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器线圈隔离控制电路及其隔离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线圈隔离控制电路及其隔离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开关电源的接触器领域,接触器断开瞬间,其触头上的大电流断开,会产生电弧,该电弧会对触头进行氧化,关断时间越慢,氧化时间越长,触头越容易损坏。所以本领域需要开关管快速关断以实现接触器电感在输入电压掉电时快速放电,最终达到接触器斜铁的快速分离效果。传统节能型接触器的放电回路如图1所示,线圈中的能量只能通过二极管压降至0.7V续流释放,延时时间长达150ms。该延时时间直接且严重影响触头的使用寿命:延时时间越长,触头被氧化得越明显,其寿命越短。现有快速关断电路有以下不足:1、其控制电路没有和开关管进行隔离,当开关管栅极电压较高时,无法保护快速关断电路及与开关管有电气连接的控制芯片;2、其快速关断原理是在线圈两端增加一个电压,电压值为稳压管稳压值,当稳压值较小时快速关断效果不明显,当稳压值太大时稳压管的成本高及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线圈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U1,电容C1,开关管TR1,开关管TR2,二极管D1;/n光耦U1含输入端与输出端,具体包括脚1、脚2、脚3、脚4,脚1、脚2是输入引脚,脚3、脚4是输出引脚;脚1连接接触器的信号端口CTRL1,脚2连接接触器的信号端口CTRL2;脚3电联接开关管TR1的栅极,脚4连接电容C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开关管TR1的源极;/n电容C1的另一端电联接接触器的信号VDD,且连接脚3与开关管TR1的栅极的连接点;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接触器的输入信号Vin,其连接点作为第一连接端口;开关管TR2的漏极连接开关管TR1的漏极,其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线圈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U1,电容C1,开关管TR1,开关管TR2,二极管D1;
光耦U1含输入端与输出端,具体包括脚1、脚2、脚3、脚4,脚1、脚2是输入引脚,脚3、脚4是输出引脚;脚1连接接触器的信号端口CTRL1,脚2连接接触器的信号端口CTRL2;脚3电联接开关管TR1的栅极,脚4连接电容C1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开关管TR1的源极;
电容C1的另一端电联接接触器的信号VDD,且连接脚3与开关管TR1的栅极的连接点;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接触器的输入信号Vin,其连接点作为第一连接端口;开关管TR2的漏极连接开关管TR1的漏极,其连接点作为第二连接端口,开关管TR2的栅极连接接触器的信号端口CTRL3,接入PWM信号,开关管TR2的源极接地;第一连接端口与接触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与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脚3通过电阻R1连接开关管TR1的栅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隔离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2,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2连接接触器的信号VDD,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信号VDD,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恩亮,尹向阳,周灿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