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40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电机、底板、减速机、转轴、转筒、连接轴、固定板、钢丝绳和挂钩;还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一滚筒、第二滚筒、转板、前支板、后支板、连接板、固定轴、第三滚轴、第四滚轴、第三滚筒、第四滚筒、滚珠轴承、上挡块和下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可分散重物对转筒的作用力位点,减少转筒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断裂,提高使用安全性。

A hoist with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是一种用于将重物自低向高提升的装置,其在起重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包括电机、底板、减速机、转轴、转筒、连接轴、固定板、钢丝绳和挂钩,电机底端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可拆卸连接,电机输出端与减速机输入端连接,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减速机输出端和转筒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左端与转筒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底端与底板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固定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连接轴右端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内,底板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孔,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转筒上,钢丝绳另一端不断缠绕在转筒上并穿过第一矩形孔与挂钩顶端连接;现有的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使用时,将重物悬挂在挂钩上,将电机和减速机同时通电,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转轴旋转,旋转的转轴带动转筒旋转,旋转的转筒不断使得钢丝绳缠绕在转筒上,在钢丝绳不断缠绕在转筒上时,钢丝绳带动挂钩及挂钩上的重物自下向上移动,将重物提升至适宜高度即可;现有的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使用中发现,在提升重物时,转筒的受力部位比较集中,转筒易断裂,导致重物掉落酿成安全事故,使用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分散重物对转筒的作用力位点,减少转筒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断裂,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包括电机、底板、减速机、转轴、转筒、连接轴、固定板、钢丝绳和挂钩,电机输出端与减速机输入端连接,转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减速机输出端和转筒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左端与转筒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底端与底板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固定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还包括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一滚筒、第二滚筒、转板、前支板、后支板、连接板、固定轴、第三滚轴、第四滚轴、第三滚筒、第四滚筒、滚珠轴承、上挡块和下挡块,转筒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滚轴右端和第二滚轴右端分别穿过第一滚筒中央区域和第二滚筒中央区域,第一滚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内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内右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第二滚轴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内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转板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一圆孔,转板套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第一圆孔内顶壁和内底壁分别与第一滚筒顶面和第二滚筒底面接触,所述前支板底端和后支板底端分别与连接板顶面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支板后面中央区域和后支板前面中央区域连接,固定轴外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三滚轴前端和第四滚轴前端分别穿过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第三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内前壁上半区域和内后壁上半区域连接,第四滚轴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内前壁下半区域和内后壁下半区域连接,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转筒上,钢丝绳另一端不断缠绕在转筒上并绕过第二环形凹槽与转板底端连接,所述滚珠轴承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内,所述连接轴右端插入滚珠轴承内部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上挡块右端和下挡块右端分别与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并与滚珠轴承左端接触,挂钩顶端与连接板底面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二圆孔,挡板套在转筒上,第二圆孔内侧壁与转筒外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三圆孔,连接轴右端穿过第三圆孔。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保护箱,保护箱底面与底板顶面左半区域连接,保护箱内部设置有储存腔,保护箱左侧壁设置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与储存腔相同,电机和减速机均可拆卸安装在保护箱内,转轴右端穿过保护箱右侧壁中央区域与转筒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所述左把手底端和右把手底端分别与保护箱顶面中央区域和固定板顶面中央区域链接。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左橡胶套和右橡胶套,所述左橡胶套和右橡胶套分别包裹在左把手和右把手的横向部分上。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防雨板,所述防雨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保护箱右侧壁上半区域和固定板左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还包括滤板,所述滤板右侧壁可拆卸安装在保护箱左侧壁上半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重物悬挂在挂钩上,将电机和减速机同时通电,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转轴旋转,旋转的转轴带动转筒旋转,旋转的转筒不断使得钢丝绳缠绕在转筒上,在钢丝绳不断缠绕在转筒上时,钢丝绳在固定轴上的第二环形凹槽内滑动,带动固定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重物向上移动,同时,转板被卡在第一环形凹槽内不能左右移动,钢丝绳被分成两段对重物进行支撑,分成两段的钢丝绳分别连接在转筒上的不同位置,钢丝绳将重物的对转筒的作用力分成两份而作用在转筒的不同位置上,分散重物对转筒的作用力,减少转筒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断裂,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延长转筒的使用寿命,在转筒旋转时,转筒带动连接轴右端在滚珠轴承内旋转,减少连接轴与第一圆形凹槽内侧壁的摩擦,降低连接轴表面的磨损,延长连接轴使用寿命,其中,第三滚筒和第四滚筒减少钢丝绳与第二环形凹槽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