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和耳机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91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和耳机充电盒,涉及耳机技术领域。该保护电路包括: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电池模块、取样电路模块和过流保护模块;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取样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过流保护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耳机充电盒的负载发生过流时,向过流保护模块输出对应的过流电压信号;过流保护模块与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用于依据过流电压信号向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关闭信号,以关闭直流转换电路模块。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耳机充电盒的负载过流或短路时关闭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解决了现有蓝牙耳机充电盒采用保护芯片或单片机实现过流保护导致过流保护成本高的问题。

A protection circuit and a charging box for earpho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和耳机充电盒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和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蓝牙耳机越来越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有蓝牙耳机通常是使用内置的充电电池作为电源。为保证蓝牙耳机的正常使用,需要对蓝牙耳机中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如在用户不使用蓝牙耳机时,将蓝牙耳机放入该蓝牙耳机的充电盒进行充电。具体的,在蓝牙耳机放入充电盒后,若充电盒给蓝牙耳机充电的电压达到预设的充电电压,如5伏特(Volt,V),则蓝牙耳机可基于充电盒提供的充电电压自动关机,并进入充电状态。在蓝牙耳机充电盒给蓝牙耳机充电时,充电盒需要检测给蓝牙耳机充电的电路是否发生过流及短路,即检测输出是否发生过流及短路,以在发生过流或短路时停止为蓝牙耳机充电,实现过流保护功能。目前,蓝牙耳机充电盒的过流保护都是通过保护芯片或是单片机加软件式进行过流保护。但是,芯片和单片机的成本价格比较高,导致现有蓝牙耳机充电盒的过流保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和耳机充电盒,以解决现有蓝牙耳机充电盒采用保护芯片或单片机进行过流保护导致成本高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包括: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电池模块、取样电路模块和过流保护模块;其中,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向耳机充电盒的负载输出充电电压;所述取样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的负载发生过流时,向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输出对应的过流电压信号;所述过流保护模块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用于依据所述过流电压信号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关闭信号,以关闭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可选的,所述过流保护模块包含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取样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当所述过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达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电压值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所述参考地对应的电平信号,以作为所述关闭信号。可选的,上述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还包括:耦合电路模块和上拉电阻模块;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通过所述耦合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通过所述上拉电阻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当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二晶体管依据所述参考地对应的电平信号导通,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加载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保持持续导通状态当所述过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电压值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截止,所述上拉电阻模块依据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使能电压信号,以触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可选的,上述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还包括:充电接口模块、充电指示模块以及限流模块;所述充电指示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充电指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充电指示端连接;所述限流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限流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耦合电路模块包含耦合电容、第三晶体管以及耦合电阻;所述耦合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耦合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耦合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耦合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可选的,所述限流模块包含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充电指示模块包含第二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充电指示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还包含驱动电阻和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取样电路模块包含取样电阻,且所述取样电阻通过所述驱动电阻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耦合电路模块还包含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耦合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以及,所述耦合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还包括:升压模块和电池滤波模块;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包含电池输入端和升压输入端,所述电池输入端直接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升压输入端通过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滤波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可选的,所述升压模块包含升压电感,所述电池滤波模块包含第一滤波电容;所述升压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升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升压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以及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可选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还包括:充电滤波模块和输出滤波模块;所述充电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滤波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可选的,所述耳机充电盒包含负载第一连接端和负载第二连接端,所述负载第一连接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一连接端,所述负载第二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负载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充电滤波模块包含第二滤波电容,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端以及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模块包含第三滤波电容,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负载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负载连接端以及所述参考地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耳机充电盒将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直流转换电路模块,依据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电池模块、取样电路模块和过流保护模块;/n其中,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向耳机充电盒的负载输出充电电压;/n所述取样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的负载发生过流时,向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输出对应的过流电压信号;/n所述过流保护模块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用于依据所述过流电压信号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关闭信号,以关闭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电池模块、取样电路模块和过流保护模块;
其中,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依据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向耳机充电盒的负载输出充电电压;
所述取样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连接,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耳机充电盒的负载发生过流时,向所述过流保护模块输出对应的过流电压信号;
所述过流保护模块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用于依据所述过流电压信号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关闭信号,以关闭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保护模块包含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取样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
当所述过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达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电压值时,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所述参考地对应的电平信号,以作为所述关闭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耦合电路模块和上拉电阻模块;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通过所述耦合电路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通过所述上拉电阻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当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二晶体管依据所述参考地对应的电平信号导通,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加载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保持持续导通状态;
当所述过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低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电压值时,所述第一晶体管截止,所述上拉电阻模块依据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使能端输出使能电压信号,以触发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接口模块、充电指示模块以及限流模块;
所述充电指示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所述充电指示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充电指示端连接;
所述限流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限流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耳机充电盒的参考地连接;
所述耦合电路模块包含耦合电容、第三晶体管以及耦合电阻;
所述耦合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直流转换电路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耦合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耦合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耦合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充电盒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流模块包含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海水何芊何辉赖少兵王勇包磊陈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