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430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进风管道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出风管道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且与进风管道在其长度方向上平行布置;气循环动力源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匹配安装,以使气循环动力源经进风管道由基站外吸气,并由出风管道排气;第一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且垂直于进风管道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一过滤装置由第一框体和第一过滤网组成,第一框体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第一过滤网装配在第二缺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出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自动清理附着在过滤网上的集尘,从而节约人力成本,且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体验。

A new air system of self cleaning bas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空气净化,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基站是无线传输的基础设施,为防基站内电子设备集热和蒙尘,一般采用基站新风系统为基站内防尘和散热,现有的新风系统一般采用将外界经过除尘的空气吸入基站,然后将基站内热风吹出以行降温防尘,然而,长期使用后,过滤网集尘将导致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无法使用,基站内过热集尘甚至导致无法估量之损失,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出风管道,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且与进风管道在其长度方向上平行布置;气循环动力源,与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匹配安装,以使气循环动力源经进风管道由基站外吸气,并由出风管道排气;第一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且垂直于进风管道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一过滤装置,由第一框体和第一过滤网组成,第一框体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第一过滤网装配在第二缺口处;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过滤装置在第一导向槽内移动,以在如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第一框体封堵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侧壁,且第二缺口位于进风管道内,第三缺口位于出风管道内;第二状态,第一框体封堵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的侧壁,且第一缺口位于进风管道内,第二缺口位于出风管道内。优选地,包括:第二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且垂直于进风管道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二过滤装置,由第二框体和第二过滤网组成,第二框体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二过滤网装配在第二通道处;受驱动装置之驱动,第二过滤装置在第二导向槽内移动,以在如下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第三状态,第二框体封堵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侧壁,且第二通道位于出风管道内,第一通道位于进风管道内;第四状态,第二框体封堵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侧壁,且第三通道位于出风管道内,第二通道位于进风管道内。优选地,包括: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以使第一状态与第三状态同步,第二状态与第四状态同步。优选地,包括:传感器,布置在进风通道内,以检测其内即时风压,控制器根据即时风压控制驱动装置的动作。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自动清理附着在过滤网上的集尘,从而节约人力成本,且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的其1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的其2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包括:进风管道1,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出风管道2,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且与进风管道1在其长度方向上平行布置;气循环动力源,与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匹配安装,以使气循环动力源经进风管道1由基站外吸气,并由出风管道2排气;第一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1与出风管道2,且垂直于进风管道1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一过滤装置3,由第一框体31和第一过滤网32组成,第一框体3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缺口311、第二缺口312、第三缺口313,第一过滤网32装配在第二缺口312处;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过滤装置3在第一导向槽内移动,以在如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第一框体3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的侧壁,且第二缺口312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三缺口313位于出风管道2内;在第一状态下,本专利技术可将基站外新风吸入基站并将基站内热风吹出,从而给基站内降温,第一过滤网32起到进风过滤作用,使得灰尘附着在第一过滤网32靠近室外的面上,从而防止基站内集尘。第二状态,第一框体3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的侧壁,且第一缺口311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二缺口312位于出风管道2内。在第一状态转化为第二状态后,灰尘依然附着在第一过滤网32靠近室外的面上,而此时,第一过滤网32位于出风管道2内,出风时,灰尘将因受风力被清理出室外,从而实现第一过滤网32之长时间连续使用。进一步地,包括:第二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且垂直于进风管道1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二过滤装置4,由第二框体41和第二过滤网42组成,第二框体4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通道411、第二通道412、第三通道413,第二过滤网42装配在第二通道412处;受驱动装置5之驱动,第二过滤装置4在第二导向槽内移动,以在如下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切换;第三状态,第二框体4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侧壁,且第二通道412位于出风管道2内,第一通道411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四状态,第二框体4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侧壁,且第三通道413位于出风管道1内,第二通道412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一过滤网32与第二过滤网42交替使用。包括: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以使第一状态与第三状态同步,第二状态与第四状态同步。第一过滤网32与第二过滤网42无缝衔接。包括:传感器,布置在进风通道1内,以检测其内即时风压,控制器根据即时风压控制驱动装置的动作。第一过滤网32与第二过滤网42交替使用的时间节点的把握更加科学,且实现自动化,无人化。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风管道(1),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n出风管道(2),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且与进风管道(1)在其长度方向上平行布置;/n气循环动力源,与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匹配安装,以使气循环动力源经进风管道(1)由基站外吸气,并由出风管道(2)排气;/n第一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1)与出风管道(2),且垂直于进风管道(1)的长度方向开设;/n第一过滤装置(3),由第一框体(31)和第一过滤网(32)组成,第一框体(3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缺口(311)、第二缺口(312)、第三缺口(313),第一过滤网(32)装配在第二缺口(312)处;/n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过滤装置(3)在第一导向槽内移动,以在如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n第一状态,第一框体(3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的侧壁,且第二缺口(312)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三缺口(313)位于出风管道(2)内;/n第二状态,第一框体(3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的侧壁,且第一缺口(311)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二缺口(312)位于出风管道(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基站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管道(1),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
出风管道(2),嵌入基站墙体内且连通基站内外,且与进风管道(1)在其长度方向上平行布置;
气循环动力源,与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匹配安装,以使气循环动力源经进风管道(1)由基站外吸气,并由出风管道(2)排气;
第一导向槽,垂直贯穿进风管道(1)与出风管道(2),且垂直于进风管道(1)的长度方向开设;
第一过滤装置(3),由第一框体(31)和第一过滤网(32)组成,第一框体(3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缺口(311)、第二缺口(312)、第三缺口(313),第一过滤网(32)装配在第二缺口(312)处;
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过滤装置(3)在第一导向槽内移动,以在如下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状态,第一框体(3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的侧壁,且第二缺口(312)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三缺口(313)位于出风管道(2)内;
第二状态,第一框体(31)封堵进风管道(1)和出风管道(2)的侧壁,且第一缺口(311)位于进风管道(1)内,第二缺口(312)位于出风管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清洁基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研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