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43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10)具有:流路板(20),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具有透光性;发光部(30),具备发光透镜,照射出光;以及受光部(40),具备受光透镜,接收所述光,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流路板(20)在端面具有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的一对缺口部,所述一对缺口部是供所述发光部配置的第一缺口部和供所述受光部配置的第二缺口部。

Analysis device and flow path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装置以及流路板。
技术介绍
具有如下一种分析装置:在分析体液(血液或者在体内外分泌或排泄的液体(包含汗液、唾液))中所含的蛋白质、核酸等成分、从工厂等排出的排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等微量的物质时,使用流路板(也称作流路芯片)来分析作为测定对象的液体(流体)。关于流路板,只需少量分析所需的试样、试药的量,就能够高精度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分析。因此,流路板被期待为使用于临床检查、食物检查、或者环境检查等各种用途。特别是,近年来,在诊疗、护理等医疗现场中,期待被使用于简易并且迅速地进行检查的现场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作为流路板,例如公开了一种具备液相色谱用的柱和支承柱的支承体在内的流路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流路单元由第一板以及第二板构成支承体,通过使第一板与第二板贴合,形成柱保持部与流体流路,且在第一板的表面设有液体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在分析作为测定对象的液体时,流路单元被插入分析装置,在液体注入流路单元时,在流路单元中分离液体中的成分。之后,从流路单元流出的液体被供给到来自光源的光所照射的流通池。通过检测经过流通池内的光,并计算被液体中的成分吸收的吸光度,从而分析液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56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807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以往的分析装置中,作为分析对象即液体,可分析多种检体,因此每当利用分析装置分析液体时,需要预先利用清洗液等充分地清洗流通池内,避免对分析产生影响。另外,在即使清洗了流通池也不能充分地去除流通池内的污垢等的流通池的再利用变难的情况下,更换流通池。在更换流通池时,需要高精度地进行设于分析装置的主体内的光学部件与新的流通池之间的位置调整,因此流通池的更换需要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易并且高精度地进行从光学部件照射的光的光轴的位置调整的分析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分析装置具有:流路板,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并具有透光性;发光部,具备发光透镜,照射出光;以及受光部,具备受光透镜,对所述光进行接收,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所述流路板在端面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所述一对缺口部是供所述发光部配置的第一缺口部和供所述受光部配置的第二缺口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分析装置能够简易并且高精度地进行从光学部件照射的光的光轴的位置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一实施方式的流路板的分析装置的图。图2是流路板的立体图。图3是流路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流路板的俯视图。图5是流路板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分离柱的立体图。图7是图4的I-I剖面的分离柱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表示发光用镜筒的立体图。图9是发光用镜筒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使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下降到流路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将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设置于流路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设置了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的状态的流路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为了容易理解,有附图中的各部件的比例尺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分析装置的高度方向的一方称为上或者上方,将分析装置的高度方向的另一方称为下或者下方。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三轴方向(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的三维正交坐标系,将分析装置的宽度方向设为X方向,将深度方向设为Y方向,将高度方向设为Z方向。<分析装置>对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地表示具备一实施方式的流路芯片的分析装置的图。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10具有流路板20、发光部30、受光部40以及驱动部50,分析检查对象的液体。另外,图1所示的分析装置10表示发光部30以及受光部40还没有安装于流路板20的状态。作为检查对象的液体(试样),例如可列举源自于生物体的物质(血液、汗液、唾液或者尿液等)、合成的化学物质(农药、医药品、食品添加物等)、或者环境负荷物质(排水、废液或者地下水等)等。对流路板20进行说明。图2是流路板20的立体图,图3是流路板2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流路板20的俯视图,图5是流路板20的主视图。如图2~图5所示,流路板20在俯视时形成为矩形状,具有透光性。流路板20具有板状的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沿板厚方向层叠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而构成。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作为所述材料,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等。其中,从耐药品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环烯烃类树脂。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例如通过热压接等贴合而接合。另外,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也可以使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等粘合剂来接合。流路板20具有液体流路(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光学检测单元部23以及一对缺口部24。液体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以及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流路板20的内部,分离元件收容部22以及光学检测单元部23设于液体流路21的中途。在构成液体流路21以及分离元件收容部22的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形成有与液体流路21以及分离元件收容部22对应的形状的凹部、孔。第一板201以及第二板202的凹部从凹部的中心线观察时沿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对称地形成。另外,在第二板202形成有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对应的形状的凹部。因此,液体流路21、分离元件收容部22以及光学检测单元部23通过将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接合而形成。液体流路21是用于使液体通过流路板20内的通路。液体流路21的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设于第一板201的主面。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被设为与第一板201的主面的靠-Y轴方向的端面对置。如图4所示,流入口25以及流出口26在俯视时分别形成为大致圆形。液体流路21具有将流入口25与分离元件收容部22连接的第一液体流路211、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连接的第二液体流路212、以及将光学检测单元部23与流出口26连接的第三液体流路213。液体流路21在俯视流路板20时,从流入口25至流出口26在液体流路21之中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夹在中间地形成为大致U字状。即,在俯视流路板20时,液体流路21成为从流入口25至流出口26将分离元件收容部22与光学检测单元部23夹在中间地折回构造。第一液体流路211从流入口25向第二板202侧延伸,在第一板201与第二板202的边界部分弯曲并连通于分离元件收容部22。第二液体流路212从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流路板,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并具有透光性;/n发光部,具备发光透镜,用于照射光;以及/n受光部,具备受光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光,/n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n所述流路板在端面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n所述一对缺口部是配置所述发光部的第一缺口部和配置所述受光部的第二缺口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12 JP 2017-1361571.一种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路板,在内部具备供液体通过的流路,形成为矩形状,并具有透光性;
发光部,具备发光透镜,用于照射光;以及
受光部,具备受光透镜,用于接收所述光,
所述分析装置对在所述流路板内流动的所述液体进行分析,
所述流路板在端面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形成为隔着所述流路的一部分而对置,
所述一对缺口部是配置所述发光部的第一缺口部和配置所述受光部的第二缺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具有发光用镜筒,
所述受光部具有受光用镜筒,
所述发光用镜筒以及受光用镜筒分别在侧面具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设置部,
所述第一缺口部以及第二缺口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突出设置部的形状对应的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以使所述发光透镜的光轴和所述受光透镜的光轴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对置地设置,
在设于所述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的所述流路的一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淳子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