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控制板、拍摄装置及拍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731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拍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拍摄控制板、拍摄装置及拍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拍摄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器及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连接;其中,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终端发送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当用户终端下达拍摄指令可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远程拍摄困难,往往需要拍摄者身处拍摄环境,近距离手持照相机操作的技术问题。

Shooting control board, shooting device and shooting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拍摄控制板、拍摄装置及拍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拍摄
,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控制板、拍摄装置及拍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以自然界生物为拍摄对象的生态摄影爱好者,但由于生态摄影的特殊性,摄影者必须实时观测被摄物体的状态,同时从目前市面应用来看,用于生态摄影的云台基本为手动操作云台,而手动操作云台使得拍摄者需要长期处于一个极端拍摄环境内,例如潜伏在水中或伪装在地上,要拍摄者有极大毅力甚至冒着危险,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且不能暴露,以免惊扰到了拍摄对象;辛苦并且存在危险,同时上述极端拍摄环境中还存在一些人类无法进入的特殊环境领域;特殊环境领域还比如无法进入的运动竞赛、表演类场所及私密性较高的新闻会议等拍摄场合等,也不方便拍摄者进行拍摄。现有的照相机拍摄,拍摄者往往需要身处拍摄环境,近距离手持照相机操作,无法满足上述特殊拍摄场合的需求。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拍摄控制板、拍摄装置及拍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远程拍摄困难,往往需要拍摄者身处拍摄环境,近距离手持照相机操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拍摄控制板,所述拍摄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器及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连接;其中,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优选地,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对焦快门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对焦快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对焦快门控制电路与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连接;其中,所述对焦快门控制电路包括对焦控制电路及快门控制电路。优选地,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云台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其中,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运动状态以控制云台的水平运动状态或者垂直运动状态。优选地,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及第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二电机连接。优选地,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跟焦器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与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连接;其中,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舵机运动状态以使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进行变焦或者对焦。优选地,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包括串口通信电路,所述串口通信电路包括串口通信芯片、信号接收电路及信号发送电路;其中,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及第一静电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串口通信芯片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还与所述第一静电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静电二极管的阴极接地。优选地,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静电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串口通信芯片的信号发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静电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静电二极管的阴极接地。优选地,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连接;其中,所述供电电路,用于输出多路不同电压至所述微控制器及所述外设拍摄设备。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拍摄控制板。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拍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的控制信号,输出所述控制信号至无线通信电路;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相应的外设拍摄设备进行远程拍摄操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处理器及无线通信电路形成一种拍摄控制板,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终端发送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微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当用户终端下达拍摄指令可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远程拍摄困难,往往需要拍摄者身处拍摄环境,近距离手持照相机操作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拍摄控制板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拍摄控制板一实施例的对焦快门控制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拍摄控制板一实施例的串口通信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拍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微处理器U2接口座子200无线通信电路U1串口通信芯片300外设拍摄设备ESD1第一静电二极管Q2第二三极管ESD2第二静电二极管Q3第三三极管D1第一二极管R1~R13第一电阻至第十三电阻Q1第一三极管RXD信号接收端TXD信号发送端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器及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连接;其中,/n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板包括:微控制器及无线通信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连接;其中,
所述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外设拍摄设备无线连接,进行远程拍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对焦快门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对焦快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对焦快门控制电路与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连接;其中,
所述对焦快门控制电路包括对焦控制电路及快门控制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云台电机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与电机连接;其中,
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机控制云台的水平运动状态或者垂直运动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云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及第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二电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控制板还包括跟焦器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与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连接;其中,
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舵机运动状态使所述外设拍摄设备进行变焦或者对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拍摄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跟焦器控制电路包括串口通信电路,所述串口通信电路包括串口通信芯片、信号接收电路及信号发送电路;其中,所述信号接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妮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一合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