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43578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活性组分前驱体:70份~120份,吸附剂:3份~10份,造孔剂:10份~25份,粘结剂:20份~35份及粘接水化剂:0.05份~5份。其中,粘接剂包括钠基膨润土,所述粘接水化剂为可溶性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入活性氧化铝粉作为助剂,能够有效增强脱氯剂的低温吸附能力,成型过程中将粘结水化剂进行预水化,能将粘结剂充分分散,增加脱氯催化剂的结构强度,能够充分发挥造孔剂的效果,增加催化剂微孔结构和比面积,增加催化剂的氯容和脱除精度;不仅如此,现有制备工艺中,需要静置一天至两天才能保证在煅烧过程中不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熟化时间短,制备进一步节约时间。

An organochlorine dechlorination agent at room temperature,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脱氯
,具体涉及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催化重整是原油加工流程中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催化重整装置中发生的氯腐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整生成油中氯的来源主要有3种:原油中的氯,酸性催化剂上流失的氯,以及为了维持催化剂的性能而添加的氯。其中,原油中的氯包括无机氯和有机氯,原油中的无机氯化物,包括MgCl2,CaCl2等可水解产生氯化氢腐蚀设备;原油中的有机氯主要来源于原油开采过程中所添加的含氯助剂,这些有机氯化物既不溶于水,又难以用电脱盐的方式除去。虽然有机氯单独存在时不产生腐蚀,但是在重整装置中会在塔顶产生富集作用,转化为无机氯化氢,并进入到重整生成油中对重整设备造成腐蚀。另外,在催化重整过程中,为了保持重整催化剂的酸性功能,使其保持高反应活性、良好的选择性及稳定性,在运转过程中需连续加入氯来补充催化剂上不断流失的氯,使得催化剂上的氯含量保持恒定,而这些氯化物在重整反应后最终都会进入到重整生成油中。国内目前的常温液相脱氯剂主要载体浸渍为碱土金属或者活性炭作为基质材料浸渍铜盐,此类脱氯剂能对侧重于无机氯化氢的脱除,但是对有机氯脱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氯脱氯剂有机氯脱除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常温有机氯脱氯吸附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活性组分前驱体:70份~120份,吸附剂:3份~10份,造孔剂:10份~25份,粘结剂:20份~35份及粘接水化剂:0.05份~5份。其中,粘接剂包括钠基膨润土,所述粘接水化剂为可溶性碱。进一步,所述活性组分前驱体包括碱式碳酸锌,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氧化铝粉。进一步,所述造孔剂包括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或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粘结剂为拟薄水铝石、钠基膨润土及羊甘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水化剂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所述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拟薄水铝石:2份~15份,钠基膨润土及羊甘土:10份~20份。上述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水化剂配成溶液后添加至所述粘接剂中进行水化,得到水化粘结剂;步骤S2:将所述水化粘结剂、所述吸附剂及所述造孔剂混合均匀后依次经过静置熟化及烘干处理,得到脱氯剂前驱体;步骤S3:将所述脱氯剂前驱体经过煅烧得到所述常温有机氯脱氯剂。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将所述水化剂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5%~1%的溶液,所述水化时间为5小时-24小时。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在所述静置熟化之前进行造型处理,熟化温度为30℃~60℃,静置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所述烘干温度为110℃~130℃。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煅烧温度为380℃~450℃,煅烧时间为2小时~4小时。上述常温有机氯脱氯剂的应用,其不同之处在于,将含有1ppm~100ppm氯的原料通过所述脱氯催化剂进行气相或液相脱氯,脱氯温度为20℃~80℃,脱氯压力为0.1Mpa~3.5Mpa;以气相计,所述含氧原料的体积空速为800~3000h-1;液相空速为1-5h-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加入活性氧化铝粉作为助剂,能够有效增强脱氯剂的低温吸附能力,成型过程中将粘结水化剂进行预水化,能将粘结剂充分分散,增加脱氯催化剂的结构强度,能够充分发挥造孔剂的效果,增加催化剂微孔结构和比面积,增加催化剂的氯容和脱除精度;不仅如此,现有制备工艺中,需要静置一天至两天才能保证在煅烧过程中不变形,本专利技术熟化时间短,制备进一步节约时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步骤S1:将氢氧化钠配制成0.5%氢氧化钠溶液20g,称取3g拟薄水铝石,8g钠基膨润土,12g羊甘土,将粘结剂干混均匀后添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水化,得到水化粘结剂;步骤S2:将碱式碳酸锌110g,活性氧化铝粉10g,碳酸钠15g混合,再添加水化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挤条机或滚球机进行造粒成型,将成型的颗粒催化剂在保温箱中养护,熟化,保温温度50℃,时间12h,将养护、熟化后的催化剂置于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110℃,时间3h,得到脱氯剂前驱体;步骤S3:将干燥的催化剂置于马弗炉中进焙烧,焙烧温度400℃,时间2h,通过筛分,得到脱氯催化剂。