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76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灯具的射灯,包括灯座和LED灯头,其特征在于:灯杯包含一个“盆”型的主杯口,主杯口的底部开设灯孔,LED灯头安置于灯孔处,主杯口的外底面形成第一底平面,第一底平面的边缘上附设至少两个相分离的凸块,两个凸块的底面具有共同的第二底平面,灯座连接于第二底平面上;主杯口的圆周外侧附设多根凸条;凸条与凸块连接成为整体的曲线条;主杯口的底部开设通气槽孔;主杯口的顶部镶套透明灯罩;主杯口侧面开设螺孔,螺孔的内端部位于灯罩的侧面;凸块的第二底平面上开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灯座直接连接;灯罩为具有光学透镜形状的罩体;所述的灯罩具有凸透镜形体或菲涅尔透镜形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散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尤其涉及一种射灯。技术背景现有的射灯由于功率较为集中,因此,在使用中温度较高,不易散 热,尤其是灯杯大多为半密封型的,不利于热量的散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散热的射灯,以克服现有技术 中温度较高,不易散热的缺点。本技术所采用的射灯,包括灯座和LED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杯,其中, 所述灯杯包含一个"盆"型的主杯口 ,所述主杯口的底部开设灯孔,所述的LED灯头安置于灯孔处;主杯口的外底面形成第一底平面,所述第一底平面的边缘上附设至少两个相分离的凸块,所述两个凸块的底面具有共同的第二底平面; 所述的灯座连接于第二底平面上。所述主杯口的圆周外侧附设多根凸条。所述的凸条与凸块连接成为整体的曲线条。所述主杯口的底部开设通气槽孔。 所述的主杯口的顶部镶套透明灯罩。所述的主杯口侧面开设螺孔,所述螺孔的内端部位于灯罩的侧面。所述的凸块的第二底平面上开设连接孔,通过所述连接孔与灯座直 接连接。所述的灯翠为具有光学透镜形状的罩体。所述的灯翠具有凸透镜及全反射形体。所述的灯軍具有菲涅尔透镜形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技术中,灯杯包含一个"盆" 型的主杯口,主杯口的底部开设灯孔,LED灯头安置于灯孔处,主杯口 的外底面形成第一底平面,第一底平面的边缘上附设至少两个相分离的 凸块,两个凸块的底面具有共同的第二底平面,灯座连接于第二底平面 上,这样,在第一底平面和第二底平面之间(由于凸块相分离),必然 地存在空隙,在这种状态下,实际上在灯杯的后方(即第一底平面和第 二底平面之间)和前方(必然的开口)都具有散热空间,相对于现有技 术,本技术增大了散热空间,而且,对于灯座来说,产生了直接的 散热通道。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一底平面和第二底平面之间空间 的存在,使得灯杯的散热产生了对流效应,后方和前方之间的热传导加 速了散热,从而使得本技术易于散热。在本技术中,主杯口的圆周外侧附设多根凸条,这种凸条起到 了类似散热片的效果,兼以主杯口的底部开设通气槽孔,以及凸条与凸 块连接成为整体的曲线条,使得灯杯的后方和前方之间形成了直接的散 热通道,使本技术的散热效果更为显著。在本技术中,主杯口的顶部镶套透明灯罩,主杯口侧面开设螺 孔,螺孔的内端部位于灯罩的侧面,采用螺钉穿过螺孔抵顶透明灯罩, 使透明灯翠安装牢固,而且,从本技术从外表上不会(或很难)看 到螺钉,使本技术的外观简洁、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灯杯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灯杯前向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灯杯后向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装配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l: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包括灯座1、 LED灯头2、灯杯3 和透明灯罩4。如图2和图3所示,灯杯3包含一个"盆"型的主杯口 31,主杯口 31的底部开设灯孔30,如图5所示,LED灯头2安置于灯孔30处, 如图1所示,LED灯头2通过螺钉8紧固于主杯口 31中,在本实施例中, LED灯头2安置于主杯口 31的底面上部,实际上,对于某些设计来说可 以采用LED灯头2中的发光二极管穿过灯孔30的方式,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此处不再赘 述。如图3和图4所示,主杯口 31的底部开设通气槽孔312,通气槽孔 312大多处于主杯口 31底部靠近边缘位置,以免被LED灯头2遮蔽。