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拉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510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9 00:07
一种双拉拉头,包括本体、轨道和拉片,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轨道包括装设于所述本体上侧的第一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下侧的第二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后侧的纵向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下端连接;所述拉片卡接在所述轨道上,并可沿着该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弯折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角度,使得用户从拉头的外观可以直接判断出拉头的正面和反面,大大地有利于安装和使用。

A kind of double pulling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拉拉头
本技术涉及拉链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拉拉头。
技术介绍
拉链(zipper)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拉头是使链牙啮合和拉开的运动部件。现有技术中,存在有双面拉链,用户能够通过正面或反面拉开该拉链,为了与该双面拉链相配合,市面上自然也存在多种双面拉头。传统的双面拉头采用双拉片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申请号CN200810085753.1),其具有第一主体、与第一主体相对的第二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的第三主体,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第三主体限定空间;操作构件,其被安装到主体,并且具有与第一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一槽的第一构件、以及与第二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二槽的第二构件,操作构件适于沿一个方向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滑动;爪构件,其位于主体中,并且具有被构造成根据操作构件的滑动操作可退回地突出到空间的锁定爪;第一拉片,其被安装到第一槽;以及第二拉片,其被安装到第二槽,第一拉片的轴部可以沿该方向抵靠第一槽的端部,并且第二拉片的轴部可以沿该方向抵靠第二槽的端部。该专利采用双拉片结构,既增加了体积又影响美观。为此,中国专利文献一种全方位旋转拉头(申请号CN201710637198.8)公开了另一种拉头,其包括本头、多轨道结构、锁紧结构、弹簧结构和拉片,所述拉片设有两个卡接端部并卡接在所述多轨道结构上,所述本头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多轨道结构与所述本头垂直交叉安装,所述多轨道结构包括三个方向的轨道,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所述本头和所述多轨道结构之间,所述弹簧结构设置在所述锁紧结构和所述本头之间,所述本头包括导入口和啮合口,所述本头前端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将所述导入口对称均分。本专利技术的多轨道结构能够实现拉片全方位360度旋转,改性复合聚碳酸酯材料具有耐腐蚀和耐高低温性能,确保拉头能够顺畅的在双面拉链中使用。该专利虽然能起到两面拉的效果,但是由于其轨道结构呈对称的U形状,难以将对正面和反面进行区分,不利于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拉拉头,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面拉头难以将对正面和反面进行区分,不利于安装和使用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拉拉头,包括本体、轨道和拉片,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轨道包括装设于所述本体上侧的第一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下侧的第二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后侧的纵向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下端连接;所述拉片卡接在所述轨道上,并可沿着该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角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部、第一弯折部、纵向部、第二弯折部、第二横向部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均呈弧形,并且该第一弯折部的弧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弧度。进一步的,所述轨道的外圈侧设有限位部,所述拉片的卡接端被约束于所述限位部内圈侧。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第一弯折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角度,使得用户从拉头的外观可以直接判断出拉头的正面和反面,大大地有利于安装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双拉拉头,包括本体1、轨道2和拉片3,轨道2安装于本体1外侧,轨道2包括装设于本体1上侧的第一横向部21、装设于本体1下侧的第二横向部22、装设于本体1后侧的纵向部23、第一弯折部24、第二弯折部25,第一横向部21后端通过第一弯折部25与纵向部23上端连接,第二横向部22后端通过第二弯折部25与纵向部23下端连接;拉片3卡接在轨道2上,并可沿着该轨道2移动;第一弯折部24的角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弯折部25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一弯折部24的角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弯折部25的角度,使得用户从拉头的外观可以直接判断出拉头的正面和反面,大大地有利于安装和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部21、第一弯折部24、纵向部23、第二弯折部25、第二横向部22一体成型。第一弯折部24和第二弯折部25均呈弧形,并且该第一弯折部24的弧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弯折部25的弧度。具体设计时,可使第一弯折部24的弧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弯折部25的弧度10~30°。另外,参照图1、图2。轨道2的外圈侧设有限位部4,拉片3的卡接端31被约束于限位部4内圈侧,使得拉动拉片3时,拉片3能够直接作用于限位部4上。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拉拉头,包括本体、轨道和拉片,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轨道包括装设于所述本体上侧的第一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下侧的第二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后侧的纵向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下端连接;所述拉片卡接在所述轨道上,并可沿着该轨道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拉拉头,包括本体、轨道和拉片,所述轨道安装于所述本体外侧,所述轨道包括装设于所述本体上侧的第一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下侧的第二横向部、装设于所述本体后侧的纵向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部后端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纵向部下端连接;所述拉片卡接在所述轨道上,并可沿着该轨道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角度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角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旭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