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3480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脊柱包虫病治疗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细粒棘球蚴悬液制备:配置细粒棘球蚴悬液,抽存于注射器中备用;步骤二、术前处理:所有沙鼠麻醉后固定于操作台上,背部操作区域清除毛发;步骤三、体内种植:手指确定椎体序列,以骶髂关节为水平线,沿着棘突向上确定T6‑L5阶段,沿着棘突向两侧定位椎旁肌组织,从L4‑L5节段斜30°进针,针头进入椎旁肌肉组织后水平进针,至T6‑T7节段;步骤四、术后处理:注射后沙鼠饲养一段时间,处死模型后切开背侧皮肤,暴露椎旁肌肉组织,可见大量包虫囊泡聚集。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型成功构建脊柱包虫活体内动物模型,为脊柱包虫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

An animal model of spinal echinococcosis in viv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包虫病治疗的
,具体是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疾病,不但对公众的健康带来危害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感染细粒棘球蚴会引起单个或多脏器的损害,寄生器官主要包括肝脏(70%)、肺(20%),还有10%的可能寄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比如大脑和肌肉组织)。包虫病的地理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的部分地区,包括地中海地区、俄罗斯、中亚、中国的中西部、澳大利亚、美国(特别是南部),以及非洲东北地区。骨包虫病发病率低,仅占包虫病的0.5%~4%,其生物学行为相对肝脏、腹腔包虫更为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脊柱是骨包虫的常见寄生部位,棘球坳开始位于脊髓腔内,生长缓慢,继而沿骨松质与骨孔蔓延,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囊肿穿破骨皮质,侵入周围软组织,出现巨大包块。若再向皮肤破溃,则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流出脓液和包虫碎屑,并可继发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疼痛、麻木,囊肿也可压迫神经,产生神经压迫的症状和体征,甚至截瘫。在治疗手段方面,手术仍然是治疗脊柱包虫病的首选方法,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手术技能的提高,包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术中包囊液及包虫溢漏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术后因头节的外漏和残留导致包虫病继发感染以及引起残腔感染、积液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且术后复发率最高可达25%。苯丙咪唑类药物(benzimidazole)是WHO指定的主要口服抗包虫药,代表药物为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和甲苯达唑(mebendazole,MBZ),根据临床报道,ABZ和MBZ对于囊性包虫病的治愈率却仅为30%,原因可能与阿苯达唑在体内的吸收有限、局部血药浓度低及疗效欠稳定有关。所以,临床上缺乏一种高效的脊柱包虫病的治疗方法。而基于脊柱包虫,基础研究领域缺乏相关的动物模型,所以针对脊柱包虫的活体内研究无法展开。包虫在活体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机制研究仍是空白,在动物模型中进行药敏实验及治疗方法的探索更是无法进行。