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34749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美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实现将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半导体激光脱毛领域,突破了传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脱毛,采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进行的脱毛;相机采集图像后,无需发送PC机进行图像处理,相机采集图像后,会经过硬件(FPGA,DSP,DSP+FPGA)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直接输出毛孔位置数据,融入机器视觉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对皮肤进行靶向治疗,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功率要求,且治疗区域面积可调,大大降低了整机系统的负载程度。

A kind of hair removal system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美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
技术介绍
激光医疗美容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飞速发展。激光脱毛也是成为激光医疗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激光脱毛治疗仪是目前主要的一种可以实现人体脱毛的治疗仪,可以达到永久性并且无痛脱毛,并且安全,无痕迹,便捷。通过出射合适波长范围及能量的激光脉冲产生热作用从而破坏毛囊,达到激光脱毛的目的。机器视觉及皮肤图像视觉检测分析在专业的医疗和美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辅助皮肤分析,皮肤毛孔是较为有效的特征,为此对于医疗和美容来说,对用户进行毛孔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对用户进行治疗和美容能提供更准确的医疗美容服务。传统的该设备采用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功率往往在300—2400W之间,产生的激光存在安全隐患,且激光功率越高,产热越大,系统必须采用更大功率的制冷器才能稳定运行,同时采用的治疗手柄结构复杂,而且采用的高功率激光器价格昂贵,治疗手柄光斑不可调,整机系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开关电源和激光器电源,控制系统包括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和控制模块,显示系统包括触控屏,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位于照明光源的一侧,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相机,所述扫描振镜位于照明光源的上方,所述XY扫描振镜包括竖直设置的X轴振镜,X轴振镜的一侧垂直设置有Y轴振镜,,所述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包括激光器,激光器电源通过导线与激光器连接,激光器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器,激光器通过光纤连接与准直系统连接,所述准直系统包括扩束准直镜,扩束准直镜的外端正对X轴振镜,激光器通过光纤和扩束准直镜产生激光;显示系统:主要是用于参数设定,模式选择;控制系统:包含激光器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功率;振镜控制系统:控制XY振镜偏转角度,实现激光定位;电源系统:为控制系统供电,激光器供电,电机供电,相机供电;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主要提供激光光源;准直系统:将半导体耦合模块输出的的激光进行准直,经过准直系统的激光为平行光出射;XY扫描振镜:主要改变激光器传播方向,可以实现激光器到达焦平面内的指定点;聚焦镜:将经过振镜控制系统的激光进行聚;相机图像处理模块:采集皮肤图像,并对皮肤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毛孔检测识别定位,将毛孔的位置信息发送给XY扫描振镜,从而驱动扫X轴振镜和Y轴振镜,控制激光光束到达皮肤指定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照明光源下方对准皮肤及其上的毛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照明光源和相机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X轴振镜和Y轴振镜分别与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和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和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均固定在开关电源上,开关电源的一侧与激光器电源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关电源的另一侧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通过导线与触控屏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激光器电源、相机和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将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在半导体激光脱毛领域;突破了传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脱毛,采用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进行的脱毛;相机采集图像后,无需发送PC机进行图像处理,相机采集图像后,会经过硬件(FPGA,DSP,DSP+FPGA)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直接输出毛孔位置数据,融入机器视觉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对皮肤进行靶向治疗,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功率要求,且治疗区域面积可调,大大降低了整机系统的负载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的系统框架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图。图3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的系统工作流程图。