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85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包括柔性导管、设置在柔性导管入口端的注射器连接头以及设置在柔性导管出口端的锥部,所述注射器连接头、柔性导管以及锥部依次连通,锥部为中空锥管,锥部的直径从锥部自由端到与柔性导管连接处逐渐变大,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血管扩张手段扩张效果不佳、容易引起血管损伤,导致手术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血管扩张器在手术过程中能快速扩张手术血管并且不损伤血管。

An anti injury medical vasod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是一种肾脏内科领域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过程中用于扩张手术血管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每年确诊为尿毒症的患者人数逐年增高,患者往往面临的是后续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在三种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方式的选择上,大部分患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血液透析替代。对于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是需要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目前长期血液透析通路有三种,第一: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特点:创伤小,费用低,可长期使用,一般建议首选;第二: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适用于腕部血管条件不满意,无法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虽可以长期使用,但是费用极其昂贵,且创伤大,对心功能要求高,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极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第三:半永久导管留置,适用于双上肢血管条件欠佳或心功能差无法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或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且不愿意改行腹膜透析替代的患者,该通路虽然不影响患者心功能,但使用寿命有限,且费用亦昂贵,长期留置导管可能造成局部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感染,一般不建议首选。而尿毒症的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以及异常的钙磷代谢的影响,患者的血管条件往往并不理想,血管细,内径小或者血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很多见,这就造成患者手术过程中血管吻合困难,或者术后易出现内瘘处狭窄甚至闭塞。在现行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血管条件不良,手术医生在术中需要扩张血管,目前常常采用的是利用眼科镊尖端纤细部位深入血管腔中进行简单的扩张,但是由于眼科镊尖端纤细部位常常较短,约2-3cm长,因此能扩张的血管长度有限,往往仅局限于吻合口部位。而且血管扩张的程度常常依靠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手感进行,扩张过程中可能出现血管损伤或内膜损伤。因此吻合后常常可见到吻合口周围的血管已明显充盈增粗,但未扩张部位的血管仍然纤细,变化不明显,以致内瘘失败。因此良好的血管条件,即较粗的血管内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条件。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为此设计了一款用于手术过程中的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装置。利用血管扩张器由细至粗逐渐变化的外径逐渐扩张纤细或狭窄血管以使其达到手术要求,并减少血管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手术失败的风险,避免再次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血管扩张手段扩张效果不佳、容易引起血管损伤,导致手术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在手术过程中能快速扩张手术血管并且不损伤血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柔性导管、设置在柔性导管入口端的注射器连接头以及设置在柔性导管出口端的锥部,所述注射器连接头、柔性导管以及锥部依次连通,所述锥部为中空锥管,所述锥部的直径从锥部自由端到与柔性导管连接处逐渐变大,所述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为4-12cm,所述锥部的长度为5-8cm。进一步的,所述锥部侧壁上的导流孔呈层状分布,相邻层间导流孔间隔0.8-1cm,每层有至少三个导流孔。进一步的,锥部的自由端到锥部与柔性导管的连接处直径从0.8-1.0mm逐渐增粗至2.3-2.7mm。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射器连接头、柔性导管以及锥部均采用柔性高分子材料。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医用血管扩张器利用血管扩张器锥部自身的由细至粗逐渐变化的外形机械性扩张血管,制作简单,体型小,使用快速、方便,易掌握。2)本技术的医用血管扩张器价格低廉,避免使用昂贵的医用耗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3)本技术在扩张血管的同时可以通过该装置向血管内推注肝素盐水进行肝素化,以防止血液凝固血栓形成;4)扩张过程中压力由小变大缓慢增加,避免既往扩张过程中压力骤变造成的血管损伤,并且导管锥部钝角设计以及导管外壁光滑无毛刺避免血管内皮损伤,以减少血栓形成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锥部的放大图。附图说明为:1-锥部,2-注射器连接头,3-柔性导管,4-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装置,该装置包括柔性导管3、设置有柔性导管入口端的注射器连接头2以及设置在柔性导管出口端的锥部1,注射器连接头、柔性导管以及锥部依次连通。锥部1为中空锥形管,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4。其中,柔性导管与注射器连接头采用一体式连接,柔性导管与锥部采用一体式连接。注射器连接头用来连接注射器。扩张器在使用时先将含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在注射器连接头上,然后用肝素盐水填充柔性导管腔和锥部进行肝素化,随后利用将与含有肝素盐水的柔性导管连接的锥部插入血管腔中,并缓慢送入,利用锥部自身的锥体外形由细至粗逐渐扩张血管,同时在送入血管腔的过程中,边送入导管,边推注注射器连接头所连接的注射器,通过椎部自由端和侧面导流孔将肝素盐水渗透至血管内,进行肝素化以防止血液凝固血栓形成。血管扩张满意后逐渐拔出血管扩张器,然后进行血管吻合手术。实施例2:为了保证在手术时血管能够充分无损伤扩张,一般将柔性导管的长度设计为4-12cm,锥部的长度设计为5-8cm。实施例3:如图2所示,为了肝素盐水能够均匀注入,导流孔呈层状分布,相邻层间导流孔间隔0.8-1cm,每层有三个导流孔。柔性导管3和注射器连接头2均采用无毒、无菌、人体亲和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氯乙烯材质),透光性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回弹性好,不易变形,不易断裂。柔性导管和锥部为一体的,锥部有防划伤钝角设计,管外壁光滑无毛刺。注射器连接头2为固定尺寸,可以与不同容量的注射器连接,并且接头与注射器连接紧密,不同压力推注射器均不会出现接头与注射器连接脱落的现象。实施例4: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医用血管扩张器的注射器连接头连接肝素盐水注射器;2)推注肝素盐水注射器,肝素盐水填充扩张器的柔性导管和锥部;3)将锥部的自由端送入待扩张的血管内,利用锥部的直径变化扩张血管;4)在锥部的带动下将柔性导管送入已扩张的血管内,同时推注注射器,肝素盐水通过椎部自由端和侧壁的导流孔渗透至血管内。实施例5:一种模拟血管扩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医用血管扩张器的注射器连接头连接肝素盐水注射器;2)推注注射器,肝素盐水填充扩张器的柔性导管和锥部;3)将锥部送入模拟血管内,利用锥部的直径变化扩张模拟血管;4)在锥部的带动下将导管送入已扩张的模拟血管内,同时推注注射器,肝素盐水通过椎部自由端和侧壁上的导流孔渗透至模拟血管内,进行模拟血管肝素化。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导管、设置在柔性导管入口端的注射器连接头以及设置在柔性导管出口端的锥部,所述注射器连接头、柔性导管以及锥部依次连通,所述锥部为中空锥管,所述锥部的直径从锥部自由端到与柔性导管连接处逐渐变大,所述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为4-12cm,所述锥部的长度为5-8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导管、设置在柔性导管入口端的注射器连接头以及设置在柔性导管出口端的锥部,所述注射器连接头、柔性导管以及锥部依次连通,所述锥部为中空锥管,所述锥部的直径从锥部自由端到与柔性导管连接处逐渐变大,所述锥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所述柔性导管的长度为4-12cm,所述锥部的长度为5-8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伤医用血管扩张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静孙吉平张亚莉吕佳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