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51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特别是用于给水泵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护杆,防护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有的防护杆之间设有给水筒,给水筒的外圆面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吸水管,吸水管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支撑起给水筒,降低给水筒侧翻的几率,且底板增大整个装置与河床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少整个装置落在河床底部时产生的震动,减少整个装置附近水的浑浊度,使得漂浮起来的泥沙能快速再次沉静下来;同时给水筒上的吸水管设在底板的上方,远离河床底部,大幅降低河床泥沙对溪水管的影响,保证抽水作业的顺利进行。

A feed pump device with high pressure filtr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
本技术涉及给水泵
,具体为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农田灌溉时,一般是将给水泵直接放入池塘或河流中进行抽水灌溉,一般的水泵放置在水底时,容易倾倒在水底淤泥上,不易调整水泵在水中的高度,造成水泵的进水口被泥沙堵塞,容易损伤水泵的叶轮,且池塘河流中漂浮的树叶和片状垃圾容易在水泵的吸附作用下堵塞进水口。中国专利2018204738812(授权公告号:CN208106779U,授权公告日:2018.11.16)公开了一种便于投放的给水泵,包括固定架、搭扣、顶盖、拉环、牵引绳、出水管、连通管、电磁阀、环形气囊箱、连通孔、第一电动推杆、保护管、滤水板、过滤网、连接柱、底板、减振弹簧、橡胶环、滑杆、套管、水泵主体、闸板和第二电动推杆。该装置通过过滤网和过滤板,便于拦截水中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进水口。但是,该装置在投入河床底部时,会搅浑整个装置附近的水,这种情况下抽水,会导致水中的淤泥附着在过滤网和过滤板上,造成堵塞,导致抽水作业无法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设有保护套,保护套是圆管结构,保护套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护杆,防护杆是L型结构,防护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防护杆的顶端设有吊耳,所有的防护杆之间设有给水筒,给水筒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给水筒是圆柱筒结构,给水筒的外圆面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吸水管,吸水管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水孔,吸水孔内设有防护网。给水筒的顶端贯通连接有与保护套相配合的水管。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使用效果,给水筒包括筒体和筒盖,筒体是顶端敞口型圆筒结构,筒体的外圆面靠近开口端设有内卡腔,筒体的顶端开口套设有筒盖,筒盖的开口端设有与内卡腔相配合的外套腔,外套腔与内卡腔之间是螺纹连接,筒体的内腔设有泵体,水管的进水端贯通连接泵体。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使用效果,所有的吸水管均匀的贯通连接在筒盖上,筒盖的内腔内套设有压板,筒体的内腔上部内套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放置有与压板相配合的过滤网。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使用效果,过滤网是圆环结构,过滤网上内套设有与水管相配合的密封套,过滤网通过密封套套设在水管的外侧。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使用效果,压板是圆环板。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使用效果,支撑板是圆环板。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使用效果,保护套的轴线与底板的轴线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底板支撑起给水筒,降低给水筒侧翻的几率,且底板增大整个装置与河床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少整个装置落在河床底部时产生的震动,减少整个装置附近水的浑浊度,使得漂浮起来的泥沙能快速再次沉静下来;同时给水筒上的吸水管设在底板的上方,远离河床底部,大幅降低河床泥沙对溪水管的影响,从而保证抽水作业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给水筒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的给水筒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给水筒,21-筒体,22-筒盖,23-外套腔,24-内卡腔,25-泵体,26-支撑板,27-过滤网,28-压板,29-密封套,3-吸水管,4-吸水孔,5-防护杆,6-保护套,7-吊耳,8-水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有保护套6,所述保护套6是圆管结构,保护套6的轴线与底板1的轴线重合,保护套6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护杆5,所述防护杆5是L型结构,防护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防护杆5的顶端设有吊耳7,所有的防护杆5之间设有给水筒2,所述给水筒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给水筒2是圆柱筒结构,给水筒2的外圆面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吸水管3,所述吸水管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水孔4,所述吸水孔4内设有防护网,通过底板1支撑起给水筒2,降低给水筒2侧翻的几率,且底板1增大整个装置与河床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少整个装置落在河床底部时产生的震动,减少整个装置附近水的浑浊度,使得漂浮起来的泥沙能快速再次沉静下来;同时给水筒2上的吸水管3设在底板1的上方,远离河床底部,大幅降低河床泥沙对溪水管3的影响,从而保证抽水作业的顺利进行。所述给水筒2的顶端贯通连接有与保护套6相配合的水管8,给水筒2抽取的水通过水管8排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给水筒2包括筒体21和筒盖22,所述筒体21是顶端敞口型圆筒结构,筒体21的外圆面靠近开口端设有内卡腔24,筒体21的顶端开口套设有筒盖22,所述筒盖22的开口端设有与内卡腔24相配合的外套腔23,所述外套腔23与内卡腔24之间是螺纹连接,所述筒体21的内腔设有泵体25,所述水管8的进水端贯通连接泵体25,利用泵体25抽取水,然后通过水管8排出;筒体21和筒盖22通过内卡腔24与外套腔23的相互配合,可以直接进行拆装,便于后期维护。所有的所述吸水管3均匀的贯通连接在筒盖22上,所述筒盖22的内腔内套设有压板28,所述压板28是圆环板,所述筒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有保护套(6),保护套(6)是圆管结构,保护套(6)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护杆(5),其特征在于,防护杆(5)是L型结构,防护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防护杆(5)的顶端设有吊耳(7),所有的防护杆(5)之间设有给水筒(2),给水筒(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给水筒(2)是圆柱筒结构,给水筒(2)的外圆面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吸水管(3),吸水管(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水孔(4),吸水孔(4)内设有防护网,给水筒(2)的顶端贯通连接有与保护套(6)相配合的水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有保护套(6),保护套(6)是圆管结构,保护套(6)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护杆(5),其特征在于,防护杆(5)是L型结构,防护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防护杆(5)的顶端设有吊耳(7),所有的防护杆(5)之间设有给水筒(2),给水筒(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给水筒(2)是圆柱筒结构,给水筒(2)的外圆面呈圆形阵列设有若干吸水管(3),吸水管(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吸水孔(4),吸水孔(4)内设有防护网,给水筒(2)的顶端贯通连接有与保护套(6)相配合的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压过滤功能的给水泵装置,其特征在于,给水筒(2)包括筒体(21)和筒盖(22),筒体(21)是顶端敞口型圆筒结构,筒体(21)的外圆面靠近开口端设有内卡腔(24),筒体(21)的顶端开口套设有筒盖(22),筒盖(22)的开口端设有与内卡腔(24)相配合的外套腔(23),外套腔(23)与内卡腔(24)之间是螺纹连接,筒体(21)的内腔设有泵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