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13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包括扩张片一、扩张片二、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滑杆、双层气囊、脚踏充气泵,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的一端分别连接扩张片一、扩张片二,L形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圆环一与滑杆固定连接,L形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圆环二与滑杆活动连接,双层气囊连接在圆环一与圆环二之间,脚踏充气泵与双层气囊相通。通过脚踏充气泵向双层气囊内充气,利用双层气囊的延伸,使圆环二远离圆环一,进而通过分离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达到撑开扩张片一、扩张片二的目的。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扩张视野广阔、操作简单,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难度。

An expander for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 ex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妇科检查的时候,采用的检查工具一般为鸭嘴形的扩张器,用于将阴道口撑开,打开阴道的前后壁,使医生能够看到阴道内的病情。但是这种扩张器存在以下缺点:(1)该结构较为复杂且操作不便,必须用双手操作才能实施,给检查或手术带来不便;(2)在使用时,鸭嘴状的上扩张片和下扩张片形成角度,使撑开的阴道呈内大口小的效果,不利于医生的观察,阴道内形成的锥形空腔会使医生产生视觉误差;(3)鸭嘴幅度凸起较高,塞进阴道疼痛感较大。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通过气囊在内部对阴道进行扩张的扩张器,但是气囊内置往往会出现占据体积过大,缩小了医生的观察视野,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进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包括扩张片一、扩张片二、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滑杆、双层气囊、脚踏充气泵,所述扩张片一和扩张片二为圆弧结构,且扩张片一和扩张片二合并在一起为前小后大的圆筒状结构,便于伸入阴道,扩张片一的后端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一的水平段的远端,扩张片二的后端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二的水平段的远端,L形连杆一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一固定穿套在所述滑杆上,L形连杆二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二活动穿套在所述滑杆上,滑杆靠近所述圆环一的方向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基座,所述电池基座通过线管连接有LED灯,为医生检查时提供照明,滑杆靠近所述圆环二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板,防止圆环二滑脱,所述双层气囊连接在圆环一与圆环二之间,且双层气囊的内层包裹在滑杆的外围,双层气囊的外层设有进气嘴,双层气囊的内外两层之间为封闭空间,所述脚踏充气泵通过气管与所述进气嘴螺纹连接,通过脚踏充气泵向双层气囊内充气,利用双层气囊的延伸,使圆环二远离圆环一,进而通过分离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达到撑开扩张片一、扩张片二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扩张片一与所述L形连杆一之间、所述扩张片二与所述L形连杆二之间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螺钉设在扩张片一与扩张片二的大头端,相应的L形连杆一与L形连杆二上设有螺孔,以此实现可拆卸连接,扩张片一和扩张片二可实现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进一步地,所述滑杆靠近所述电池基座的方向的一端设有垂直向上的把手,有利于医生支撑整个扩张器。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设有刻度尺,便于直观地查看扩张直径。进一步地,所述线管为蛇形金属管,蛇形金属管既有柔韧性,可随意弯曲,并调整位置,又有刚性,调整好位置后不需要医生手扶便可保持原状,更加有利于医生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可保证脚踏充气泵停止后,双层气囊内的气体不会逆流,影响扩张器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方法为:首先将所述扩张片一、扩张片二分别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一与L形连杆二上,然后脚踏充气泵通过气管与所述进气嘴螺纹连接。将扩张片一和扩张片二合并后缓慢插入患者阴道内,医生手握住所述把手,为扩张器提供支撑力,同时脚踩脚踏充气泵为通过脚踏充气泵向双层气囊内充气,利用双层气囊的延伸,使圆环二远离圆环一,进而通过分离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达到撑开扩张片一、扩张片二的目的。通过滑杆上的刻度尺确定阴道撑开直径,医生停止用脚踩脚踏充气泵,在气管内单向阀的作用下,双层气囊内的气体不会逆流,影响扩张器的稳定性,医生的另一只手调整所述蛇形金属材质的线管,使LED灯对准阴道口,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拆除气管与进气嘴的连接,排空双层气囊内空气,并取出扩张片一与扩张片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采用L形连杆将扩张片与操作结构在空间维度上进行了分离,大大扩展了医生的观察视野,提高了检查的准确率;(2)本技术在外部利用双层气囊的延伸,使圆环二远离圆环一,进而通过分离L形连杆一、L形连杆二达到撑开扩张片一、扩张片二的目的,相较于在内部设置气囊进行扩撑,阴道内不会因为气囊体积过大,而减小有效观察面积;(3)本技术采用脚踏充气泵像双层气囊供气,解放了医生双手,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力;(4)本技术的照明装置采用蛇形金属管连接LED灯,蛇形金属管既有柔韧性,可随意弯曲,并调整位置,又有刚性,调整好位置后不需要医生手扶便可保持原状,更加有利于医生操作。