距离所述注液管23的前端端点2cm的区域内。所述外管22和所述内管21的长度均为20cm,所述内管21的外径小于所述外管22的内径,使得所述内管21可深入所述外管22内,并可在所述外管22内活动调节。在本实施例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张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扩张管,其至少一端设有锥形尖头,所述扩张管的外径位于1.15cm至1.2cm之间;以及/n一双套引流管,其包括内管、可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设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的注液管,所述外管的外径与所述扩张管的外径相对应,所述外管的前端封闭且端面处设有中央通孔,所述外管的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管的若干引流孔,所述注液管的前端封闭,且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注液管和所述外管的若干出液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张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扩张管,其至少一端设有锥形尖头,所述扩张管的外径位于1.15cm至1.2cm之间;以及
一双套引流管,其包括内管、可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外管、以及设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的注液管,所述外管的外径与所述扩张管的外径相对应,所述外管的前端封闭且端面处设有中央通孔,所述外管的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外管的若干引流孔,所述注液管的前端封闭,且前端管壁上设有贯穿所述注液管和所述外管的若干出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与所述外管的内壁融为一体,且所述注液管的后端超出所述外管的后端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引流孔分布在距离所述外管的前端端点8cm的区域内,且所述引流孔直径为0.2c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扩张引流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的外径位于0.25cm至0.35c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文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