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75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和设于烹饪主体内的锅胆,其特征在于,烹饪主体内设有将蒸汽导入锅胆内的烹饪腔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烹饪腔中设有与蒸汽发生器相连的喷头,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锅胆的内侧壁,冲击内侧壁后于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头喷出的蒸汽首先与内侧壁接触然后才转向锅胆内部的食材完成食材的接触,利用锅胆为热的良导体这一特性,实现均匀加热;同时可避免蒸汽或高温蒸汽直接接触食物,造成局部干燥发黄的风险,利用内壁快速传热、吸热,即解决了局部干燥的风险,与内侧壁接触的蒸汽气流将产生冷凝,冷凝水能对与内侧壁接触的米饭进行补水,避免干燥发黄的风险。

A cooking appliance heated by pure st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饭煲的烹饪方法多采用米水混合+加热装置的烹饪形式,通过底部的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使得锅胆内的米水混合物受热沸腾,以制得香喷喷的米饭,为了实现对锅胆的加热,该加热装置多设置在饭煲的底部,不论是采用电加热管的发热盘还是采用电磁加热的IH线盘,其对锅胆的加热范围始终是有限的,多集中在锅胆的底部部分,IH线盘加热面积可以更大一点,但也是存在局限性,有一些饭煲为了提高锅胆的受热均匀性,除了在底部设置加热装置外,还在锅胆的外侧壁设置加热环,以对锅胆的侧壁也进行加热,但这种加热形式无疑将加大成本和能耗,且烹饪的程序将更为复杂,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加热方式加热不均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和设于所述烹饪主体内的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主体内设有将蒸汽导入所述锅胆内的烹饪腔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烹饪腔中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的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所述锅胆的内侧壁,冲击所述内侧壁后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优选地,所述喷头为单侧出汽的喷头,喷射的蒸汽气流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任意一侧,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翻滚的蒸汽气流;或所述喷头为双侧出汽的喷头,双侧出汽的蒸汽气流相互背离流出并向所述锅胆的任意两相对的内侧壁喷射,所述喷头双侧喷出的蒸汽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或所述喷头为多侧出汽的喷头,多侧出汽的蒸汽向所述内侧壁的多个方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多股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或所述喷头为全向出汽的喷头,全向出汽喷出的蒸汽气流向所述内侧壁全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环形的、由锅胆内侧壁向锅胆中部翻滚的蒸汽气流。优选地,所述喷头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的喷射腔,所述主体部设有连通所述喷射腔的喷孔,所述喷孔的喷射方向斜向下朝向所述内侧壁。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上包括斜面,所述喷孔开设于所述斜面上。优选地,所述喷孔包括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所述第一喷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所述主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喷孔的背向侧设有所述第二喷孔。优选地,所述喷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任意多个方向。优选地,所述喷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周向侧。优选地,所述烹饪主体包括形成于所述锅胆外侧壁一侧的第一蒸汽通道,和位于所述锅胆的上方的第二蒸汽通道,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与所述烹饪腔通过所述第二蒸汽通道相连通,所述烹饪腔中翻滚的蒸汽气流沿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向外侧壁方向切入所述第一蒸汽通道。优选地,所述烹饪主体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喷头设于所述进气孔处,所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经所述进气孔处的所述喷头喷出以进入所述锅胆内烹饪食材,再经所述出气孔排出。优选地,所述进气孔在所述烹饪主体的底部上的投影位置位于所述锅胆的中部,所述出气孔靠近所述锅盖的边缘一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的喷头喷出的蒸汽首先与内侧壁接触然后才转向锅胆内部的食材完成食材的接触,所以由喷头进入烹饪腔中的蒸汽将先对锅胆的内侧壁进行热交换,利用锅胆为热的良导体这一特性,使得蒸汽加热时其热量能快速传达至锅胆底部,实现锅胆底部的食材也能受热。同时蒸汽气流首先与锅胆的内侧壁接触,可避免蒸汽或高温蒸汽直接接触食物,造成局部干燥发黄的风险,利用内壁快速传热、吸热,即解决了局部干燥的风险,与内侧壁接触的蒸汽气流将产生冷凝,冷凝水能对与内侧壁接触的米饭进行补水,避免干燥发黄的风险。翻滚的蒸汽气流,可以保证烹饪腔体中各个角落都能被蒸汽覆盖,没有死角,能与烹饪食材及锅胆充分接触,使得加热更为均匀,并且由于翻滚,气体由于惯性,将保持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翻转,最后才从烹饪腔体中排出,因此蒸汽在烹饪腔中保留的时间将更长,不易于流出,蒸汽的一次翻转将对食材加热一次,多次翻转将对食材加热多次,所以热效率高,更为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电饭煲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锅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左侧单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右侧单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一;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一;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二;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二;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三;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三;图1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四;图1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单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四;图1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双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一;图1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双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二;图1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一;图1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一;图1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二;图1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二;图1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三;图2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三;图2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剖视示例四;图2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侧出汽喷头立体示例四;图2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多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图2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多侧出汽喷头示例一;图2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多侧出汽喷头示例二;图2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的全向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图2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一;图2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一;图2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剖视示例二;图3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全向出汽喷头立体示例二;图3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锅胆示意图;图3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左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图3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右侧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图3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二的全向出汽蒸汽气流轨迹示意。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和设于所述烹饪主体内的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主体内设有将蒸汽导入所述锅胆内的烹饪腔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烹饪腔中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的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所述锅胆的内侧壁,冲击所述内侧壁后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0 CN 201820690292X1.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和设于所述烹饪主体内的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主体内设有将蒸汽导入所述锅胆内的烹饪腔中进行烹饪的蒸汽发生器,所述烹饪腔中设有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的喷头,所述喷头喷出的蒸汽斜向下朝向所述锅胆的内侧壁,冲击所述内侧壁后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蒸汽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为单侧出汽的喷头,喷射的蒸汽气流朝向所述内侧壁的任意一侧,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翻滚的蒸汽气流;或
所述喷头为双侧出汽的喷头,双侧出汽的蒸汽气流相互背离流出并向所述锅胆的任意两相对的内侧壁喷射,所述喷头双侧喷出的蒸汽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翻滚的对冲蒸汽气流;或
所述喷头为多侧出汽的喷头,多侧出汽的蒸汽向所述内侧壁的多个方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多股翻滚的冲撞蒸汽气流;或
所述喷头为全向出汽的喷头,全向出汽喷出的蒸汽气流向所述内侧壁全向喷射,在所述锅胆和/或所述烹饪主体的导向作用下,于所述烹饪腔中形成环形的、由锅胆内侧壁向锅胆中部翻滚的蒸汽气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的喷射腔,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根森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