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355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旨在解决现在的控制台空间利用效率低,无用于放置外接设备和其他物体的缺点。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纵向桁条和横向方向上竖直对称的两根第一、第二支腿,第二支腿比第一支腿长,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连接有第一、第二纵向桁条;两第二纵向桁条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水平隔板和操作台面;第一支腿与第二纵向桁条依次连接有第一、第二挡板;第一、第二支腿和第一、第二纵向桁条构成的框体包括第一、二框体,第二框体在前部、底部均安装有隔离挡板;第二支腿之间连接有操作挡板,操作挡板向第一支腿的方向设有若干横向卡槽。显示设备可升降,必要时可隐藏。

An automatic lifting con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
本技术涉及控制台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各种大小不同,用途不同的集中控制台,简直到处可见。控制台上经常会有大量资料、外接设备需要放置。而如果不对这些物体做整理,混在一起效率就会很低。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20499502.7,技术的名称为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包括操作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操作支架内的控制器,所述操作支架包括底架、支撑架以及操作台,所述底架、所述支撑架以及所述操作台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有所述控制器以及超温保护器,所述操作台正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为倾斜板,且所述控制面板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为30°至50°,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运行指示灯、停止指示灯、故障指示灯以及蜂鸣报警器。它的显示设备不可隐藏,在不需要显示器的时候占用了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在的控制台显示设备不可隐藏,在不需要显示器的时候占用了大量空间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它的显示设备可进行升降,在必要时隐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包括纵向桁条和横向方向上竖直对称的两根第一、第二支腿,第二支腿比第一支腿长,第一支腿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第二支腿连接有第一、第二纵向桁条;第二纵向桁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支腿上,其中部固定在第一支腿上;两第二纵向桁条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水平隔板和操作台面;第一支腿与第二纵向桁条依次连接有第一、第二挡板;第一、第二支腿和第一、第二纵向桁条构成的框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内安装有若干抽屉,第二框体在前部、底部均安装有隔离挡板,框体的背面安装有隔离挡板;第二支腿之间连接有操作挡板,操作挡板向第一支腿的方向设有若干横向卡槽,横向卡槽上设有可在横向卡槽上横向滑动的滑板,滑板上设有升降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滑板上的升降滑槽、设置在升降滑槽上的固定架以及支撑在固定架底部的气压支撑杆,固定架上安装有显示设备,操作台面上设有用于通过显示设备的沉入槽。使用者面向的方向为纵向方向,两侧为横向方向,在纵向方向上靠近使用者为近,远离使用者为远,第一支腿在近处,第二支腿在远处。支腿和纵向桁条均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一、二支腿竖直于地面。第一纵向桁条连接在第一、第二支腿的端部;第二支腿端部连接第二支腿上,中部连接第一支腿顶部。纵向桁条设置在纵向方向上且水平。水平隔板设置在第二纵向桁条上,水平隔板为长方形,较长的边在横向方向上。第二纵向桁条被第一支部分成两部分,前部上装水平隔板,后部装操作台面。操作台面通过第一挡板支撑,第一、二挡板抵接地面。操作挡板设置在水平隔板上方,高度与第二支腿顶部高度相近。操作挡板上的横向卡槽均匀竖直排布在操作挡板的面上。横向卡槽可挂显示器、文件或设置电力导轨,避免了将要用到的东西堆置在控制台的台面上。整体更为整洁。滑板可在横向卡槽上左右移动,滑板上的升降滑槽供固定架做升降运动,显示设备固定在固定架上同步升降。通过调节气压支撑杆来支撑定位或升降移动固定架。气压支撑杆包括气缸、活塞和调节杆,气缸包括内外层,调节杆可以调节内外层是否连通,活塞连接固定架。打开调节杆的时候,活塞在固定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气缸内层气体向外层移动。关闭调节杆:内外气缸气体不流通,活塞不向下移动。需要抬高固定架的时候打开调节杆,手动抬升固定架至需要位置。气缸连接在固定架上,活塞杆连接在控制台内部。显示设备可沉入到操作台面以下。作为优选,第二挡板在底面之外的各侧面上均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安装有相连通的LED金属灯带,LED灯一端电连接LED金属灯带,另一端电连接壳体。安装槽上连接的相互连通的LED金属灯带相接且接地。当控制台中的设备漏电时,导致壳体带电,壳体-LED灯体-金属电连通,就会使得LED灯体发光示警。作为优选,操作台面上设有若干安装位或开槽。安装位用于放置茶杯或对讲机,开槽用于放置控制台对应的信息盒。作为优选,隔离挡板上设有若干用于通气的通孔。