减少钢丝绳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钢丝绳、前支板、连接板和固定轴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电机;2、底板;3、减速机;4、转轴;5、转筒;6、连接轴;7、固定板;8、钢丝绳;9、挂钩;10、第一滚轴;11、第二滚轴;12、第一滚筒;13、第二滚筒;14、转板;15、前支板;16、连接板;17、固定轴;18、第三滚轴;19、第四滚轴;20、第三滚筒;21、第四滚筒;22、滚珠轴承;23、上挡块;24、挡板;25、支撑板;26、保护箱;27、左把手;28、左橡胶套;29、防雨板;30、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包括电机1、底板2、减速机3、转轴4、转筒5、连接轴6、固定板7、钢丝绳8和挂钩9,电机1输出端与减速机3输入端连接,转轴4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减速机3输出端和转筒5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6左端与转筒5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7底端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固定板7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还包括第一滚轴10、第二滚轴11、第一滚筒12、第二滚筒13、转板14、前支板15、后支板、连接板16、固定轴17、第三滚轴18、第四滚轴19、第三滚筒20、第四滚筒21、滚珠轴承22、上挡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包括电机(1)、底板(2)、减速机(3)、转轴(4)、转筒(5)、连接轴(6)、固定板(7)、钢丝绳(8)和挂钩(9),电机(1)输出端与减速机(3)输入端连接,转轴(4)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减速机(3)输出端和转筒(5)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6)左端与转筒(5)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7)底端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固定板(7)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滚轴(10)、第二滚轴(11)、第一滚筒(12)、第二滚筒(13)、转板(14)、前支板(15)、后支板、连接板(16)、固定轴(17)、第三滚轴(18)、第四滚轴(19)、第三滚筒(20)、第四滚筒(21)、滚珠轴承(22)、上挡块(23)和下挡块,转筒(5)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滚轴(10)右端和第二滚轴(11)右端分别穿过第一滚筒(12)中央区域和第二滚筒(13)中央区域,第一滚轴(10)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内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内右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第二滚轴(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内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转板(14)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一圆孔,转板(14)套在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13)上,第一圆孔内顶壁和内底壁分别与第一滚筒(12)顶面和第二滚筒(13)底面接触,所述前支板(15)底端和后支板底端分别与连接板(16)顶面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轴(17)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支板(15)后面中央区域和后支板前面中央区域连接,固定轴(17)外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三滚轴(18)前端和第四滚轴(19)前端分别穿过第三滚筒(20)和第四滚筒(21),第三滚轴(18)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内前壁上半区域和内后壁上半区域连接,第四滚轴(19)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内前壁下半区域和内后壁下半区域连接,钢丝绳(8)一端固定在转筒(5)上,钢丝绳(8)另一端不断缠绕在转筒(5)上并绕过第二环形凹槽与转板(14)底端连接,所述滚珠轴承(22)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内,所述连接轴(6)右端插入滚珠轴承(22)内部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上挡块(23)右端和下挡块右端分别与固定板(7)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并与滚珠轴承(22)左端接触,挂钩(9)顶端与连接板(16)底面中央区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提升机,包括电机(1)、底板(2)、减速机(3)、转轴(4)、转筒(5)、连接轴(6)、固定板(7)、钢丝绳(8)和挂钩(9),电机(1)输出端与减速机(3)输入端连接,转轴(4)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减速机(3)输出端和转筒(5)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6)左端与转筒(5)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7)底端与底板(2)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固定板(7)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圆形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滚轴(10)、第二滚轴(11)、第一滚筒(12)、第二滚筒(13)、转板(14)、前支板(15)、后支板、连接板(16)、固定轴(17)、第三滚轴(18)、第四滚轴(19)、第三滚筒(20)、第四滚筒(21)、滚珠轴承(22)、上挡块(23)和下挡块,转筒(5)右半区域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滚轴(10)右端和第二滚轴(11)右端分别穿过第一滚筒(12)中央区域和第二滚筒(13)中央区域,第一滚轴(10)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内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内右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第二滚轴(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内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内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转板(14)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一圆孔,转板(14)套在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13)上,第一圆孔内顶壁和内底壁分别与第一滚筒(12)顶面和第二滚筒(13)底面接触,所述前支板(15)底端和后支板底端分别与连接板(16)顶面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所述固定轴(17)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支板(15)后面中央区域和后支板前面中央区域连接,固定轴(17)外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三滚轴(18)前端和第四滚轴(19)前端分别穿过第三滚筒(20)和第四滚筒(21),第三滚轴(18)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内前壁上半区域和内后壁上半区域连接,第四滚轴(19)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内前壁下半区域和内后壁下半区域连接,钢丝绳(8)一端固定在转筒(5)上,钢丝绳(8)另一端不断缠绕在转筒(5)上并绕过第二环形凹槽与转板(14)底端连接,所述滚珠轴承(22)插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幸凯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卓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