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方法及多功能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方法及多功能墙体。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空气质量水平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如何高效的为用户提供一个低霾甚至无霾的生活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推出了一些空气净化装置,但是这些装置需要额外购买,且需要单独摆放在家中,空气净化装置占用了室内用户可活动的空间,不利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因此,人们急需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且不占用室内活动空间的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107297110A中公开了一种除霾装置及墙体,包括壳体、光伏板、吸霾单元和风机,风机转动抽取室内空气进入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中的空气沿吸霾单元气流通道向上运行,空气流经气流通道时,空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霾材料吸收,从而净化了空气,净化的空气被排入到排气通道中,而后再释放到室内。但是,此种带空气净化功能的墙体能源消耗大,特别是采用中高效过滤器除霾,对风机会产生很大工作压力,成倍数的增加能量的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进风通道(1),跨设在第一通风层(3)、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一侧,分别与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一端通量可调的连通,用于送入室内空气;/n送风通道(2),跨设在第一通风层(3)、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另一侧,与第一通风层(3)的一端连通,分别与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另一端通量可调的连通,用于送出空气至室内;/n第一通风层(3),前侧面位于室内,后侧面与调温层(4)连通;/n调温层(4),夹设于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通道(1),跨设在第一通风层(3)、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一侧,分别与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一端通量可调的连通,用于送入室内空气;
送风通道(2),跨设在第一通风层(3)、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另一侧,与第一通风层(3)的一端连通,分别与第二通风层(5)、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的另一端通量可调的连通,用于送出空气至室内;
第一通风层(3),前侧面位于室内,后侧面与调温层(4)连通;
调温层(4),夹设于第一通风层(3)和第二通风层(5)之间,具有供空气从第二通风层(5)流至第一通风层(3)的通道;
第二通风层(5),前侧面与调温层(4)通量可调的连通,后侧面与蓄能层(6)通量可调的连通;
蓄能层(6),夹设于第二通风层(5)和第三通风层(7)之间,具有供空气从第三通风层(7)流至第二通风层(5)的通道;
第三通风层(7),前侧面与蓄能层(6)通量可调的连通,后侧面与过滤吸附层(8)通量可调的连通;
过滤吸附层(8),夹设于第三通风层(7)和第四通风层(9)之间,具有供空气从第四通风层(9)流至第三通风层(7)的通道;以及
第四通风层(9),前侧面与过滤吸附层(8)连通,后侧面安装在承重墙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包括进风风阀(11),进风风阀(11)安装在进风通道(1)的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2)包括送风风阀(21),送风风阀(21)安装在第一通风层(3)与送风通道(2)连接处的后方且靠近送风通道(2)的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层(5)包括第一入风阀(51)、第一出风阀(52)、第一前百叶式风阀(53)和第一后百叶式风阀(54),第一入风阀(51)安装在第二通风层(5)与进风通道(1)的连接处,第一出风阀(52)安装在第二通风层(5)与送风通道(2)的连接处,第一前百叶式风阀(53)安装在第二通风层(5)的前侧面上,第一后百叶式风阀(54)安装在第二通风层(5)的后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蓄能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风层(7)包括第二入风阀(71)、第二出风阀(72)、第二前百叶式风阀(73)和第二后百叶式风阀(74),第二入风阀(71)安装在第三通风层(7)与进风通道(1)的连接处,第二出风阀(72)安装在第三通风层(7)与送风通道(2)的连接处,第二前百叶式风阀(73)安装在第三通风层(7)的前侧面上,第二后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