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采煤工作面回采末期回撤通道顶板压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矿压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减少采煤工作面回采末期回撤通道顶板压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煤炭开采布置工作面生产系统时,往往提前掘进回撤通道,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较远时,回撤通道作为联络巷使用。工作面距离回撤通道200~400m时,提前在巷道内布置垛式支架控制顶板。工作面推采至回撤通道位置时,停止工作面回采,回撤通道作为工作面机械设备回撤空间使用,节省工作面回采末期掘进回撤空间的时间,以此加快采煤工作面末期回采速度。但许多采煤工作面回采末期出现顶板来压,基本顶在回撤通道上部或者前部断裂,出现基本顶滑落失稳或大幅度旋转下沉,基本顶下部的液压支架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出现支柱伸缩量急剧下降、甚至压死。基本顶将承受的巨大的压力传递至回撤通道围岩,出现巷道顶板破碎、煤壁片帮、底鼓。液压支架高度不足,回撤通道收敛变形严重造成回撤空间不足,给工作面设备回撤带来困难。为保证回撤通道正常使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复巷道。目前,为了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采煤工作面回采末期回撤通道顶板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确定采煤工作面基本顶最终断裂位置距回撤通道非生产帮的最佳距离/n采煤工作面基本顶最终断裂位置距回撤通道非生产帮的最佳距离采用公式(1)计算得出:/n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采煤工作面回采末期回撤通道顶板压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采煤工作面基本顶最终断裂位置距回撤通道非生产帮的最佳距离
采煤工作面基本顶最终断裂位置距回撤通道非生产帮的最佳距离采用公式(1)计算得出:
W0=w1+w2+w3(1)
式(1)中:W0为基本顶最终断裂位置距回撤通道非生产帮的最佳距离,m;W1为回撤通道宽度,m;W2为工作面液压支架控顶距,m;W3为贯通后工作面液压支架与回撤通道内垛式支架之间间距,m;
第二步,计算工作面与回撤通道之间间隔煤柱临界尺寸B
工作面与回撤通道之间留设的间隔煤柱的临界尺寸采用公式(2)计算得出:
B=X0+X1+2m(2)
式(2)中:B为间隔煤柱临界尺寸,m;X0为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前方煤体塑性区宽度,m;X1为回撤通道生产帮侧煤体塑性区宽度,m;m为回撤通道高度,m;
其中,回撤通道生产帮侧煤体塑性区宽度X1采用公式(3)计算得出:
式(3)中:m为回撤通道高度,m;A为侧压系数;为煤层内摩擦角,°;C0为煤层内聚力,MPa;k1为巷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γ为上覆岩体的容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国,邱鹏奇,商和福,李学慧,王俊,胡善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