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成欢专利>正文

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57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包括顶进头、筒身和定位圈,所述顶进头后端设置有所述筒身,所述筒身远离所述顶进头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圈,所述顶进头由多个顶进弯板组合构成,所述筒身由多个扩肛弯板组合构成,所述定位圈有多个定位单板组合构成,所述扩肛弯板内部设置有收缩滑腔,所述扩肛弯板两侧均设置有弯板滑槽,相邻所述扩肛弯板之间设置有扩孔弯板,所述扩孔弯板两侧边卡头,两侧所述卡头分别卡接于相邻所述扩肛弯板内部的收缩滑腔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通过设计的收缩滑槽配合扩肛插板,可实现对患者肛门进行逐步扩张,避免发生肛裂的情况。

A new adjustable anal dilator f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胃肠外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
技术介绍
扩肛也叫肛管扩张,是指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用手指或器械扩张肛门的一种方法。扩肛常用于肛肠疾病检查、治疗和术后恢复中,现有的扩肛技术均需要使用扩肛器来实现;申请号为CN104706313B的一种扩肛器,包括底盘、导轨盘、扩张杆、连接圈,导轨盘、扩张杆、连接圈设置在底盘的一侧,导轨盘通过扩张杆和连接圈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底盘为圆环形,底盘外侧边缘设有一圈凸起,在底盘边缘部焊接一固定手柄,在底盘内孔的外侧设有一连接圈,在连接圈上等距离的设有四个插入口,在每两个插入口之间的连接圈上设有一个卡槽;所述导轨盘为圆环形,导轨盘外径略小于底盘的外径,在导轨盘外侧设有一个转动手柄和四条导轨槽;所述扩张杆由扩张部、连接部和滑动部,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大小一致,扩张部和滑动部分别设置在连接部同一侧的两端,且与连接部垂直连接;所述连接圈的内侧等距离设有四个卡头,卡头的大小与卡槽的大小相一致,此专利技术虽实现了逐渐扩张的功能,但是四个卡头接触面太小,因为肛门内部较脆弱,使用较小的扩张工具,会损伤肛门内部的组织;申请号为CN102029013A的一种手术用扩肛器座,用于肛门及肛管的扩张,包括中空的本体及外扩的宽边,所述宽边连接于所述本体的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用扩肛器座的本体及宽边均为卷筒型结构,包括可选择性地相互移动或固定的定位边缘和调节边缘,所述调节边缘的外壁紧贴于所述定位边缘的内壁,且所述调节边缘可沿所述定位边缘的内壁相对滑动,此专利技术虽实现了逐渐扩张的功能同时也解决了上述接触面积小的问题,但是采用卷筒型结构配合卡扣的设计,无法保证使用期间卡扣失灵,卷筒在肛内回弹造成二次受伤,同时调节的空间大小也十分有限。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包括顶进头、筒身和定位圈,所述顶进头后端设置有所述筒身,所述筒身远离所述顶进头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圈,所述顶进头由多个顶进弯板组合构成,所述筒身由多个扩肛弯板组合构成,所述定位圈有多个定位单板组合构成,所述扩肛弯板内部设置有收缩滑腔,所述扩肛弯板两侧均设置有弯板滑槽,相邻所述扩肛弯板之间设置有扩孔弯板,所述扩孔弯板两侧边卡头,两侧所述卡头分别卡接于相邻所述扩肛弯板内部的收缩滑腔的内部,所述扩孔弯板于所述弯板滑槽内部穿出,所述扩肛弯板、顶进弯板和所述定位单板组合构成一个扩孔单元。进一步的,所述扩肛弯板远离所述顶进弯板的一端设置有扩孔槽,所述扩孔槽与所述收缩滑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扩孔弯板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顶进弧槽。进一步的,所述扩孔槽内部插接有多种扩肛插板,所述扩肛插板根据宽度可分为第一扩肛插板、第二扩肛插板、第三扩肛插板、第四扩肛插板和第五扩肛插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肛插板、第二扩肛插板、第三扩肛插板、第四扩肛插板和所述第五扩肛插板底端均设置有插板顶头。进一步的,所述扩肛弯板外侧设置有出液孔,所述第一扩肛插板、第二扩肛插板、第三扩肛插板、第四扩肛插板和所述第五扩肛插板外侧均设置有注液槽,所述第一扩肛插板、第二扩肛插板、第三扩肛插板、第四扩肛插板和所述第五扩肛插板顶端均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底端与所述注液槽相连通,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出液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扩孔弯板中心设置有观察开口。