所以,构建一种新型的脊柱包虫活体动物模型对脊柱包虫病的探索以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细粒棘球蚴悬液制备:配置细粒棘球蚴悬液,抽存于注射器中备用;步骤二、术前处理:所有沙鼠麻醉后固定于操作台上,背部操作区域清除毛发,背部区域范围包括沿胸椎(T1)起始部位至远端腰骶部联合处,两侧沿后正中线向两侧延伸1.5cm;步骤三、体内种植:注射区域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后,手指确定椎体序列,以骶髂关节为水平线,沿着棘突向上确定T6-L5阶段,沿着棘突向两侧定位椎旁肌组织,从L4-L5节段斜30°进针,针头进入椎旁肌肉组织后水平进针,至T6-T7节段,抽吸未见血液后,缓慢推送细粒棘球蚴悬液,同时沿着椎旁肌退针,直至拔出注射器,同样方法给予对侧脊旁组织包虫种植;步骤四、术后处理:将沙鼠转移至相对清洁的观察笼中,保暖,待沙鼠完全清醒后转移至饲养笼中,注射后沙鼠饲养一段时间,待沙鼠背部出现明显隆起,可触及皮下肿物,或沙鼠出现活动异常等症状,处死模型后切开背侧皮肤,暴露椎旁肌肉组织,可见大量包虫囊泡聚集,沙鼠模型表现出骨质浸润及破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一中,所述细粒棘球蚴悬液的密度为5000头/m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一中,所述注射器中存储10m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二中,所述沙鼠取俯卧位固定在操作台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四中,所述一段时间为5-6个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专利技术模型成功构建脊柱包虫活体内动物模型,为脊柱包虫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细粒棘球蚴悬液制备:配置密度为5000头/ml的细粒棘球蚴悬液,抽存于10ml注射器中备用;步骤二、术前处理:所有沙鼠麻醉后取俯卧位固定于操作台上,背部操作区域清除毛发,背部区域范围包括沿胸椎(T1)起始部位至远端腰骶部联合处,两侧沿后正中线向两侧延伸1.5cm;步骤三、体内种植:注射区域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后,手指确定椎体序列,以骶髂关节为水平线,沿着棘突向上确定T6-L5阶段,沿着棘突向两侧定位椎旁肌组织,从L4-L5节段斜30°进针,针头进入椎旁肌肉组织后水平进针,至T6-T7节段,抽吸未见血液后,缓慢推送细粒棘球蚴悬液,同时沿着椎旁肌退针,直至拔出注射器,可见沙鼠脊旁肌肉组织皮下条索状隆起,同样方法给予对侧脊旁组织包虫种植;步骤四、术后处理:将沙鼠转移至相对清洁的观察笼中,保暖,待沙鼠完全清醒后转移至饲养笼中,注射后沙鼠饲养5-6月,待沙鼠背部出现明显隆起,可触及皮下肿物,或沙鼠出现活动异常等症状,处死模型后切开背侧皮肤,暴露椎旁肌肉组织,可见大量包虫囊泡聚集,沙鼠模型表现出骨质浸润及破坏。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专利技术模型成功构建脊柱包虫活体内动物模型,为脊柱包虫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细粒棘球蚴悬液制备:配置细粒棘球蚴悬液,抽存于注射器中备用;/n步骤二、术前处理:所有沙鼠麻醉后固定于操作台上,背部操作区域清除毛发,背部区域范围包括沿胸椎(T1)起始部位至远端腰骶部联合处,两侧沿后正中线向两侧延伸1.5cm;/n步骤三、体内种植:注射区域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后,手指确定椎体序列,以骶髂关节为水平线,沿着棘突向上确定T6-L5阶段,沿着棘突向两侧定位椎旁肌组织,从L4-L5节段斜30°进针,针头进入椎旁肌肉组织后水平进针,至T6-T7节段,抽吸未见血液后,缓慢推送细粒棘球蚴悬液,同时沿着椎旁肌退针,直至拔出注射器,同样方法给予对侧脊旁组织包虫种植;/n步骤四、术后处理:将沙鼠转移至相对清洁的观察笼中,保暖,待沙鼠完全清醒后转移至饲养笼中,注射后沙鼠饲养一段时间,待沙鼠背部出现明显隆起,可触及皮下肿物,或沙鼠出现活动异常等症状,处死模型后切开背侧皮肤,暴露椎旁肌肉组织,可见大量包虫囊泡聚集,沙鼠模型表现出骨质浸润及破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体内脊柱包虫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细粒棘球蚴悬液制备:配置细粒棘球蚴悬液,抽存于注射器中备用;
步骤二、术前处理:所有沙鼠麻醉后固定于操作台上,背部操作区域清除毛发,背部区域范围包括沿胸椎(T1)起始部位至远端腰骶部联合处,两侧沿后正中线向两侧延伸1.5cm;
步骤三、体内种植:注射区域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后,手指确定椎体序列,以骶髂关节为水平线,沿着棘突向上确定T6-L5阶段,沿着棘突向两侧定位椎旁肌组织,从L4-L5节段斜30°进针,针头进入椎旁肌肉组织后水平进针,至T6-T7节段,抽吸未见血液后,缓慢推送细粒棘球蚴悬液,同时沿着椎旁肌退针,直至拔出注射器,同样方法给予对侧脊旁组织包虫种植;
步骤四、术后处理:将沙鼠转移至相对清洁的观察笼中,保暖,待沙鼠完全清醒后转移至饲养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博王珊王维山戴毅柯巍张昊杨智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