1-X轴振镜、2-Y轴振镜、3-相机、4-照明光源、5-毛孔、6-皮肤、7-激光、8-扩束准直镜、9-光纤、10-散热器、11-激光器、12-开关电源、13-激光器电源、14-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6-控制模块、17-触控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开关电源12和激光器电源13,控制系统包括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4和控制模块16,显示系统包括触控屏17,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4,所述照明光源4下方对准皮肤6及其上的毛孔5,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位于照明光源4的一侧,包括设置有相机3,所述扫描振镜位于照明光源4的上方,所述XY扫描振镜包括竖直设置的X轴振镜1,X轴振镜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Y轴振镜,相机3和照明光源4电性连接,所述X轴振镜1和Y轴振镜2分别与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和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4电性连接,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和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4均固定在开关电源12上,开关电源12的一侧与激光器电源13,所述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包括激光器11,激光器电源13通过导线与激光器11连接,激光器1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器10,激光器11通过光纤9连接与准直系统连接,所述准直系统包括扩束准直镜8,扩束准直镜8的外端正对X轴振镜1,激光器11通过光纤9和扩束准直镜8产生激光7,开关电源12的另一侧与控制模块16连接,控制模块16通过导线与触控屏17连接,控制模块16分别与激光器电源13、相机3和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连接;显示系统:主要是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开关电源(12)和激光器电源(13),控制系统包括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4)和控制模块(16),显示系统包括触控屏(17),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4),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位于照明光源(4)的一侧,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相机(3),所述扫描振镜位于照明光源(4)的上方,所述XY扫描振镜包括竖直设置的X轴振镜(1),X轴振镜(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Y轴振镜,,所述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包括激光器(11),激光器电源(13)通过导线与激光器(11)连接,激光器(1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器(10),激光器(11)通过光纤(9)连接与准直系统连接,所述准直系统包括扩束准直镜(8),扩束准直镜(8)的外端正对X轴振镜(1),激光器(11)通过光纤(9)和扩束准直镜(8)产生激光(7);/n显示系统:主要是用于参数设定,模式选择;/n控制系统:包含激光器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11)的开关、功率;/n振镜控制系统:控制XY振镜偏转角度,改变激光传播方向,实现激光定位;/n电源系统:为控制系统供电,激光器(11)供电,电机供电,相机(3)供电;/n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主要提供激光(7)光源;/n准直系统:将半导体耦合模块输出的的激光(7)进行准直,经过准直系统的激光(7)为平行光出射;/nXY扫描振镜:主要改变激光器(11)传播方向,可以实现激光器(11)到达焦平面内的指定点;/n聚焦镜:将经过振镜控制系统的激光(7)进行聚;/n相机图像处理模块:采集皮肤(6)图像,并对皮肤(6)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毛孔(5)检测识别定位,将毛孔(5)的位置信息发送给XY扫描振镜,从而驱动扫X轴振镜(1)和Y轴振镜(2),控制激光(7)光束到达皮肤(6)指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皮肤毛孔识别定位脱毛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治疗手柄,所述主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开关电源(12)和激光器电源(13),控制系统包括X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5)、Y轴振镜驱动控制板(14)和控制模块(16),显示系统包括触控屏(17),所述治疗手柄包括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准直系统、XY扫描振镜、聚焦镜、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和照明光源(4),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位于照明光源(4)的一侧,所述相机图像处理模块包括相机(3),所述扫描振镜位于照明光源(4)的上方,所述XY扫描振镜包括竖直设置的X轴振镜(1),X轴振镜(1)的一侧垂直设置有Y轴振镜,,所述半导体激光耦合模块包括激光器(11),激光器电源(13)通过导线与激光器(11)连接,激光器(11)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器(10),激光器(11)通过光纤(9)连接与准直系统连接,所述准直系统包括扩束准直镜(8),扩束准直镜(8)的外端正对X轴振镜(1),激光器(11)通过光纤(9)和扩束准直镜(8)产生激光(7);
显示系统:主要是用于参数设定,模式选择;
控制系统:包含激光器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11)的开关、功率;
振镜控制系统:控制XY振镜偏转角度,改变激光传播方向,实现激光定位;
电源系统:为控制系统供电,激光器(11)供电,电机供电,相机(3)供电;
半导体激光光纤耦合模块:主要提供激光(7)光源;
准直系统:将半导体耦合模块输出的的激光(7)进行准直,经过准直系统的激光(7)为平行光出射;
XY扫描振镜:主要改变激光器(11)传播方向,可以实现激光器(11)到达焦平面内的指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锋王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智智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