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506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包括打捆机本体和托板,所述打捆机本体后端挂接有托板,且托板顶面一端顶面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承载板,并且托板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侧板,所述托板另一端底面焊接有气缸槽,且气缸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并且气缸贯穿托板并通过第三铰支座与承载板另一侧底面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了托板、侧板、承载板、伸缩杆和气缸,打捆机本体打好捆之后,将苜蓿捆投放至托板上,托板前端呈一定坡度,苜蓿捆滚落至托板尾端,当托板上方盛满苜蓿捆后,伸缩杆伸长、气缸伸长,将多个苜蓿捆卸下,便于苜蓿捆收集整理,省去了单独收集整理的麻烦,节省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A pick-up and bundling device for alfalfa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
本技术涉及苜蓿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
技术介绍
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内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目前已有大量省市种植苜蓿,在苜蓿干燥后,需要对苜蓿进行打捆收割,方便储存和使用。由于苜蓿本身植株高度不高,在收割捡拾过程中,难免会将部分地表泥土输送至打捆机内部,造成最后的苜蓿捆内部存在泥土,存在泥土的苜蓿捆不仅加重了苜蓿捆重量,而且还不能直接进行使用,必须再次清洗才能使用,给工作人员带来储存和使用上的麻烦,同时,传统的打捆机每打好一个苜蓿捆,就把苜蓿捆投放到地里,后期还需要单独对苜蓿捆进行收集,增加了工序和人工,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包括打捆机本体和托板,所述打捆机本体后端挂接有托板,且托板顶面一端顶面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承载板,并且托板一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包括打捆机本体(1)和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机本体(1)后端挂接有托板(4),且托板(4)顶面一端顶面通过第二铰接轴(11)铰接有承载板(5),并且托板(4)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6)铰接有侧板(7),所述托板(4)另一端底面焊接有气缸槽(13),且气缸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2),并且气缸(12)贯穿托板(4)并通过第三铰支座(14)与承载板(5)另一侧底面铰接,所述托板(4)两侧一端通过第二铰支座(10)铰接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支座(9)与侧板(7)侧壁铰接,所述打捆机本体(1)底面贯通连接有筛灰斗(2),且筛灰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包括打捆机本体(1)和托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捆机本体(1)后端挂接有托板(4),且托板(4)顶面一端顶面通过第二铰接轴(11)铰接有承载板(5),并且托板(4)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6)铰接有侧板(7),所述托板(4)另一端底面焊接有气缸槽(13),且气缸槽(13)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2),并且气缸(12)贯穿托板(4)并通过第三铰支座(14)与承载板(5)另一侧底面铰接,所述托板(4)两侧一端通过第二铰支座(10)铰接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支座(9)与侧板(7)侧壁铰接,所述打捆机本体(1)底面贯通连接有筛灰斗(2),且筛灰斗(2)顶面铰接有捡拾器(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苜蓿种植用捡拾打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器(3)底面位于筛灰斗(2)内部开设有入料口(15),且入料口(15)下方设有压辊(17),并且压辊(17)两端设置有压辊连接端(16),所述压辊(17)下方位于筛灰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威
申请(专利权)人: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