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养生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5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防溢电极固定不可靠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防溢电极包括检测部和弯曲固定部,检测部伸入玻璃壶身的内部并悬空,检测部高于玻璃壶身最高额定水位,弯曲固定部相对检测部弯曲,弯曲固定部勾挂在玻璃壶身的顶端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防溢电极固定的可靠性,防溢检测效果得以保证。

A kind of anti overflow health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养生壶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防溢养生壶。
技术介绍
养生壶日常中使用养生壶煮各种食材,比如煮水、煮面、煮花茶、煮药膳和滋补品等。很多食材煮的时间比较长,容易溢出,有安全风险,防溢需求越来越高。现在申请号为CN201621188575.1公开一种带防溢结构的养生壶,在养生壶的壶身内部的上部设有不工作时紧贴所述壶身内壁的防溢探针,防溢探针与延伸到壶身内部的把手部分转动连接。但是防溢探针这种固定方式并不可靠,在养生壶长期使用后,防溢电极会松动甚至掉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溢养生壶,防溢电极固定可靠,防溢检测效果得以保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溢养生壶,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壶体包括壶身和把手,壶身的侧壁设有防溢电极,把手安装在壶身的外侧壁,所述防溢电极包括检测部和弯曲固定部,检测部伸入壶身的内部并悬空,弯曲固定部相对检测部弯曲,弯曲固定部的一端与检测部连接,弯曲固定部勾挂在壶身的顶端固定,另一端安装于把手上。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位于把手的顶部的挂接端,挂接端沿着壶身的外侧越过壶身的顶端弯曲延伸至壶身的内部,所述挂接端将弯曲固定部紧压在壶身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壶身上设有夹在壶身与把手之间的支撑垫,支撑垫包括沿着壶身的外侧越过壶身的顶端弯曲延伸至壶身的内部的钩挂部,弯曲固定部通过钩挂部与壶身隔开。进一步地,所述钩挂部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弯曲固定部嵌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或者,所述钩挂部包裹在所述弯曲固定部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位于把手的顶部的挂接端,挂接端沿着壶身的外侧越过壶身的顶端弯曲延伸至壶身的内部,所述弯曲固定部位于所述挂接端背离壶身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挂接端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弯曲固定部嵌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进一步地,还包括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与所述挂接端配合包裹所述弯曲固定部;或者,所述挂接端包裹注塑在所述弯曲固定部的外侧。进一步地,弯曲固定部的末端连接有引线,引线延伸到壶身的底部;或者,弯曲固定部的末端连接有引线,所述把手内设有电子板,引线延伸到把手内;或者,所述把手包括把手座和把手盖,弯曲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把手座与把手盖之间,所述弯曲固定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到壶身内侧壁的距离为S,S不小于2mm;或者,所述壶身的顶端位于把手相对的一侧设有壶嘴,检测部的底端到壶嘴顶端的高度差为H1,H1=10~40mm;或者,所述检测部与壶身最高额定水位的高度差为H2,H2=10~50mm;或者,所述防溢电极为针状或框状或片状。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与弯曲固定部分体连接,所述检测部相对所述弯曲固定部转动连接;或者,所述检测部包括固定段和折叠段,固定段与弯曲固定部连接,折叠段活动连接固定段的底端,折叠段相对固定段弯曲固定部翻折后收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检测部伸入壶身的内部并悬空,减少干扰因素,同时减少剩余干扰因素对检测部的影响,确保防溢检测的灵敏度及可靠性,防溢电极采用勾挂的方式固定可靠,可以有效防止检测部因长期使用后下坠,确保检测部与壶身最高额定水位的高度差,另外,通过设计弯曲固定部相对检测部弯曲的角度,可以在弯曲固定部沿着壶身的外侧壁固定好之后,让检测部自然满足位置要求,处于较佳的检测位置,确保检测效果。