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389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包括承载件、支杆、控制器、辅助提升装置、电源线、顶板、挂置件、电葫芦、钢绳、连接拉件、第一电动推杆、限位件、铰链座、突出护框、滑轮、连接件、护壳和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连接件底部设置有辅助提升装置,辅助提升装置内设置有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在钢材装放完毕后,可以再固定机构内拉出弹力布,由后绕过连接杆再固定在连接机构上,即能对上升钢材进行防护,实现快速防护效果,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在装置内还安装有置放机构,能在改变放置板的角度下对推出板推出,方便工人高空对钢材的拿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A stable lifting mechanism for steel construction of power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铁塔施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
技术介绍
电力铁塔是输电用的塔状建筑物,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各种塔型均属空间桁架结构,杆件主要由单根等边角钢或组合角钢组成,杆件间连接采用粗制螺栓,靠螺栓受剪力连接,整个塔由角钢、连接钢板和螺栓组成,个别部件如塔脚等由几块钢板焊接成一个组合件,因此热镀锌防腐、运输和施工架设极为方便,在电力铁塔施工时,都需要用到许多钢材,则需要用到专用的提升机构来对施工所需的钢材进行提升。在提升机构实际对钢材进行提升时,由于上升时,四端均为贯通结构,导致钢材容易掉落,若增加护板也会导致成本增加以及重量的增加,并且施工员在高处取钢材时,由于钢材大多平置在升降平台上,拿取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该装置包括承载件、支杆、控制器、辅助提升装置、电源线、顶板、挂置件、电葫芦、钢绳、连接拉件、第一电动推杆、限位件、铰链座、突出护框、滑轮、连接件、护壳和滚轮,所述承载件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左右两组承载件顶端中部垂直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右侧下端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底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支杆顶端中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中部固定有挂置件,所述挂置件底部挂置有电葫芦,所述电葫芦内中部伸出有钢绳,所述钢绳尾端嵌入至连接拉件内上端,所述支杆内侧上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相铰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底部推杆与限位件相互铰接,所述限位件内侧上端与铰链座相铰接,并且铰链座固定在支杆内侧,所述连接拉件前端面左右两端焊接有突出护框,所述突出护框内中部嵌入有滑轮,并且滑轮背面与支杆前端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拉件底部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侧上端安装有护壳,所述护壳内设置有滚轮,并且滚轮与连接件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滚轮外侧与支杆内侧相接触,所述连接件底部安装有辅助提升装置,所述辅助提升装置包括框体、置放机构、连接杆、固定机构、连接机构、通槽和弧形槽,所述框体顶部后端靠近边缘处两端与连接件相固定,所述框体内中部设置有置放机构,所述框体顶部左右两后端垂直插入有连接杆,所述框体顶部右端前端设置有固定机构,并且固定机构左端相对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框体内中部前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顶部左右两端开设有弧形槽。优选的,所述置放机构包括放置板、合页、接触件、导轮、推块、导轨、安装板、第二电动推杆、连杆和推出板,所述放置板安装在框体内上端,所述放置板前端面左右两端通过合页与框体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板底端中部左右两端与接触件相接,所述接触件内下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底部置于推块顶部,所述推块内下端嵌于导轨上端,并且导轨底部紧密固定在框体内底部,所述推块右侧上端嵌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右侧前后两端与第二电动推杆左端推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底部安装在框体内,所述推块左侧上端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左侧紧密插入至推出板内右端。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弧形件、侧杆、收纳辊、第一卡柱、条形槽、弹力布、档杆、卷簧和转动轴,所述第一弧形件均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弧形件呈上下端分布,所述第一弧形件底部右端与框体顶部右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内侧左端垂直插入有侧杆,所述第一弧形件内右端设置有收纳辊,所述第一弧形件底部左端凸出有第一卡柱,所述第一卡柱与右端弧形槽相咬合,所述收纳辊内右端开设有呈竖直状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右端伸出有弹力布,所述弹力布尾端嵌入至档杆内,所述收纳辊内中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径表面与卷簧一端相固定,并且卷簧另一端与弹力布首端进行固定。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弧形件、拉杆、辅助杆、卡槽和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弧形件两组,并且第二弧形件底部与右侧与框体顶部左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件内侧左端安装有拉杆,所述第二弧形件内侧右侧固定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内右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弧形件底部左端垂直固定有第二卡柱,并且第二卡柱与左端弧形槽相咬合。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前端面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急停按钮,所述电葫芦通过第一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第二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二电动推杆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急停按钮与电源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高度与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高度相等,并且连接杆外径表面上端呈内凹状。优选的,所述推块左上端呈弧形状,并且弧形状位置表面为光滑状。优选的,所述推出板左侧为斜面,并且推出板内左端开设有两组通孔。优选的,所述弹力布表面呈磨砂状,并且弹力布长度为2m。优选的,所述卡槽内侧下端开设有方形槽,并且卡槽内上端粘黏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采用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采用合金钢材质。