实施例二步骤S1:将氢氧化钠配制成0.5%氢氧化钠溶液20g,2g拟薄水铝石,9g钠基膨润土,10g羊甘土,将粘结剂干混均匀后添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水化8小时,得到水化粘结剂;步骤S2:将碱式碳酸锌100g,活性氧化铝粉9g,碳酸氢钠15g混合,再添加水化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挤条机或滚球机进行造粒成型,将成型的颗粒催化剂在保温箱中养护,保温温度50℃,时间12h。将养护、熟化后的催化剂置于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110℃,时间3h,得到脱氯剂前驱体;步骤S3:将干燥的催化剂置于马弗炉中进焙烧,焙烧温度400℃,时间2h,通过筛分,得到脱氯催化剂。实施例三步骤S1:将氢氧化钠配制成1%氢氧化钠溶液20g,将2g拟薄水铝石,9g钠基膨润土,10g羊甘土混均匀后添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水化8小时,得到水化粘结剂;步骤S2:将碱式碳酸锌90g,活性氧化铝粉8g,碳酸氢钠10g混合,再添加水化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挤条机或滚球机进行造粒成型,将成型的颗粒催化剂在保温箱中养护,保温温度50℃,时间8h。将养护、熟化后的催化剂置于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110℃,时间3h,得到脱氯剂前驱体;步骤S3:将干燥的催化剂置于马弗炉中进焙烧,焙烧温度400℃,时间2h,通过筛分,得到脱氯催化剂。实施例四步骤S1:将氢氧化钠配制成0.5%氢氧化钾溶液20g,将2g拟薄水铝石,9g钠基膨润土,10g羊甘土混均匀后添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水化8小时,得到水化粘结剂;步骤S2:将碱式碳酸锌90g,活性氧化铝粉8g,碳酸钾10g混合,再添加水化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通过挤条机或滚球机进行造粒成型,将成型的颗粒催化剂在保温箱中养护,保温温度40℃,时间8h。将养护、熟化后的催化剂置于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110℃,时间3h,得到脱氯剂前驱体;步骤S3:将干燥的催化剂置于马弗炉中进焙烧,焙烧温度450℃,时间2h,通过筛分,得到脱氯催化剂。实施例五步骤S1:将氢氧化钠配制成0.5%氢氧化钾溶液20g,将2g拟薄水铝石,10g钠基膨润土,10g羊甘土混均匀后添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水化8小时,得到水化粘结剂;步骤S2:将碱式碳酸锌90g,活性氧化铝粉8g,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有机氯脱氯吸附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n活性组分前驱体:70份~120份,吸附剂:3份~10份,造孔剂:10份~25份,粘结剂:20份~35份及粘接水化剂:0.05份~5份;/n其中,粘接剂包括钠基膨润土,所述粘接水化剂为可溶性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有机氯脱氯吸附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
活性组分前驱体:70份~120份,吸附剂:3份~10份,造孔剂:10份~25份,粘结剂:20份~35份及粘接水化剂:0.05份~5份;
其中,粘接剂包括钠基膨润土,所述粘接水化剂为可溶性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前驱体包括碱式碳酸锌,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氧化铝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包括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或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拟薄水铝石、钠基膨润土及羊甘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结水化剂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拟薄水铝石:2份~15份,钠基膨润土:8份~12份及羊甘土:8份~12份。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常温有机氯脱氯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水化剂配成溶液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关林石旭薛铮高杰杭陶凌云孙睿雷张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浚然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