另外,为了使得防溢电极的安装更加稳定,弯曲固定部的另一端安装于把手上,通过把手实现对防溢电极的稳定安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壶身、支撑垫、防溢电极、把手分解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溢养生壶,包括壶体1和电源底座2,一般在壶体1的底部设置上连接器11,在电源底座2设置下连接器21,壶体1置于电源底座2上使得上连接器11与下连接器21插接耦合进行电连接,壶体1包括壶身12和把手13,壶身12的侧壁设有防溢电极3,把手13安装在壶身12的外侧壁,结合图3看,防溢电极3包括检测部31和弯曲固定部32,检测部31伸入壶身12的内部并悬空,减少干扰因素,同时减少剩余干扰因素对检测部31的影响,确保防溢检测的灵敏度及可靠性,检测部31高于壶身12最高额定水位,弯曲固定部32相对检测部31弯曲,弯曲固定部32勾挂在壶身12的顶端固定。防溢电极3采用勾挂的方式固定可靠,可以有效防止检测部31因长期使用后下坠,确保检测部31与壶身12最高额定水位的高度差,另外,通过设计弯曲固定部32相对检测部31弯曲的角度,可以在弯曲固定部32沿着壶身12的外侧壁固定好之后,让检测部31自然满足位置要求,处于较佳的检测位置,确保检测效果。壶身12的顶端位于把手13相对的一侧设有壶嘴121,为了确保防溢检测之后,养生壶有足够的时间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或降低功率加热,即防溢检测的有效性要得到保证,需要设计检测部31的底端到壶嘴121顶端的高度差H1,H1=10~40mm。H1过小,可能出现防溢检测之后仍然有泡沫溢出,H1过大,则增加壶身12的无用高度,导致成本增加。考虑到防溢检测的及时性,需要设计检测部31与壶身12最高额定水位的高度差H2,一般情况下H2=10~50mm。H2过小,会导致养生壶刚刚加热产生泡沫就因为防溢检测而开始减少泡沫的动作,结果就是养生壶的加热效率过低,饮品制作时间久。H2过大,养生壶保持大功率加热的时间久,泡沫上冲时间短,防溢检测之后,养生壶开始减少泡沫的动作不能及时防止泡沫溢出,而且也会增加壶身12的高度,增加成本。弯曲固定部的末端连接有引线,引线延伸到壶身的底部。例如,养生壶的控制线路板一般设置在电源底座2内,防溢电极3的引线33穿过把手13与上连接器11连接,防溢电极3的检测信号通过引线33、上连接器11、下连接器21依次传输到控制线路板上。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在把手13内设置信号处理模块,防溢电极3的引线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将防溢电极3的检测信号处理之后,再通过上连接器11、下连接器21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电源底座2内的控制线路板上,去执行减少泡沫的动作。其中,引线从把手座与壶身之间延伸至壶身底部与连接器或电子板连接。或者,弯曲固定部的末端连接有引线,所述把手内设有电子板或者连接器等,如,把手包括把手座和把手盖,延伸至把手座与把手盖之间。或者,把手包括把手座和把手盖,引线从把手座与把手盖之间延伸至壶身底部与连接器或电子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引线与所述弯曲固定部的一端连接时,连接处外侧包裹有绝缘套。由于把手13与壶身12都是具有一定刚性的部件,为了把手13与壶身12装配连接的可靠性及牢固程度,同时消除把手13与壶身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溢养生壶,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其特征在于,壶体包括壶身和把手,壶身的侧壁设有防溢电极,把手安装在壶身的外侧壁,所述防溢电极包括检测部和弯曲固定部,检测部伸入壶身的内部并悬空,弯曲固定部相对检测部弯曲,弯曲固定部的一端与检测部连接,弯曲固定部勾挂在壶身的顶端固定,另一端安装于把手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养生壶,包括壶体和电源底座,其特征在于,壶体包括壶身和把手,壶身的侧壁设有防溢电极,把手安装在壶身的外侧壁,所述防溢电极包括检测部和弯曲固定部,检测部伸入壶身的内部并悬空,弯曲固定部相对检测部弯曲,弯曲固定部的一端与检测部连接,弯曲固定部勾挂在壶身的顶端固定,另一端安装于把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位于把手的顶部的挂接端,挂接端沿着壶身的外侧越过壶身的顶端弯曲延伸至壶身的内部,所述挂接端将弯曲固定部紧压在壶身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溢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上设有夹在壶身与把手之间的支撑垫,支撑垫包括沿着壶身的外侧越过壶身的顶端弯曲延伸至壶身的内部的钩挂部,弯曲固定部通过钩挂部与壶身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部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弯曲固定部嵌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或者,所述钩挂部包裹在所述弯曲固定部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养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位于把手的顶部的挂接端,挂接端沿着壶身的外侧越过壶身的顶端弯曲延伸至壶身的内部,所述弯曲固定部位于所述挂接端背离壶身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防溢养生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吴土荣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