优选的,所述档杆采用PP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通过在连接件底部设置有辅助提升装置,辅助提升装置内设置有固定机构和连接机构,在钢材装放完毕后,可以再固定机构内拉出弹力布,由后绕过连接杆再固定在连接机构上,即能对上升钢材进行防护,实现快速防护效果,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在装置内还安装有置放机构,能在改变放置板的角度下对推出板推出,方便工人高空对钢材的拿取,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杆前端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辅助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置放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推出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收纳辊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其中:承载件-1、支杆-2、控制器-3、第一开关-31、第二开关-32、第三开关-33、急停按钮-34、电源线-4、辅助提升装置-5、顶板-6、挂置件-7、电葫芦-8、钢绳-9、连接拉件-10、第一电动推杆-11、限位件-12、铰链座-13、突出护框-14、滑轮-15、连接件-16、护壳-17、滚轮-18、框体-51、置放机构-52、连接杆-53、固定机构-54、连接机构-55、通槽-56、弧形槽-57、放置板-521、合页-522、接触件-523、导轮-524、推块-525、导轨-526、安装板-527、第二电动推杆-528、连杆-529、推出板-5210、第一弧形件-541、侧杆-542、收纳辊-543、第一卡柱-544、条形槽-545、弹力布-546、档杆-547、卷簧-548、转动轴-549、第二弧形件-551、拉杆-552、辅助杆-553、卡槽-554、第二卡柱-5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包括承载件(1)、支杆(2)、控制器(3)、电源线(4)、顶板(6)、挂置件(7)、电葫芦(8)、钢绳(9)、连接拉件(10)、第一电动推杆(11)、限位件(12)、铰链座(13)、突出护框(14)、滑轮(15)、连接件(16)、护壳(17)和滚轮(18),所述承载件(1)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左右两组承载件(1)顶端中部垂直焊接有支杆(2),所述支杆(2)右侧下端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底部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支杆(2)顶端中部固定有顶板(6),所述顶板(6)底端中部固定有挂置件(7),所述挂置件(7)底部挂置有电葫芦(8),所述电葫芦(8)内中部伸出有钢绳(9),所述钢绳(9)尾端嵌入至连接拉件(10)内上端,所述支杆(2)内侧上端与第一电动推杆(11)相铰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11)底部推杆与限位件(12)相互铰接,所述限位件(12)内侧上端与铰链座(13)相铰接,并且铰链座(13)固定在支杆(2)内侧,所述连接拉件(10)前端面左右两端焊接有突出护框(14),所述突出护框(14)内中部嵌入有滑轮(15),并且滑轮(15)背面与支杆(2)前端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拉件(10)底部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有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内侧上端安装有护壳(17),所述护壳(17)内设置有滚轮(18),并且滚轮(18)与连接件(16)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8)外侧与支杆(2)内侧相接触;/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提升装置(5),所述连接件(16)底部安装有辅助提升装置(5),所述辅助提升装置(5)包括框体(51)、置放机构(52)、连接杆(53)、固定机构(54)、连接机构(55)、通槽(56)和弧形槽(57),所述框体(51)顶部后端靠近边缘处两端与连接件(16)相固定,所述框体(51)内中部设置有置放机构(52),所述框体(51)顶部左右两后端垂直插入有连接杆(53),所述框体(51)顶部右端前端设置有固定机构(54),并且固定机构(54)左端相对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55),所述框体(51)内中部前端开设有通槽(56),所述通槽(56)顶部左右两端开设有弧形槽(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包括承载件(1)、支杆(2)、控制器(3)、电源线(4)、顶板(6)、挂置件(7)、电葫芦(8)、钢绳(9)、连接拉件(10)、第一电动推杆(11)、限位件(12)、铰链座(13)、突出护框(14)、滑轮(15)、连接件(16)、护壳(17)和滚轮(18),所述承载件(1)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左右两组承载件(1)顶端中部垂直焊接有支杆(2),所述支杆(2)右侧下端安装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底部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支杆(2)顶端中部固定有顶板(6),所述顶板(6)底端中部固定有挂置件(7),所述挂置件(7)底部挂置有电葫芦(8),所述电葫芦(8)内中部伸出有钢绳(9),所述钢绳(9)尾端嵌入至连接拉件(10)内上端,所述支杆(2)内侧上端与第一电动推杆(11)相铰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11)底部推杆与限位件(12)相互铰接,所述限位件(12)内侧上端与铰链座(13)相铰接,并且铰链座(13)固定在支杆(2)内侧,所述连接拉件(10)前端面左右两端焊接有突出护框(14),所述突出护框(14)内中部嵌入有滑轮(15),并且滑轮(15)背面与支杆(2)前端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拉件(10)底部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有连接件(16),所述连接件(16)内侧上端安装有护壳(17),所述护壳(17)内设置有滚轮(18),并且滚轮(18)与连接件(16)内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8)外侧与支杆(2)内侧相接触;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提升装置(5),所述连接件(16)底部安装有辅助提升装置(5),所述辅助提升装置(5)包括框体(51)、置放机构(52)、连接杆(53)、固定机构(54)、连接机构(55)、通槽(56)和弧形槽(57),所述框体(51)顶部后端靠近边缘处两端与连接件(16)相固定,所述框体(51)内中部设置有置放机构(52),所述框体(51)顶部左右两后端垂直插入有连接杆(53),所述框体(51)顶部右端前端设置有固定机构(54),并且固定机构(54)左端相对位置设置有连接机构(55),所述框体(51)内中部前端开设有通槽(56),所述通槽(56)顶部左右两端开设有弧形槽(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力铁塔施工钢材用稳定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机构(52)包括放置板(521)、合页(522)、接触件(523)、导轮(524)、推块(525)、导轨(526)、安装板(527)、第二电动推杆(528)、连杆(529)和推出板(5210),所述放置板(521)安装在框体(51)内上端,所述放置板(521)前端面左右两端通过合页(522)与框体(5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板(521)底端中部左右两端与接触件(523)相接,所述接触件(523)内下端安装有导轮(524),所述导轮(524)底部置于推块(525)顶部,所述推块(525)内下端嵌于导轨(526)上端,并且导轨(526)底部紧密固定在框体(51)内底部,所述推块(525)右侧上端嵌入有安装板(527),所述安装板(527)右侧前后两端与第二电动推杆(528)左端推杆进行固定,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28)底部安装在框体(51)内,所述推块(525)左侧上端安装有连杆(529),所述连杆(529)左侧紧密插入至推出板(5210)内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亚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