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火取电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单火取电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家居的普及,消费者室内环境参数的监测控制必不可少,为不破坏原有装修,避免打孔,现有技术将环境参数监测控制装置及开关控制装置集成到用户灯具开关上,在不破坏原有装修的基础上实现灯具开关的智能化控制、室内环境参数的采集及室内环境参数的控制(例如,家庭供暖控制)等,同时采用单火取电方式为开关控制装置及环境参数监测控制装置等智能模块供电。但现有单火取电电路往往结构复杂且输出电压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火取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火取电电路结构复杂且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态单火取电模块;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第一端与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参考地连接,第三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参考地与单火市电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单火市电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用于在所述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态单火取电模块;/n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第一端与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参考地连接,第三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参考地与单火市电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单火市电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为所述外部设备供电;/n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包括:第二整流单元、电压反馈单元及开关控制单元;/n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入端与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入端及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态单火取电模块;
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第一端与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与参考地连接,第三端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参考地与单火市电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单火市电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用于在所述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为所述外部设备供电;
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包括:第二整流单元、电压反馈单元及开关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输入端与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入端及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单元、所述电压反馈单元及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均与所述参考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包括:电压比较元件、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及第五电阻;
所述电压比较元件,电压参考端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正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正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负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电压反馈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负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电压比较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元件的正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参考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六电阻、第一开关管及续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还通过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参考地连接;
所述续流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态单火取电模块;
所述关态单火取电模块,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与参考地连接,第三端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态单火取电模块,包括:第一整流单元和降压单元;
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关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降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关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及所述降压单元均与所述参考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量存储模块;
所述电量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及所述关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量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外部设备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火取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存储模块包括:限流单元、充电控制单元及充电平衡单元;
所述限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开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关态单火取电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限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林永佳,余粉英,齐成勇,吴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