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澳门大学专利>正文

粉防己碱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4644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6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重量份计,粉防己碱组合物包括0.005‑0.015份粉防己碱,1份油相、0.5份乳化剂、7‑8份水相和1份助乳剂。通过利用乳化剂、助乳剂、油相等使得粉防己碱组合物成纳米乳,使得粉防己碱的溶解度得到提升,提升了其在皮肤的滞留量,并降低了其毒副作用,且该粉防己碱组合物的经济成本低。同时,该粉防己碱组合物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对抑制寻常型银屑病的脱屑、红斑及表皮增厚等有良好的作用。

Tetrandrin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external preparation,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防己碱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疾病,俗称牛皮癣。临床上将其分成四种类型,寻常型、脓包型、关节病型及红皮型银屑病。其中寻常型银屑病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皮损部位皮屑增厚,成斑块,白色鳞片被覆其上,常伴有红疹。迄今为止,临床上并没有能完全治愈银屑病的方法,中轻度银屑病病人通常采取化药或者中药复方治疗,短期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重度银屑病患者通常用抗体药物治疗,疗效高但费用高昂,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适宜的中药能够良好的治疗银屑病。粉防己碱,又名汉防己甲素,是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己根中提取出主要成分,是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头花千金藤块根,毛叶轮环藤根,蝙蝠葛藤茎和近心形垂克里西根中也含有该成分。前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抗高血压、抗风湿及镇痛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粉防己碱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多药耐药等作用,可用于防治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治疗烫伤、眼科疾病。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记载粉防己碱能够良好的治疗银屑病。目前,市面上大量的粉防己碱为片剂、注射剂等,上述药物在临床上存在使用量大,溶解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靶向性差和肾脏毒性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粉防己碱组合物中粉防己碱溶解度好,使得粉防己碱具有良好的皮肤滞留性,且毒副作用低,对于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其提供了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其包括0.005-0.015份粉防己碱,1份油相、0.5份乳化剂、7-8份水相和1份助乳剂。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粉防己碱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仅为粉防己碱及其衍生物;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粉防己碱组合物为具有纳米粒径的纳米乳;优选地,所述纳米乳的粒径为30-50nm。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油相包括不饱和油、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和油脂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不饱和油包括大豆油、棕榈油、亚麻仁油和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包括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乙二醇月桂酸酯、聚乙二醇油酸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三乙酸甘油酯、油酸乙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和棕榈酸异丙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油脂聚合物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酸类化合物、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化合物、脂肪酸甘油酯类化合物、聚山梨酯类化合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类化合物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化合物和PEG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地,PEG为PEG400;优选地,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大豆卵磷脂、乳清分离蛋白和乳铁蛋白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月桂酰精氨酸乙酯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助乳剂包括醇类物质和改性聚乙二醇类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改性聚乙二醇类化合物为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锂;优选地,醇类物质包括一元醇和多元醇;优选地,所述一元醇包括乙醇和正丁醇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多元醇包括1,2-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剂混合后再与粉防己碱、水相混合形成所述粉防己碱组合物。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包括上述粉防己碱组合物;优选地,所述粉防己碱外用制剂的剂型包括纳米乳膏、凝胶、油膏、洗剂、贴剂和膜剂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地,所述粉防己碱外用制剂的剂型为凝胶时,所述凝胶的pH为6-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粉防己碱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当所述粉防己碱外用制剂为凝胶时,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粉防己碱组合物与溶胀后的凝胶基材进行混合;优选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粉防己碱组合物与所述溶胀后的凝胶基材混合后调节pH,且将pH调至6-8;优选地,所述溶胀后的凝胶基材的制备包括:将增稠剂与溶剂混合直至所述增稠剂完全溶胀;优选地,溶胀后的凝胶基材的浓度为0.8%-2%;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与溶胀后的所述凝胶基材的体积比为3:1.5-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银屑病包括:寻常性银屑病、滴状银屑病、泛发性脓包型银屑病、反转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粉防己碱组合物通过利用乳化剂、助乳剂、油相等使得粉防己碱组合物成纳米乳,使得粉防己碱的溶解度得到提升,提升了其在皮肤的滞留量,并降低了其毒副作用,且该粉防己碱组合物的经济成本低。同时,当粉防己碱组合物分散于凝胶中后形成凝胶剂,可直接作用于皮损部位,提升疗效,对抑制寻常型银屑病的脱屑、红斑及表皮增厚等有良好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提供的PASI评分结果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提供的银屑病小鼠背部皮肤的治疗对比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提供的HE染色对比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提供的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提供的银屑病小鼠背部皮肤的治疗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粉防己碱外用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说明。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其包括0.005-0.015份粉防己碱,1份油相、0.5份乳化剂、7-8份水相和1份助乳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有效、乳化剂和助乳剂等使得粉防己碱组合物呈纳米乳,继而提升了粉防己碱的溶解度,有利于提升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包括0.005-0.015份粉防己碱,1份油相、0.5份乳化剂、7-8份水相和1份助乳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防己碱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其包括0.005-0.015份粉防己碱,1份油相、0.5份乳化剂、7-8份水相和1份助乳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防己碱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粉防己碱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仅为粉防己碱及其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防己碱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防己碱组合物为具有纳米粒径的纳米乳;
优选地,所述纳米乳的粒径为3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防己碱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包括不饱和油、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和油脂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不饱和油包括大豆油、棕榈油、亚麻仁油和蓖麻油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脂肪酸酯类化合物包括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聚乙二醇月桂酸酯、聚乙二醇油酸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三乙酸甘油酯、油酸乙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和棕榈酸异丙酯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油脂聚合物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防己碱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酸类化合物、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化合物、脂肪酸甘油酯类化合物、聚山梨酯类化合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类化合物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类化合物和PEG中的任意一种;更优选地,PEG为PEG400;
优选地,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大豆卵磷脂、乳清分离蛋白和乳铁蛋白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月桂酰精氨酸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郑颖陈少魁林子贝
申请(专利权)人:澳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门;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