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604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03 06:24
一种餐盒,包含盒体,及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盒体包括至少一个盒底、多个环绕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侧壁部,及多个防漏部。所述至少一个盒底具有多个基底部。所述基底部与所述侧壁部围绕界定出至少一个镂空区域。每一个防漏部由其中一个基底部或其中一个侧壁部伸入对应的镂空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黏合于所述盒体且位置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并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分隔部,及连接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连接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防漏部黏合于对应的分隔部强化了稳固性。且所述至少一个防漏部可以挡止由对应的黏合处渗漏的汤汁。

Lunch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餐盒。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图2与图3,一种现有的餐盒9,能由一个展开状态拗折并组立成一个使用状态。该现有的餐盒9包含一个盒体91,及一个分隔件92。该盒体91包括两个彼此分隔的盒底部911,及四个围绕所述盒底部911的围壁部912。所述盒底部911与其中二围壁部912共同界定出一缺口913。该分隔件92包括两个彼此分隔的分隔部921、一连接于所述分隔部921之间的连接部922,及八个环绕所述分隔部921以及连接部922设置的黏合部923。在该展开状态时,该盒体91与该分隔件92皆呈平坦状并彼此分离。在该使用状态时,该盒体91的围壁部912被拗折而与所述盒底部911成角度。该分隔件92被拗折并通过所述黏合部923被黏贴于该盒体91且封闭该缺口913。如此一来,该盒体91与该分隔件92便能共同界定出二彼此分隔的容纳空间93。该现有的餐盒9可以用于同时盛装不同种类的菜品,且不会让菜品彼此混合而影响风味。但是当菜品带有汤汁时,汤汁可能会渗入黏合处导致结构不稳固。汤汁也可能由黏合处渗漏至所述盒底部911的另一侧,导致桌面脏乱或是在持用时双手沾染汤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渗漏且结构稳固的餐盒。本技术餐盒,能由展开状态拗折并组立成使用状态。所述餐盒包含盒体,及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盒体包括至少一个盒底、多个连接并环绕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侧壁部,及多个防漏部。所述至少一个盒底具有多个彼此相间隔的基底部。所述基底部与对应的侧壁部共同围绕界定出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基底部之间且延伸至对应的侧壁部的镂空区域。每一个防漏部由其中一个基底部或其中一个侧壁部伸入对应的镂空区域内。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分隔部、连接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连接部,及多个环绕所述分隔部与连接部设置的黏合部。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盒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皆呈平坦状并彼此分离,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盒体的侧壁部被拗折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盒底成角度,且所述侧壁部皆被拗折至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通过所述黏合部黏合于所述盒体,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黏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而封闭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且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与所述侧壁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同一侧,所述分隔部被拗折至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而与所述连接部成角度,所述防漏部被拗折而朝向黏贴有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的一侧且与相邻的基底部或相邻的侧壁部成角度,所述防漏部黏合于对应的分隔部。本技术餐盒,所述盒体包括两个盒底,及八个侧壁部,每一个盒底被其中四个侧壁部环绕并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基底部,每一个盒底与对应的两个侧壁部共同界定出镂空区域。本技术餐盒,每一个镂空区域具有位于两个相间隔的基底部之间的基底段,及凹设于对应的侧壁部的侧壁段,每一个基底段内至少有一个由对应的基底部伸入的防漏部,每一个侧壁段内至少有一个由对应的侧壁部伸入的防漏部。本技术餐盒,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包括八个黏合部,每一个分隔部呈梯形且最长的一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其余的三个边则分别连接于其中三个黏合部,所述连接部呈矩形且其中两个相反的边分别连接于所述分隔部,其余的两个边则分别连接于其中两个黏合部。本技术餐盒,还包含连接于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盖包括连接于其中一侧壁部相反于所述盒底的一侧的盖体部,及多个连接于该盖体部的侧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防漏部黏合于对应的分隔部,增加所述至少一分隔件与所述盒体黏贴的面积,进而强化稳固性。且由于所述至少一个防漏部被拗折而与相邻的基底部或相邻的侧壁部成角度,盛装菜品时所述至少一个防漏部可以挡止由对应的黏合处渗漏的汤汁。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的餐盒的一个分隔件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该现有的餐盒的一个盒体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该现有的餐盒在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餐盒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分隔件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盒体与盒盖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该第一实施例在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在该使用状态的另一个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餐盒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分隔件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该第二实施例的盒体与盒盖在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10是该第二实施例在一个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4、图5、图6与图7,本技术餐盒的一个第一实施例,能由一个展开状态拗折并组立成一个使用状态。