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6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该体模包括:组织模仿层,由第一材料组成;腔道,其形成在组织模仿层内并用于接纳介入式超声导管;以及线靶,其由第二材料组成,线靶设置在组织模仿层内并且沿着腔道的延长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超声属性不同。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组织模仿层内设置有腔道,线靶设置在组织模仿层内并且沿着腔道的延长方向延伸,并且令组织模仿层与线靶具有不同的超声属性,从而能够作为体模有效地模拟超声成像测试,由此能够有效地评估介入式超声成像的成像效果。

A phantom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rusive ultrasound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
技术介绍
介入超声成像技术主要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例如血管的狭窄处进行超声成像,以给介入式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对于超声成像设备的评测主要有功率检测和图像检测。其中功率检测主要是探头输出声强的检测,利用超声功率计来测量。图像检测主要包括盲区、纵向分辨力、横向分辨力、对比度评价等,可以利用仿组织超声体模进行检测。目前,对于传统的B型超声诊断设备(例如标称频率在1.5MHz至15MHz范围内),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经发布了相应国家标准例如GB10152-2009,详细规定了B型超声诊断设备的定义、要求、实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此外,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了标准YY/T0937-2014,规定了超声仿组织体模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基于这些标准,应用于B型超声诊断设备的体模在业界已有深入的研究和成熟的解决方案。然而,相对于上述传统B超成像的评测,介入式超声成像具有工作频率较高、空间分辨力较高、探测深度较小等特点。因此,对于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难以直接运用上述现有的B型超声诊断设备的体模来进行评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测试介入式超声成像效果的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其包括:组织模仿层,其由第一材料组成;腔道,其形成在所述组织模仿层内并用于接纳介入式超声导管;以及线靶,其由第二材料组成,所述线靶设置在所述组织模仿层内并且沿着所述腔道的延长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超声属性不同。在本技术中,组织模仿层内设置有腔道,线靶设置在组织模仿层内并且沿着腔道的延长方向延伸,并且令组织模仿层与线靶具有不同的超声属性,从而能够作为体模有效地模拟超声成像测试,由此能够有效地评估介入式超声成像的成像效果。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所述第一材料选自水、丙三醇、琼脂、氧化铝、杀藻胺、硅树脂碳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由此,能够有效地模拟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材料选自不锈钢、镍钛、钴、铬、铂、金、钨及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材料对超声的声阻抗显著,由此能够作为超声反射线靶来评估超声性能。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材料选自尼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氨酯、硅橡胶、聚甲醛、聚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材料对超声的声阻抗显著,由此能够作为超声反射线靶来评估超声性能。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所述线靶具有多根,并且多根线靶至少包括用于检测超声成像深度的第一靶群。由此,能够通过第一靶群检测超声成像的深度。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所述多根线靶还包括用于检测超声成像的几何位置精度的第二靶群。由此,能够通过第二靶群检测超声成像的几何位置精度。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在所述组织模仿层的与所述腔道的延长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第一靶群的各根线靶在所述腔道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腔道相距不同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模拟不同深度的线靶的超声反应强度,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靶群来检测超声成像的探测深度、盲区、轴向分辨力和侧向分辨力等。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在所述组织模仿层的与所述腔道的延长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第二靶群的线靶以连接而成的多边形区域的方式排布。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模拟多边形区域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够检测超声成像的成像几何精度等。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所述第一靶群的各根线靶在沿着所述腔道的径向方向上彼此错开。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靶群的各根线靶彼此不会相互阻挡,由此能够有效地检测到不同深度的线靶的超声反应强度。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体模中,可选地,在所述组织模仿层的沿着所述腔道的径向方向上,形成有未被所述线靶阻挡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检测到超声在组织模仿层沿着腔道的径向方向上的衰减,从而能够通过调整超声放大增益来获得较佳的超声成像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测试介入式超声成像效果的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模沿着图1的线A-A'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腔道具有不同内径区段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图2中的线靶的靶群的分布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靶群的线靶的分布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靶群的线靶的分布的局部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声衰减检测区域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体模,11…组织模仿层,12…腔道,13…线靶,2…体模支架,21…模腔,22…导管孔,23…穿线孔,131…第一靶群,132…第二靶群,133…衰减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模沿着图1的A-A'方向的截面的示意图。这里,线A-A'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沿着腔道12的延长方向的任意点截取体模的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以下有时称为“体模”)1可以包括组织模仿层11、腔道12和线靶13(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模1中,组织模仿层11可以由第一材料组成,腔道12可以形成在组织模仿层11内并用于接纳介入式超声导管,线靶13可以由第二材料组成,并且被设置在组织模仿层11内并且沿着腔道12的延长方向延伸,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超声属性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模1中,组织模仿层11内设置有腔道12,线靶13沿着设置在组织模仿层11内并且沿着腔道12的延长方向延伸,并且令组织模仿层11与线靶13具有不同的超声属性,从而能够作为体模有效地模拟超声成像测试,由此能够有效地评估介入式超声成像的成像效果。在一些示例中,体模1的外形可以呈长方体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方便地在体模支架2上制作出体模1。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模1可以配置在体模支架2中。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体模支架2可以包括模腔21、导管孔22和穿线孔23。图3所示的体模支架2例如可以制作出例如长方体状的体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其特征在于:/n包括:/n组织模仿层,其由第一材料组成;/n腔道,其形成在所述组织模仿层内并用于接纳介入式超声导管;以及/n线靶,其由第二材料组成,所述线靶设置在所述组织模仿层内并且沿着所述腔道的延长方向延伸,/n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超声属性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入式超声成像测试的体模,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组织模仿层,其由第一材料组成;
腔道,其形成在所述组织模仿层内并用于接纳介入式超声导管;以及
线靶,其由第二材料组成,所述线靶设置在所述组织模仿层内并且沿着所述腔道的延长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的超声属性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选自水、丙三醇、琼脂、氧化铝、杀藻胺、硅树脂碳化物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材料选自不锈钢、镍钛、钴、铬、铂、金、钨及它们的合金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材料选自尼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氨酯、硅橡胶、聚甲醛、聚醚醚酮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模,其特征在于: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旋凯李林邵小虎张鸽郑欲晓宋亮陈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