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充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680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包括中导管、上边导管、多个接管、管瓣座、支撑座和活动支架;所述中导管内设置有套管,中导管两侧分布上边导管,中导管和上边导管均固定设置在管瓣座上部,多个所述接管竖直向排布在中导管上部;所述支撑座下部设置有锥形底座、上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上部置于套管内滑动,导杆和套管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管瓣座和支撑座之间设置所述活动支架。一种基于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的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本装置以收缩状态放入孔底;通过锁止机构将本装置以展开状态固定;向孔内投放石料,并多次提升本装置,以构筑芯墙。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现了对竖向砂井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的制造。

The filling device of coarse gravel core wall in reaming space and the filling method using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充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充填方法。
技术介绍
环基坑布置一排局部具有鼓形的竖向砂井,具有鼓形的竖向砂井即通过先钻竖向孔再局部扩孔,后往其中填充砂砾石料而成的排水砂柱体,通过相邻砂井鼓形部位的相互切割,构成由砂砾石料充填体组成环基坑砂体,称之为水平砂井。水平砂井是由较含水层颗粒粗的砂砾石料填充而成,其孔隙大,渗透性高,基坑地下水沿其快速进入抽水井而被抽走,这种水平砂井因在需疏排的含水层中过水截面面积大而疏排基坑地下水效率高,其埋深远浅于垂直井点降水井底埋深,从而可解决垂直井点降水方法降水漏斗深、地面沉降明显不均、多抽水等问题,是一种颇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如若在水平砂井中设置粗砾芯墙,粗粒芯墙即采用更粗大的颗粒进行填充,不仅大大提高了降水效率,减少抽水井数量,而且能避免降水过程中出现渗流破坏的现象;现有的填充装置可在扩孔空间内满填均质砂砾石料,但却无法在扩孔空间内形成粗砾芯墙,因此需要开发扩孔空间内粗砾石芯墙制造技术,因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向扩孔中部输送粗砾石料(22)的中导管(1)、用于向扩孔空间远处输送粗砾石料(22)的上边导管(2)、同时与中导管(1)和上边导管(2)连通的多个接管(20)、管瓣座(3)、支撑座(4)和活动支架;/n所述中导管(1)内设置有套管(5),所述套管(5)为上端封闭的圆管状,套管(5)通过固定板(6)与中导管(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位于中导管(1)中部,所述中导管(1)两侧分布所述上边导管(2),中导管(1)和上边导管(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管瓣座(3)上部,中导管(1)和上边导管(2)的下端均穿过所述管瓣座(3),多个所述接管(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向扩孔中部输送粗砾石料(22)的中导管(1)、用于向扩孔空间远处输送粗砾石料(22)的上边导管(2)、同时与中导管(1)和上边导管(2)连通的多个接管(20)、管瓣座(3)、支撑座(4)和活动支架;
所述中导管(1)内设置有套管(5),所述套管(5)为上端封闭的圆管状,套管(5)通过固定板(6)与中导管(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位于中导管(1)中部,所述中导管(1)两侧分布所述上边导管(2),中导管(1)和上边导管(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管瓣座(3)上部,中导管(1)和上边导管(2)的下端均穿过所述管瓣座(3),多个所述接管(20)竖直排布在中导管(1)上部,相邻的两个接管(20)之间扣接;
所述支撑座(4)下部设置有锥形底座(7)、上部设置有导杆(8),所述导杆(8)上部置于套管(5)内滑动,导杆(8)和套管(5)之间设置有用于锁定导杆(8)位置的锁止机构;
所述管瓣座(3)和支撑座(4)之间设置所述活动支架,活动支架包括大管瓣(13)、小管瓣(14)、下边导管(15)、振捣驱动器(16)、撑杆(17)和挡布(18),所述大管瓣(13)对称设置在管瓣座(3)两侧,大管瓣(13)上段下方设置有下边导管(15),所述下边导管(15)和上边导管(2)之间通过分隔布(19)连通,以大管瓣(13)为对称中心,所述管瓣座(3)两侧还设置有多个所述小管瓣(14),所述大管瓣(13)和小管瓣(14)均为截面呈弧形的长板状结构,大管瓣(13)和小管瓣(14)均与管瓣座(3)铰接;
所述大管瓣(13)下段下方设置有所述振捣驱动器(16),与所述大管瓣(13)呈十字形分布的两个小管瓣(14)下段下方也设置有所述振捣驱动器(16),所述大管瓣(13)和小管瓣(14)的中段下方均铰接设置有撑杆(17),撑杆(17)下端与支撑座(4)铰接,以大管瓣(13)为对称中心,所述挡布(18)位于管瓣座(3)的两侧,挡布(18)上沿固定在管瓣座(3)下边缘、侧沿固定在大管瓣(13)下方全长侧边缘、下沿通过线绳点式与小管瓣(14)下端口连接、中部通过撑杆(17)撑开或通过线绳点式与小管瓣(14)中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固定板(6),固定板(6)截面呈尖顶长条形,固定板(6)两端与中导管(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中导管(1)为方管,所述套管(5)的下端穿过固定板(6)并向下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截面呈“工”字形,支撑座(4)与锥形底座(7)螺纹连接,支撑座(4)与导杆(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上定位座(9)、下定位座(10)、自弹式卡座(11)和卡块(12),所述上定位座(9)与套管(5)下端固定连接,上定位座(9)上端截面呈锥形,上定位座(9)下端内嵌有多个所述自弹式卡座(11),所述下定位座(10)为卡箍式结构,下定位座(10)扣合固定在导杆(8)上,下定位座(1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卡块(12),卡块(12)呈TF卡状,卡块(12)与自弹式卡座(11)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座(9)和下定位座(10)上下分布,多个所述自弹式卡座(11)和卡块(12)沿导杆(8)圆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边导管(15)截面呈半椭圆形,下边导管(15)下端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所述分隔布(19)一端连接在上边导管(2)下端边缘处、另一端连接在下边导管(15)上端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布(18)为帆布制成的伞面状结构,两侧的挡布(18)展开后截面呈撑开的扁平伞面状,所述撑杆(17)上端截面呈“U”形,位于小管瓣(14)上的撑杆(17)下端穿过挡布(18)与支撑座(4)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空间内粗砾芯墙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布(18)下沿通过线绳(23)与小管瓣(14)下端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正盛郑清洁王新宇王树仁孙亚平顿志林秦莞臻王恒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