如图2和图4所示,主杯口 31的外底面形成第一底平面311,第 一底平面311的边缘上附设多个相分离的凸块32,所有凸块32的底面 具有共同的第二底平面32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主杯口31的圆 周外侧附设多根凸条33,如图4所示,凸条33与凸块32连接成为整体 的曲线条34。如图1和图5所示,主杯口 31的顶部镶套透明灯罩4,灯罩4为 具有光学透镜形状的罩体,在本实施例中,灯罩4为凸透镜形体,如图 1、图2和图3所示,主杯口 31侧面开设螺孔310,螺孔310的内端部 位于灯罩4的侧面,如图5所示,压紧螺钉7穿过螺孔310抵顶透明灯 罩4,使透明灯罩4安装牢固。如图1和图5所示所示,灯座1包括电源模块11、外壳12和电极 脚13,电源模块11安置于外壳12中,电极脚13穿过外壳12与电源模 块11,电源模块11与LED灯头2可以采用导线穿过灯孔30相连,如图2和图4所示,凸块32的第二底平面321上开设连接孔320, 连接孔320采用螺纹孔,如图1和图5所示,螺钉6穿过外壳12与凸 块32的连接孔320相连接,使得灯座1连接于第二底平面321上。在 实际应用中,如图1和图5所示,灯杯3与灯座1之间还夹装绝缘片5。在本技术中,在第一底平面311和第二底平面321之间(由于 凸块32相分离),必然地存在空隙,在这种状态下,实际上在灯杯3的后方(即第一底平面311和第二底平面321之间)和前方(如图3的开 口)都具有散热空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增大了散热空间, 而且,对于灯座l来说,产生了直接的散热通道(由第一底平面311和 第二底平面321之间直接散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第一底平面 311和第二底平面321之间空间的存在,使得灯杯3的散热产生了对流 效应,后方和前方之间的热传导加速了散热,从而使得本技术易于 散热。在本技术中,主杯口31的圆周外侧附设多根凸条33,这种凸 条33起到了类似散热片的效果,兼以主杯口 31的底部开设通气槽孔 312,以及凸条33与凸块32连接成为整体的曲线条34,使得灯杯3的 后方和前方之间形成了直接的散热通道,使本技术的散热效果更为 显著。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 灯座1包括电源模块14、外壳12和电极脚13,其安装方式与实施例1 所述相同或相似,主要在外观上略有差别。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 赘述。实施例3: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灯座1包括电源模块18、卡座15和卡头16,卡座15和 卡头16相卡配,本实施例中,灯座l体现为螺口的接口。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相同或相似, 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4: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几点:一、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灯罩4A具有菲涅尔透镜形体, 因此,采用相应的LED灯头2A。二、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灯罩4A与灯杯3之间采用卡接 方式,透明灯罩4A两端的卡头40与灯杯3内的卡座相卡接。三、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未使用绝缘片5。四、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灯座l包括电源模块ll、卡座17和 卡头16,卡座17和卡头16相卡配,本实施例中,灯座1体现为 螺口的接口。至于其它部分的结构、原理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相同或相似, 此处不再赘述。综上所述,尽管本技术的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灯,包括灯座和LED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杯,其中,    所述灯杯包含一个“盆”型的主杯口,所述主杯口的底部开设灯孔,所述的LED灯头安置于灯孔处;    主杯口的外底面形成第一底平面,所述第一底平面的边缘上附设至少两个相分离的凸块,所述两个凸块的底面具有共同的第二底平面;    所述的灯座连接于第二底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红温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鼎立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