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4489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9:20
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属于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和二阶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该动态无扰切换方法分别包括的跟踪算法,以及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手动控制三者之间的切换逻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不仅可以在被控量等于设定值的稳态情况下,也可以在被控量不等于设定值的动态调节过程中实现无扰切换,保证控制量在切换过程中无跳变。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动态无扰切换方法的有效性,弥补了既有无扰切换方法的不足。

A dynamic undisturbed switching method for linear ADR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自抗扰控制(Activedisturbancerejectioncontrol,ADRC)是当前工业控制领域中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先进控制方法。它具有不依赖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结构简单、抗扰能力强和鲁棒性强等优点。但当前工业控制中的所采用的控制方法大部分仍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在工业过程中创新性地应用自抗扰控制的方式,通常是与原有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并联,当运行模型处于自动状态时,再在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之间进行切换选择。在部分测试、事故处理等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系统的运行模型需要处于手动(Manual,MAN)状态,因此,对于自抗扰控制的投入运行来说,需要处理自抗扰、比例-积分-微分和手动这三种控制模式的切换。但由于不同控制算法的控制量输出计算方式不同,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新的自抗扰控制器的投入会造成控制量的突变,从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跟踪算法和切换逻辑:/n1)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跟踪算法:/n当自抗扰控制是否跟踪的状态指令为1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处于投入运行状态,自抗扰控制量输出要时刻跟踪手操器的实际控制量输出;在切换前,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各状态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动态无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跟踪算法和切换逻辑:
1)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跟踪算法:
当自抗扰控制是否跟踪的状态指令为1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或者手动控制处于投入运行状态,自抗扰控制量输出要时刻跟踪手操器的实际控制量输出;在切换前,一阶自抗扰控制器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各状态z1(k)和z2(k)的输出应跟踪为:



式中,k表示控制系统的当前计算步序;β1,β2,kp和b0分别是一阶自抗扰控制的控制参数;r(k)和y(k)分别是控制系统的当前k时刻的设定值和被控量;UM/P/A(k)是手操器的实际控制量输出;
在切换前,自抗扰控制量输出UA(k)计算方式为:



当自抗扰控制的跟踪指令在第k+1计算时刻变为0,自抗扰控制的控制量输出投入运行,停止跟踪,在第k+1时刻及再次切换前的以后时刻,即切换后,扩张状态观测器各状态z1(k+1)和z2(k+1)正常计算为:



式中,h代表计算步长;
在切换后的第1时刻,也就是第k+1时刻,扩张状态观测器各状态z1(k+1)和z2(k+1)的输出为:



第k+1时刻自抗扰控制量输出UA(k+1)计算为:



假设切换过程中设定值不变r(k+1)=r(k),但r(k)≠y(k),即在动态调节的过程中k+1时刻实现一阶线性自抗扰的无扰切换:
UA(k+1)=UM/P/A(k)
2)一阶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切换逻辑:
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并联,手操器串联在两者之后;操作人员中给出控制切换指令为手动控制指令MAN_ON和自抗扰控制指令ADRC_ON;
自抗扰控制是否进入跟踪状态的逻辑为:



上式中,指令MAN_ON和ADRC_ON为1时代表投入运行,0则反之;ADRC_Tracking是自抗扰控制是否跟踪的状态指令,等于1时代表跟踪,等于0时代表不跟踪;∨是“或”运算,是“非”运算;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是否进入跟踪状态的逻辑为:
PID_Tracking=MAN_ON∨ADRC_ON
上式中,PID_Tracking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是否跟踪的状态指令,等于1时代表跟踪,等于0时代表不跟踪;
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的控制量输出间的切换为:



上式中,UP(k)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控制量输出;UP/A(k)是自动控制选择器后的控制量输出。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婷李东海吴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