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新宇专利>正文

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18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涉及建筑领域,包括位于住宅楼内的第一楼梯部、第二楼梯部和第一平台,第一楼梯部的上端与第一平台相接,第二楼梯部的下端与第一平台相接,第一楼梯部和第二楼梯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电梯部,设于住宅楼的一侧,电梯部具有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出口,出口连接有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方且两者对应,延长楼梯部位于第一楼梯部和第二平台之间以将第一楼梯部和第二平台连接;第三楼梯部的下端与第二平台相接,上端与第二楼梯部的上端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小住户从电梯出来后至家门所需攀爬楼梯的高度,使用户上下楼更方便。

A kind of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elevator in residential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的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电梯公寓的普及,人们上下楼已经习惯乘坐电梯,而修建年代较早的住宅一般都没有电梯,因此额外加装电梯能够使住在年代较早的住宅内的住户也能享受电梯的便利,现在的加装电梯其电梯的出口是设置在住宅内的两段楼梯之间的平台处,这样设置住户再出电梯后依旧需要攀爬一段较长的楼梯,这样还是会对住户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住宅电梯加装方式在电梯加装完成后住户依旧需要攀爬一段较长楼梯而对老年住户不友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包括位于住宅楼内的第一楼梯部、第二楼梯部和第一平台,所述第一楼梯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平台相接,所述第二楼梯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平台相接,所述第一楼梯部和第二楼梯部的延伸方向相反;电梯部,设于所述住宅楼的一侧,所述电梯部具有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方且两者对应;延长楼梯部,位于所述第一楼梯部和第二平台之间以将第一楼梯部和第二平台连接;第三楼梯部,下端与所述第二平台相接,上端与所述第二楼梯部的上端相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立柱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平台。进一步,所述第二平台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台上升或下降。进一步,所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升缩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平台,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定位销。进一步,所述延长楼梯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楼梯部和第二平台铰接。进一步,所述延长楼梯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体、梯板安装部和梯板,两个所述框体将所述梯板安装部夹设在内,所述梯板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所述梯板安装部上,所述第三楼梯部和所述延长楼梯部的结构相同。进一步,所述梯板安装部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延伸方向连续间隔设置的梯板安装槽,所述梯板安装槽沿垂直于所述梯板安装部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梯板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所述梯板安装部的第一螺孔,所述梯板为直角三棱柱体,所述梯板的斜边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梯板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配合的第二螺孔。进一步,所述梯板的两直角边面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斜面。进一步,所述斜面上贴合用防撞垫。进一步,所述梯板的踏面上设置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住宅内原有的第一平台上加装一个位于第一平台之上的第二平台,在原有的第一楼梯部上设置一个延长楼梯部使第一楼梯部能够与第二平台相连接,舍弃原有的第二楼梯部,设置一个第三楼梯部来代替原有的第二楼梯部,这样住户在出电梯后直接位于第二平台上,而第二平台的高度相较于第一平台较高,因此第三楼梯部的垂直高度小于原有的第二楼梯部,住户攀爬楼梯所做的功更少,更省力,同时第三楼梯部相比于第二楼梯部更平缓,更利于用户攀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延长楼梯部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梯板与梯板安装部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框体和梯板安装部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第一楼梯部,200-第二楼梯部,300-第一平台,400-第二平台,410-伸缩杆,500-电梯部,600-延长楼梯部,610-框体,620-梯板安装部,621-梯板安装槽,622-第一螺孔,630-梯板,631-安装块,632-第二螺孔,633-斜面,700-第三楼梯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住宅楼内的第一楼梯部100、第二楼梯部200和第一平台300,第一楼梯部100、第二楼梯部200和第一平台300都是住宅楼内原有的,其中第一楼梯部100为住宅楼内的下跑楼梯,第二楼梯部200为住宅楼内的上跑楼梯,第一平台300是住宅楼内两段楼梯之间的休息平台,第一楼梯部100的上端与第一平台300相接,第二楼梯部200的下端与第一平台300相接,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楼梯部200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楼梯部100的下端和第二楼梯部200的上端对应的是上下两层的住户,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个电梯部500,电梯部500设置在住宅楼的一侧,电梯部500是加装的结构,电梯部500具有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出口,每个出口对应电梯不同的层数,出口连接有第二平台400,第二平台400位于第一平台300的上方且两者对应,在第二平台400上设置有立柱用于支撑第一平台300,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延长楼梯部600,延长楼梯部600位于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平台400之间并将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平台400相接,因此延长楼梯部600能够延长第一楼梯部100的长度,使第一楼梯部100能够与第二平台400相接。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三楼梯部700,第三楼梯部700是额外加装的,第三楼梯部700的下端和第二平台400连接,上端和第二楼梯部200的上端相接,因此第三楼梯部700的垂直高度是小于第二楼梯部200的,第三楼梯部700替代了住宅楼内原有的第二楼梯部200,因此住户所需攀爬的楼梯的高度相比于原有的电梯结构更低,使住户上下楼梯更加方便,特别是针对老年住户。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结构层高的住宅,将第二平台400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平台300上升或者下降的结构,具体地,在第一平台300上设置有伸缩杆410,伸缩杆410能够使第二平台400上升或者下降,在伸缩杆410上还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能够使伸缩杆410高度调节后其高度能够固定。在本专利技术中,延长楼梯部6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框体610、梯板安装部620和梯板630,两个框体610将梯板安装部620夹设在内,框体610能够加强延长电梯部500的强度,使其更加可靠,梯板630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梯板安装部620上,梯板630有多个,每一个即是一级台阶,具体地,梯板安装部620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延伸方向连续间隔设置的梯板安装槽621,梯板安装槽621沿垂直于梯板安装部620的方向延伸设置,梯板安装槽62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梯板安装部620的第一螺孔622,梯板630为直角三棱柱体,梯板6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位于住宅楼内的第一楼梯部(100)、第二楼梯部(200)和第一平台(300),所述第一楼梯部(10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平台(300)相接,所述第二楼梯部(200)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平台(300)相接,所述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楼梯部(200)的延伸方向相反;/n电梯部(500),设于所述住宅楼的一侧,所述电梯部(500)具有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第二平台(400),所述第二平台(400)位于所述第一平台(300)的上方且两者对应;/n延长楼梯部(600),位于所述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平台(400)之间以将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平台(400)连接;/n第三楼梯部(700),下端与所述第二平台(400)相接,上端与所述第二楼梯部(200)的上端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住宅楼内的第一楼梯部(100)、第二楼梯部(200)和第一平台(300),所述第一楼梯部(100)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平台(300)相接,所述第二楼梯部(200)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平台(300)相接,所述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楼梯部(200)的延伸方向相反;
电梯部(500),设于所述住宅楼的一侧,所述电梯部(500)具有由下至上设置的多个出口,所述出口连接有第二平台(400),所述第二平台(400)位于所述第一平台(300)的上方且两者对应;
延长楼梯部(600),位于所述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平台(400)之间以将第一楼梯部(100)和第二平台(400)连接;
第三楼梯部(700),下端与所述第二平台(400)相接,上端与所述第二楼梯部(200)的上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400)上设置有立柱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平台(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400)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台(300)上升或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300)上设置有伸缩杆(410)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平台(400),所述伸缩杆(410)上设置有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楼加装电梯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楼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陶新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