所述餐盒包含一个盒体1、两个分隔件2,及一个盒盖3。该盒体1包括两个盒底11、八个连接并环绕所述盒底11的侧壁部12,及六个防漏部13。每一个盒底11被其中四个侧壁部12环绕并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基底部111。每一个盒底11与对应的两个侧壁部12共同界定出一个镂空区域14。该镂空区域14位于所对应的盒底11的两个基底部111之间且沿一第一轴向D1延伸至相邻的侧壁部12。每一个防漏部13由其中一个基底部111或其中一个侧壁部12伸入对应的镂空区域14内。每一个镂空区域14具有位于两个相间隔的基底部111之间的基底段141,及凹设于对应的侧壁部12的侧壁段14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镂空区域14内对应有三个防漏部13。其中两个防漏部13分别由相邻的侧壁部12伸入对应的侧壁段142,余下的一个防漏部13由相邻的基底部111伸入对应的基底段141。所述防漏部13皆是沿一横交于该第一轴向D1的第二轴向D2由对应的镂空区域14的同一侧伸入(如图5,所述防漏部13由左侧伸入)。要说明的是,所述盒底11的数量只为举例而言,并不以此为限。所述盒底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所述基底部111的数量只为举例而言,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基底部11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上。所述镂空区域14的数量是根据该盒体1的设计所决定,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总共有两个,但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可能是一个或三个以上。每一个分隔件2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分隔部21、一个连接于所述分隔部21之间的连接部22,及八个环绕所述分隔部21与连接部22设置的黏合部23。每一个分隔部21呈梯形且最长的一边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2,其余的三个边则分别连接于其中三个黏合部23。该连接部22呈矩形且其中两个相反的边分别连接于所述分隔部21,其余的两个边则分别连接于其中两个黏合部23。所述分隔件2的数量是为了配合所述镂空区域14的数量而进行举例,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分隔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该盒盖3连接于所述盒体1,并包括连接于其中一个侧壁部12相反于所述盒底11的一侧的盖体部31,及三个连接于该盖体部31的侧盖部32。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盒体1与所述分隔件2皆呈平坦状并彼此分离。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盒体1的侧壁部12被拗折而与所述盒底11成角度,且所述侧壁部12皆被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盒,能由展开状态拗折并组立成使用状态,所述餐盒包含盒体,及至少一个分隔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盒体,包括至少一个盒底、多个连接并环绕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侧壁部,及多个防漏部,所述至少一个盒底具有多个彼此相间隔的基底部,所述基底部与对应的侧壁部共同围绕界定出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基底部之间且延伸至对应的侧壁部的镂空区域,每一个防漏部由其中一个基底部或其中一个侧壁部伸入对应的镂空区域内;及/n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分隔部、连接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连接部,及多个环绕所述分隔部与连接部设置的黏合部;/n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盒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皆呈平坦状并彼此分离,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盒体的侧壁部被拗折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盒底成角度,且所述侧壁部皆被拗折至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通过所述黏合部黏合于所述盒体,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黏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而封闭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且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与所述侧壁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同一侧,所述分隔部被拗折至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而与所述连接部成角度,所述防漏部被拗折而朝向黏贴有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的一侧且与相邻的基底部或相邻的侧壁部成角度,所述防漏部黏合于对应的分隔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盒,能由展开状态拗折并组立成使用状态,所述餐盒包含盒体,及至少一个分隔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包括至少一个盒底、多个连接并环绕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侧壁部,及多个防漏部,所述至少一个盒底具有多个彼此相间隔的基底部,所述基底部与对应的侧壁部共同围绕界定出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基底部之间且延伸至对应的侧壁部的镂空区域,每一个防漏部由其中一个基底部或其中一个侧壁部伸入对应的镂空区域内;及
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具有两个彼此相间隔的分隔部、连接于所述分隔部之间的连接部,及多个环绕所述分隔部与连接部设置的黏合部;
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盒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皆呈平坦状并彼此分离,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盒体的侧壁部被拗折而与所述至少一个盒底成角度,且所述侧壁部皆被拗折至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通过所述黏合部黏合于所述盒体,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黏合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而封闭所述至少一个镂空区域,且所述至少一个分隔件与所述侧壁部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盒底的同一侧,所述分隔部被拗折至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而与所述连接部成角度,所述防漏部被拗折而朝向黏贴有所述至少一个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俞媛
申请(专利权)人:茗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