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热交换器、换热系统及换热管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433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管、热交换器及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管包括:主体段、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所述末段的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多个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贯穿所述主体段、末段和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宽度方向,沿宽度方向位于所述末段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主体段两边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耐压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末段采用缩口方式使得集流管的内外径减小,可以使集流管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从而使集流管容积减小,换热系统的冷媒充注量减小,提高换热系统的安全性。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exchange tub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管、热交换器、换热系统及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热交换器、换热系统及换热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换热技术的发展,对换热管和换热器件的尺寸、重量以及系统冷媒充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开发尺寸、重量更小的换热器件。相关技术中换热管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包括:主体段、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所述末段的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多个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贯穿所述主体段、末段和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宽度方向,沿宽度方向位于所述末段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主体段两边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可选地,所述末段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末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主体段为平直段,所述主体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平直的一字型。可选地,所述末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周角范围处于10°~350°。可选地,所述末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周角范围为90°至180°。可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段、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所述末段的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多个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贯穿所述主体段、末段和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宽度方向,沿宽度方向位于所述末段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主体段两边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段、末段以及连接所述主体段与所述末段的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多个冷媒通道,所述冷媒通道贯穿所述主体段、末段和衔接段,所述换热管具有宽度方向,沿宽度方向位于所述末段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主体段两边相距最远的两个冷媒通道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段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末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主体段为平直段,所述主体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为平直的一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周角范围处于10°~3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段沿宽度方向的截面所对应的圆周角为90°至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段的宽度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集流管的直径或等效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为缩口段,其中,沿所述主体段朝向所述末段的延伸方向,所述衔接段具有减小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启黄宁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