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高温、高压、高产、高酸性气井的井口温度高,当产量变化时,会出现井口温度差,而该温度差会使得井口自由段套管产生热应力变化,进而导致井口装置被抬升,破坏气井完整性,损坏地面设备。为了确保高温、高压、高产、高酸性气井的安全高效开发,对井口装置被抬升的高度进行预测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气井的井身结构具体可参见附图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气井的基础资料;利用所述基础资料建立井筒温度计算模型,并利用所述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获取所述气井内各层管柱的温度分布;基于所述基础资料和所述气井内各层管柱的温度分布,建立多管柱热应力模型,并根据所述多管柱热应力模型计算所述气井在产气量上升后,所述井口装置的升高值,完成所述气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收集气井的基础资料;/n利用所述基础资料建立井筒温度计算模型,并利用所述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获取所述气井内各层管柱的温度分布;/n基于所述基础资料和所述气井内各层管柱的温度分布,建立多管柱热应力模型,并根据所述多管柱热应力模型计算所述气井在产气量上升后,所述井口装置的升高值,完成所述气井在不同产气量下对所述井口装置升高值的计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收集气井的基础资料;
利用所述基础资料建立井筒温度计算模型,并利用所述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获取所述气井内各层管柱的温度分布;
基于所述基础资料和所述气井内各层管柱的温度分布,建立多管柱热应力模型,并根据所述多管柱热应力模型计算所述气井在产气量上升后,所述井口装置的升高值,完成所述气井在不同产气量下对所述井口装置升高值的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温度计算模型为:
其中,ρ为气体密度,kg/m3;v为流速,m/s;z为深度,m;p为压力,Pa;ke为地层导热率,J/m·K;f(tD)为无因次时间函数;tD为无因次时间,无因次量;rti为油管内径,mm;Uti为总传热系数,W/m·K;g为重力加速度,9.81m/s2;θ为井斜角,度;f为摩阻系数,无因次;d为管子内径,m;T为流动流体温度,K;Tci为地层初始温度,Zg为气体压缩因子,无因次,R为气体常数,8.314J/(K·mol);M为天然气的分子量,kg/kmol,Cp为定压比热,J/kg·K;|v|是流速v的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装置抬升高度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管柱热应力模型包括:
其中,ΔV1为油层套管径向热膨胀引起油套环空体积的减小量,m2;Δx为自由段套管的长度,m;ΔT为温度变化量,℃;ub1为套管自身温度变化引起其外表面的法向位移,m;ΔV2为油套环空内流体热膨胀体积增量,m2;a1为技术套管内径,m;ac为油套环空流体热膨胀系数,1/℃;ΔV3为环空流体热胀效应及管体位移引起油套环空压力上升,压缩油层套管内外表面引起的环空油套体积增量,m2;E为钢的弹性模量,MPa;Δp为油套环空压力变化量,MPa;ub2为油层套管外表面的径向位移,m;ΔV4为环空流体压力升高引起的油套环空流体体积压缩量,m2;Ec为环空流体体积弹性模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运,朱达江,张华礼,李玉飞,何轶果,张林,何明格,阳星,舒刚,汪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