隔离挡板上的通孔增加通风,增强散热效率。作为优选,两第一支脚和两第二支脚底部均连接有横向桁条,横向桁条底部两端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脚,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底部与支撑脚底部水平。整个控制台较宽,在纵向桁条下设置对称的支撑脚,可以避免纵向桁条受力过大而变弯。作为优选,纵向桁条和横向桁条长度方向各个面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紧固件的开槽。通过在各个较长的面上增设开槽,避免了打孔,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组装难度。作为优选,操作台面的前侧面的上部设有凸出的台阶,水平隔板贴合操作台面,台阶底面贴合操作台面。在固定操作台面之后,操作的台面的前侧面伸出的台阶将水平隔板压装在对应位置上,固定方式简单有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框架整体结构稳定,使得控制台稳固,不易破损;(2)操作挡板上的横向卡槽可挂置诸如显示器,电力导轨等物体,避免了堆积在桌面上,提高了效率;(3)横向卡槽的泛用性强,物体可左右移动至顺手位置;(4)显示设备可升降,必要时可隐藏;(5)显示设备可在横向卡槽上横向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忽略隔离挡板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滑板及升降调节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腿,2、第二支腿,3、第一纵向桁条,4、第二纵向桁条,5、水平隔板,6、操作台面,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造型边,10、安装槽,11、LED金属灯带,12、第一框体,13、第二框体,14、抽屉,15、隔离挡板,16、操作挡板,17、横向卡槽,18、安装位,19、开槽,20、横向桁条,21、支撑脚,22、台阶,23、滑板,24、升降调节组件,25、升降滑槽,26、固定架,27、气压支撑杆,28、调节杆,29、沉入槽,30、气缸,31、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如图2包括纵向桁条和横向方向上竖直对称的两根第一1、第二支腿2,第二支腿比第一支腿长,第一支腿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第二支腿连接有第一3、第二纵向桁条4;第二纵向桁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支腿上,其中部固定在第一支腿上;如图1所示,两第二纵向桁条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水平隔板5和操作台面6;第一支腿与第二纵向桁条依次连接有第一、第二挡板;第一、第二支腿和第一、第二纵向桁条构成的框体包括第一框体12和第二框体13,第一框体内安装有若干抽屉14,如图3所示,第二框体在前部、底部均安装有隔离挡板15,框体的背面安装有隔离挡板;第二支腿之间连接有操作挡板16,操作挡板向第一支腿的方向设有若干横向卡槽17,横向卡槽上设有可在横向卡槽上横向滑动的滑板23,滑板23上设有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其特征是,包括纵向桁条和横向方向上竖直对称的两根第一、第二支腿,第二支腿比第一支腿长,第一支腿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第二支腿连接有第一、第二纵向桁条;第二纵向桁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支腿上,其中部固定在第一支腿上;两第二纵向桁条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水平隔板和操作台面;第一支腿与第二纵向桁条依次连接有第一、第二挡板;第一、第二支腿和第一、第二纵向桁条构成的框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内安装有若干抽屉,第二框体在前部、底部均安装有隔离挡板,框体的背面安装有隔离挡板;第二支腿之间连接有操作挡板,操作挡板向第一支腿的方向设有若干横向卡槽,横向卡槽上设有可在横向卡槽上横向滑动的滑板,滑板上设有升降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滑板上的升降滑槽、设置在升降滑槽上的固定架以及支撑在固定架底部的气压支撑杆,固定架上安装有显示设备,操作台面上设有用于通过显示设备的开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其特征是,包括纵向桁条和横向方向上竖直对称的两根第一、第二支腿,第二支腿比第一支腿长,第一支腿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第二支腿连接有第一、第二纵向桁条;第二纵向桁条一端固定在第二支腿上,其中部固定在第一支腿上;两第二纵向桁条上依次固定安装有水平隔板和操作台面;第一支腿与第二纵向桁条依次连接有第一、第二挡板;第一、第二支腿和第一、第二纵向桁条构成的框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内安装有若干抽屉,第二框体在前部、底部均安装有隔离挡板,框体的背面安装有隔离挡板;第二支腿之间连接有操作挡板,操作挡板向第一支腿的方向设有若干横向卡槽,横向卡槽上设有可在横向卡槽上横向滑动的滑板,滑板上设有升降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滑板上的升降滑槽、设置在升降滑槽上的固定架以及支撑在固定架底部的气压支撑杆,固定架上安装有显示设备,操作台面上设有用于通过显示设备的开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控制台,其特征是,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鼎和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