进一步的,所述顶进弯板、扩孔弯板、扩肛弯板和所述定位单板的边缘处均打磨至圆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肛插板、第二扩肛插板、第三扩肛插板、第四扩肛插板和所述第五扩肛插板的顶端均设置有抽压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通过设计的收缩滑槽配合扩肛插板,可实现对患者肛门进行逐步扩张,避免发生肛裂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将扩肛插板根据宽度分为多个型号,进一步精确扩肛的孔径大小,依据患者的感受调整不同型号的扩肛插板,同时扩肛弯板中心设置的开口,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将扩肛弯板与扩肛插板的外侧分别开设注液槽与出液孔,同时配合注液孔的设计,可在扩肛期间进行二次注射润滑液,使整个扩肛器在持续扩肛期间,扩肛弯板与肛门接触部分始终润滑,避免因润滑液不足导致肛门表面磨破出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扩充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扩肛弯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扩肛弯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筒身初始状态截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筒身扩充状态截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第一扩肛插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第二扩肛插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第三扩肛插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第四扩肛插板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第五扩肛插板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的扩孔弯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进头;2、筒身;3、定位圈;4、顶进弯板;5、出液槽;6、扩孔槽;7、定位单板;8、扩孔弯板;9、扩肛弯板;10、卡头;11、顶进弧槽;12、出液孔;13、弯板滑槽;14、收缩滑腔;15、第一扩肛插板;16、第二扩肛插板;17、第三扩肛插板;18、第四扩肛插板;19、第五扩肛插板;20、注液槽;21、注液孔;22、观察开口;23、插板顶头;24、抽压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进头(1)、筒身(2)和定位圈(3),所述顶进头(1)后端设置有所述筒身(2),所述筒身(2)远离所述顶进头(1)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圈(3),所述顶进头(1)由多个顶进弯板(4)组合构成,所述筒身(2)由多个扩肛弯板(9)组合构成,所述定位圈(3)有多个定位单板(7)组合构成,所述扩肛弯板(9)内部设置有收缩滑腔(14),所述扩肛弯板(9)两侧均设置有弯板滑槽(13),相邻所述扩肛弯板(9)之间设置有扩孔弯板(8),所述扩孔弯板(8)两侧边卡头(10),两侧所述卡头(10)分别卡接于相邻所述扩肛弯板(9)内部的收缩滑腔(14)的内部,所述扩孔弯板(8)于所述弯板滑槽(13)内部穿出,所述扩肛弯板(9)、顶进弯板(4)和所述定位单板(7)组合构成一个扩孔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进头(1)、筒身(2)和定位圈(3),所述顶进头(1)后端设置有所述筒身(2),所述筒身(2)远离所述顶进头(1)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圈(3),所述顶进头(1)由多个顶进弯板(4)组合构成,所述筒身(2)由多个扩肛弯板(9)组合构成,所述定位圈(3)有多个定位单板(7)组合构成,所述扩肛弯板(9)内部设置有收缩滑腔(14),所述扩肛弯板(9)两侧均设置有弯板滑槽(13),相邻所述扩肛弯板(9)之间设置有扩孔弯板(8),所述扩孔弯板(8)两侧边卡头(10),两侧所述卡头(10)分别卡接于相邻所述扩肛弯板(9)内部的收缩滑腔(14)的内部,所述扩孔弯板(8)于所述弯板滑槽(13)内部穿出,所述扩肛弯板(9)、顶进弯板(4)和所述定位单板(7)组合构成一个扩孔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肛弯板(9)远离所述顶进弯板(4)的一端设置有扩孔槽(6),所述扩孔槽(6)与所述收缩滑腔(1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弯板(8)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顶进弧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胃肠外科用新型可调节扩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槽(6)内部插接有多种扩肛插板,所述扩肛插板根据宽度可分为第一扩肛插板(15)、第二扩肛插板、第三扩肛插板(17)、第四扩肛插板(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成欢
申请(专利权)人:郑成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