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装置和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抽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领域,具体地,涉及密封装置和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抽汲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抽汲系统在进行采油生产时,利用密封装置对光杆进行密封,以便防止油气泄露造成污染。当抽汲系统进行生产时,由于光杆不停地与密封装置内的盘根进行摩擦,导致盘根产生损耗。盘根减少或者失效后,将导致密封装置失去密封作用,进而导致油气泄露。因此,现有的抽汲系统必须定期停止运行以便更换密封装置内的盘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密封装置和具有该密封装置的抽汲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本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能够沿预设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能够限定出用于容纳密封填料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周壁面上设有注料口,其中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穿孔;以及封盖件,所述封盖件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110);/n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所述第一端盖(130)和所述第二端盖(140)能够沿预设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本体(110)上,所述本体(110)、所述第一端盖(130)和所述第二端盖(140)之间能够限定出用于容纳密封填料的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的周壁面(112)上设有注料口(113),其中所述第一端盖(130)上设有第一穿孔(131),所述第二端盖(140)上设有第二穿孔(141);以及/n封盖件(120),所述封盖件(120)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位于所述打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10);
第一端盖(130)和第二端盖(140),所述第一端盖(130)和所述第二端盖(140)能够沿预设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本体(110)上,所述本体(110)、所述第一端盖(130)和所述第二端盖(140)之间能够限定出用于容纳密封填料的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的周壁面(112)上设有注料口(113),其中所述第一端盖(130)上设有第一穿孔(131),所述第二端盖(140)上设有第二穿孔(141);以及
封盖件(120),所述封盖件(120)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能够避开所述注料口(113)以便打开所述注料口(113),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能够覆盖所述注料口(113)以便关闭所述注料口(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件(120)能够沿所述本体(110)的周向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可选地,所述注料口(11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容纳腔(111)的周向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件(120)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设在所述容纳腔(111)内,
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包括主体(121)和设在所述主体(121)上的遮盖部(122),所述遮盖部(122)从所述主体(121)向下延伸,所述遮盖部(12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设在所述容纳腔(111)内,其中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遮盖部(122)能够覆盖所述注料口(113)以便所述注料口(113)不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遮盖部(122)能够避开所述注料口(113)以便所述注料口(113)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可选地,所述主体(121)为环状,所述本体(110)能够套设在所述主体(121)上,可选地,所述遮盖部(122)能够邻近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所述遮盖部(122)能够与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间隔开,可选地,所述遮盖部(122)能够与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接触,
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设有避让通孔(12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避让通孔(123)能够与所述注料口(113)相对以便所述注料口(113)通过所述避让通孔(123)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位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避让通孔(123)能够避开所述注料口(113)以便所述注料口(113)不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可选地,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避让通孔(123)能够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注料口(113)相对,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为环状,所述本体(110)能够套设在所述封盖件(120)上,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能够邻近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所述封盖件(120)能够与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间隔开,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能够与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接触,可选地,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避让通孔(123)的开口方向能够与所述容纳腔(111)的周向相切,可选地,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封盖件(120)的所述避让通孔(123)的边沿能够与所述注料口(113)的边沿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装置(10)进一步包括第一弹性件(151),所述第一弹性件(151)的第一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一端盖(130)上,所述第一弹性件(151)的第二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封盖件(120)上,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51)能够处于压缩状态以便常向远离所述第一端盖(130)的方向推动所述封盖件(120),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151)能够处于压缩状态以便常向下推所述封盖件(120),
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和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中的一者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162),所述封盖件(120)和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中的另一者上设有能够配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62)内的第一限位件(161),所述第一限位槽(162)的上端部能够位于所述主体(121)的下端部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件(161)能够位于所述注料口(113)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和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中的一者上设有沿所述容纳腔(111)的周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164),所述封盖件(120)和所述容纳腔(111)的所述周壁面(112)中的另一者上设有能够配合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64)内的第二限位件(163),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槽(164)具有在所述容纳腔(111)的周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1641)和第二端部(1642),当所述封盖件(120)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163)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64)的所述第一端部(1641),当所述封盖件(120)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163)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64)的所述第二端部(1642),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件(16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163)为同一个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槽(16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64)为同一个限位槽,
或者,所述密封装置(10)进一步包括第一弹性件(151),所述第一弹性件(151)的第一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第二端盖(140)上,所述第一弹性件(151)的第二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本体(110)上,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51)能够处于压缩状态以便常向邻近所述第一端盖(130)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二端盖(140),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151)能够处于压缩状态以便常向上推所述第二端盖(1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进料管(152),所述进料管(152)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注料口(113)相连;和
密封盖(153),所述密封盖(153)能够可拆卸地设在所述进料管(152)的第二端部上,
可选地,所述进料管(152)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的每一者沿所述进料管(152)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进料管(152)的径向上相对,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中的每一者沿所述进料管(152)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的远离所述本体(110)的端部敞开,所述第二滑槽的远离所述本体(110)的端部敞开,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邻近所述本体(110)的端部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槽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邻近所述本体(110)的端部相连,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宽度沿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方向减小,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宽度沿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件(120)能够设在所述本体(110)的外周面(114)上,
可选地,所述封盖件(120)包括主体(121)和设在所述主体(121)上的遮盖部(122),所述遮盖部(122)从所述主体(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东,杜国栋,毕新忠,石世革,马波,孟向明,代旭升,许燚,郭海涛,侯卫山,高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党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