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470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财务数据;S2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按照合同或其他核算规则逐日更新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S3逐日根据生产投入、产出情况更新成本计算凭证与分录;S4相关税金业务在业务发生时,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在同一笔凭证内计提应承担的相关税金;S5在每一笔损益项目发生时,在该笔凭证内进行损益结转处理,保证任一时点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始终为0;S6逐日编制会计报表;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经济业务与时间流逝的关系、生产过程物料之间固有的转换与结构关系、税费核算到每一笔与税费相关的经济交易、损益结转配比每一笔损益业务,从而将现有技术中在月底集中处理的核算业务分散到平时自动处理。

A real-time clos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accou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行会计核算一般按月、季、年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对外报送财报和纳税申报。上述结账周期设置的主要原因为日常采购付款、销售回款、费用报销、投融资业务为连续进行;而计提折旧、工资核算和发放、生产成本核算、周期性收入成本(租金、借款利息)核算、各项税金计算等一般一个月进行一次。但这些工作往往要等到月底(或下月初)开展,特别是税金计算和生产成本核算需要根据已入账的收入(如成本和费用)等来计算,而且也只有等到日产业务截止并全部入账以后,才能准确计算,否则每新入一批业务,成本核算和税金计算都有更新一次,生成报表运算也需要重新执行。但实际上,即使到月底进行账务处理,成本核算、税金计算和报表出具的情况还是会多次执行。采用这种结账方式的缺点包括:(1)月度(季度、年度)结账出具报表周期长,如月度报告一般在下月10日之前完成,季报在下季15日之前,年报在下年4月30日之前,造成会计信息滞后、影响财务分析、影响公司决策调整。(2)无法提供完整的月度内周报、半月报、当然无法按日及时出具实时报告,影响了依据财务数据做出业务调整的周期,如生产计划调整、资金计划调整等。(3)财务人员在一个结账周期内工作强度不均匀,月底的工作量大,但平时工作量不饱满,导致财务人力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在月底集中处理的核算业务分散到平时自动处理、进而实现报表实时编制的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财务数据;S2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按照合同或其他核算规则逐日更新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S3逐日根据生产投入、产出情况更新成本计算凭证与分录;S4相关税金业务在业务发生时,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在同一笔凭证内计提应承担的相关税金;S5在每一笔损益项目发生时,在该笔凭证内进行损益结转处理,保证任一时点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始终为0;S6逐日编制会计报表。进一步的,在S2中,在每月首日业务开始前生成当月的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在每月最后一日业务结束后关闭该分录的更新。进一步的,在S3中,在每月首日业务开始前根据生产计划生成当月的产成品成本计算凭证与分录,在每月最后一日生产结束后关闭产成品成本计算分录的更新。进一步的,在S4中,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标注涉及税金的业务,以上涉及税金的业务发生时分项计提各种税金的正负发生额,并进行过账处理。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会计报表中的各项财务数据;基础设置单元,用于设置计量单位、行政区域、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币种及汇率、核算项目以及核算规则;业务数据核算单元,用于管理事项、事件跟踪、预算平衡、交易跟踪和制造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数据核算单元,包括用于设置会计期间的会计期间设置模块、凭证核算与查询模块、用于实时更新资产负债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块、会计账簿查询模块和用于自动完成会计报表编制的会计报表编制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凭证核算与查询模块包括用于逐日更新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的第一模块、用于逐日更新产成品成本核算数据的第二模块、用于在相关税金业务在业务发生时计提相应承担的相关税金的第三模块以及用于在损益发生时进行损益结转处理的第四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经济业务与时间流逝的关系、生产过程物料之间固有的转换与结构关系、税费核算到每一笔与税费相关的经济交易、损益结转配比每一笔损益业务,从而将现有技术中在月底集中处理的核算业务分散到平时自动处理;本专利技术突破会计分录金额不变的限制,生成会计分录后,在月度内可以按照既定的规则逐日自动更新,从而:1、实现按日出具会计报表:以快速的业务单据数据传递为前提,可以实现按日核算经营业绩,出具财务和管理报告,跟踪每日财务数据变化,按日进行财务分析,在核算工作量没有增加前提下,提高核算精度;2、实现实时出具会计报表,减少月末核算工作量,同时减少财务报表发布延迟时间:现有技术中的月度结账一般需要5-10天,而采用本专利的实时结账技术,不必增加月末特殊业务,财务报表可实时发布,可在本月度生产和业务完结后,出具当月会计报表;3、实现税费核算到最小的核算颗粒度,按税后收益核算各责任主体的经营业绩:由于税负是整个企业法人的税负,而现有技术中会计没有核算各责任会计主体(包括特定项目)的税负或税务影响,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甚至投资中心会计很少关注这些责任单位的税后绩效,因而多数企业无法进行税后收益考核,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税负随收支业务实时生成,可将税负核算到相应的责任会计主体,为按税后收益(或税后现金流)进行业绩考核提供有力工具;4、能够挖掘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统一财务核算与预算的口径,提高预算精确度创造条件:现有技术中预算编制口径由于因为没有挖掘出业务之间在时间跨度和因果关系上的内在联系而往往与核算口径不一致,不仅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还增加了预算控制的难度;本专利技术开辟了探索业务之间内在联系的道路,如可按合同约定随时间流逝产生的资产负债,按税法规定产生的应税义务,按物料之间的关系和工艺流程约束等产生的经济交易;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时结账技术,对以上经济业务可以延伸至未来会计期间的核算,这是编制未来预算的基础,这种预算数据可以保持与核算口径完全一致;本专利技术深入挖掘业务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以及外部事件与企业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提高了财务预算的准确性、编制和调整的及时性;5、实现日常财务核算工作量均衡化,不必为月末高工作量超配财务人员:本专利技术将财务人员月末集中处理的业务分散到月中业务中处理,采用自动化处理技术,可减少并且均衡化财务核算业务;从而企业可以按平均工作量配备财务人员,不必为月末集中的财务工作配备超量财务人员,同时可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S2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S3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S4的工作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会计核算实时结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会计报表编制模块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财务数据;如图1所示,S2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按照合同或其他核算规则逐日更新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如计提折旧、计提工资、计提租金收入(费用)、计提债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集财务数据;/nS2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按照合同或其他核算规则逐日更新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nS3逐日根据生产投入、产出情况更新成本计算凭证与分录;/nS4相关税金业务在业务发生时,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在同一笔凭证内计提应承担的相关税金;/nS5在每一笔损益项目发生时,在该笔凭证内进行损益结转处理,保证任一时点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始终为0;/nS6逐日编制会计报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财务数据;
S2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按照合同或其他核算规则逐日更新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
S3逐日根据生产投入、产出情况更新成本计算凭证与分录;
S4相关税金业务在业务发生时,根据财务数据的类别,在同一笔凭证内计提应承担的相关税金;
S5在每一笔损益项目发生时,在该笔凭证内进行损益结转处理,保证任一时点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始终为0;
S6逐日编制会计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在每月首日业务开始前生成当月的与时间流逝相关的资产负债分录,在每月最后一日业务结束后关闭该分录的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在每月首日业务开始前根据生产计划生成当月的产成品成本计算凭证与分录,在每月最后一日生产结束后关闭产成品成本计算分录的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会计核算实时结账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向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响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