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484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照明装置,在一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上覆盖一反射材,该反射材上具至少一可裸露导光棒的透光口,且至少在导光棒一端侧设一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朝导光棒另一端侧投射,且该光线能由导光棒引导形成均匀光线,并由反射材反射而自透光口投射至外界。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使用发光二极管而产生不均匀光线的问题,并能进一步提供使用者较柔和的照明环境。(*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照明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 用光源的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组件, 可作为指示灯或显示板等,并能够应用在日常照明上,具有省电、效率高、反应 快、寿命长及耐震等传统光源无法与之比拟的优点。并且现在各种露天活动场所的警示灯、指示灯、霓虹灯或照明灯等的光源, 都己逐渐被发光二极管所取代;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灯, 一般在照明 灯具内排列多个发光二极管,可同时对外界投射光线,以供应照明使用。但是上述先前技术中的照明灯具内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一般都直接对外界投 射光线,会因为多个光线交错及重叠而产生不均匀的光线,该不均匀的光线会导 致使用者的眼睛产生不舒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由可透光及导光的 材料引导,进而形成均匀光线投射至外界的LED照明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的内容为 一种LED照明装置,其中包含 一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一反射材,覆盖于导光棒上,且反射材上具至少一可裸露导光棒的透光口;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于导光棒一端侧,能朝导光棒另一端侧投射光线,且 该光线能由反射材反射而自透光口投射至外界。其中发光二极管为多个,各自设于导光棒双端侧。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可套置于导光棒一端侧的固定座,内部具一可摆放发光二 极管的容置槽,且容置槽与导光棒端侧相通。其中固定座上具有多个与容置槽相通的供发光二极管外接电源的通孔。 其中导光棒的断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其中反射材具一贴触于导光棒周壁上的粗糙面。本技术能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由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引导,进而 形成均匀反射光线投射至外界,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使用发光二极管而产生不 均匀光线的问题,并能进一步提供使用者较柔和的照明环境。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l的剖面图。图2a:为图2中2a-2a断面的剖面图。图3:为图2之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就本技术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以 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观图1所示,为本技术LED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并配合图2及图2a 说明其主要构成技术包含一导光棒l,采用可透光及导光的压克力或玻璃材料制成;一反射材2,可采用耐热材料制成,覆盖在导光棒l的周壁10上,且反射材 2上形成至少一可裸露导光棒1的周壁10的透光口 21;至少一发光二极管31,在本实施上举以两个发光二极管31及32为例,说明 发光二极管31设于导光棒1的一端侧11,且发光二极管32设于导光棒1的另一 端侧12。此外,本技术还包含至少一不透光的固定座41,在本实施上举以两个固定座41及42为例,固定 座41、 42上各自设有一套口 410、 420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能各自套置 于导光棒l的端侧ll、 12,且各固定座41、 42内部各自形成一与套口 410、 420 相通的容置槽411、 421,能各自摆放发光二极管31、 32,且容置槽411、 421各 自经由套口410、 420与导光棒1端侧11、 12相通。所述固定座41、 42端侧各自设有多个与容置槽411、 421相通的通孔412、422,供发光二极管31、 32外接电源;所述导光棒l的断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配合图2a所示);所述反射材2具一贴触在导光棒1的周壁上的粗糙面22; 所述透光口 21宽度以导光棒1为中心并以120度角为范围对外开放。本技术当激活发光二极管31、 32时,各发光二极管31、 32发出的光线 能各自朝导光棒l另一端侧ll、 12投射(如图3及图4所示),且该光线能由导 光棒1引导形成均匀光线, 一部分均匀光线直接由透光口 21投射至外界,另一部 分均匀光线由反射材2的粗糙面22的反射而透光口21投射至外界;因此,能将 发光二极管31、 32发出的光线由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1引导,进而形成均匀反 射光线投射至外界,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使用发光二极管而产生不均匀光线的 问题,并能进一步提供使用者较柔和的照明环境。本技术虽由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在不脱离本 技术的精神下制作。前述为本技术最合理的使用方法,仅为本技术 可以具体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权利要求1.一种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一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一反射材,覆盖于导光棒上,且反射材上具至少一可裸露导光棒的透光口;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于导光棒一端侧。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发光二极管为多个, 各自设于导光棒双端侧。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有至少一可套置于导光棒一端侧的固定座,内部具一可摆放发光二极管的容置槽,且容置 槽与导光棒端侧相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固定座上具有多个与容置槽相通的供发光二极管外接电源的通孔。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导光棒的断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6. 如权利要求1所述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反射材具一贴触于导 光棒周壁上的粗糙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LED照明装置,在一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上覆盖一反射材,该反射材上具至少一可裸露导光棒的透光口,且至少在导光棒一端侧设一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能朝导光棒另一端侧投射,且该光线能由导光棒引导形成均匀光线,并由反射材反射而自透光口投射至外界。以克服上述先前技术中使用发光二极管而产生不均匀光线的问题,并能进一步提供使用者较柔和的照明环境。文档编号F21V7/00GK201121839SQ20072019560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林山城, 林赐鸿 申请人:传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含:一可透光及导光的导光棒;一反射材,覆盖于导光棒上,且反射材上具至少一可裸露导光棒的透光口;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于导光棒一端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山城林赐鸿
申请(专利权)人:传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