总之,本技术扩张视野广阔、操作简单,大大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扩张片一、2-扩张片二、3-L形连杆一、4-L形连杆二、5-滑杆、6-双层气囊、7-脚踏充气泵、8-圆环一、9-圆环二、10-电池基座、11-线管、12-LED灯、13-限位挡板、14-进气嘴、15-把手、16-刻度尺、17-气管、18-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包括扩张片一1、扩张片二2、L形连杆一3、L形连杆二4、滑杆5、双层气囊6、脚踏充气泵7,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为圆弧结构,且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合并在一起为前小后大的圆筒状结构,便于伸入阴道,扩张片一1的后端连接在L形连杆一3的水平段的远端,扩张片二2的后端连接在L形连杆二4的水平段的远端,其中,扩张片一1与L形连杆一3之间、扩张片二2与L形连杆二4之间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螺钉设在扩张片一1与扩张片二2的大头端,相应的L形连杆一3与L形连杆二4上设有螺孔,以此实现可拆卸连接,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可实现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如图1所示,L形连杆一3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一8固定穿套在滑杆5上,L形连杆二4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二9活动穿套在滑杆5上,如图1所示,滑杆5上设有刻度尺16,便于直观地查看扩张直径。滑杆5靠近圆环一8的方向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基座10,电池基座10通过线管11连接有LED灯12,为医生检查时提供照明,其中,线管11为蛇形金属管,蛇形金属管既有柔韧性,可随意弯曲,并调整位置,又有刚性,调整好位置后不需要医生手扶便可保持原状,更加有利于医生操作。如图1所示,滑杆5靠近电池基座10的方向的一端设有垂直向上的把手15,有利于医生支撑整个扩张器。滑杆5靠近圆环二9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板13,防止圆环二9滑脱,双层气囊6连接在圆环一8与圆环二9之间,且双层气囊6的内层包裹在滑杆5的外围,双层气囊6的外层设有进气嘴14,双层气囊6的内外两层之间为封闭空间,脚踏充气泵7通过气管与进气嘴14螺纹连接,如图1所示,气管17内设有单向阀18,单向阀18可保证脚踏充气泵7停止后,双层气囊6内的气体不会逆流,影响扩张器的稳定性。通过脚踏充气泵7向双层气囊6内充气,利用双层气囊6的延伸,使圆环二9远离圆环一8,进而通过分离L形连杆一3、L形连杆二4达到撑开扩张片一1、扩张片二2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片一(1)、扩张片二(2)、L形连杆一(3)、L形连杆二(4)、滑杆(5)、双层气囊(6)、脚踏充气泵(7),所述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为圆弧结构,且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合并在一起为前小后大的圆筒状结构,扩张片一(1)的后端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一(3)的水平段的远端,扩张片二(2)的后端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二(4)的水平段的远端,所述扩张片一(1)与所述L形连杆一(3)之间、所述扩张片二(2)与所述L形连杆二(4)之间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L形连杆一(3)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一(8)固定穿套在所述滑杆(5)上,L形连杆二(4)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二(9)活动穿套在所述滑杆(5)上,滑杆(5)靠近所述圆环一(8)的方向上固定连接有电池基座(10),所述电池基座(10)通过线管(11)连接有LED灯(12),所述线管(11)为蛇形金属管,滑杆(5)靠近所述圆环二(9)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板(13),所述双层气囊(6)连接在圆环一(8)与圆环二(9)之间,且双层气囊(6)的内层包裹在滑杆(5)的外围,双层气囊(6)的外层设有进气嘴(14),所述脚踏充气泵(7)通过气管(17)与所述进气嘴(14)螺纹连接,所述气管(17)内设有单向阀(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科门诊检查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片一(1)、扩张片二(2)、L形连杆一(3)、L形连杆二(4)、滑杆(5)、双层气囊(6)、脚踏充气泵(7),所述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为圆弧结构,且扩张片一(1)和扩张片二(2)合并在一起为前小后大的圆筒状结构,扩张片一(1)的后端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一(3)的水平段的远端,扩张片二(2)的后端连接在所述L形连杆二(4)的水平段的远端,所述扩张片一(1)与所述L形连杆一(3)之间、所述扩张片二(2)与所述L形连杆二(4)之间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L形连杆一(3)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一(8)固定穿套在所述滑杆(5)上,L形连杆二(4)的垂直段的上端通过圆环二(9)活动穿套在所述滑杆(5)上,滑杆(5)靠近所述圆环一(8)的方向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公澍毛英耿文剑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阳市急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