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335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0:10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植生袋装置包括植生袋袋体、木浆纸、种子层、椰纤维网和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植生袋袋体由麻质材料制造;施工方法包括:将边坡上压实平整;将种植中装入植生袋装置;将植生袋装置在坡面上铺设;在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钻孔,在孔内埋设带钩膨胀螺栓;在植生袋装置外表面上铺设钢丝网,将钢丝网拉紧固定在坡体上;采用锚杆将多个植生袋装置锚固在坡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生袋装置在边坡上的稳定性高,且网孔大,有利于单、双子叶草本植物发芽与生长;同时改进麻质植生袋的材质和尺寸,采用单腔或双腔麻质植生袋,并改进基于植生袋装置的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提高人工施工效率,节省成本。

A planting bag device, protectiv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lo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边坡防护时,仅依靠物理工程不能确保边坡的防护效果,还要注重生态修复措施的应用,以此来提高边坡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边坡景观工程的视觉效果。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提高工程环境质量,使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还可以降低边坡防护治理的经济成本。在边坡生态修复中要树立尊重自然、恢复生态的概念,实现生态防护工程的自支撑、自组织和自我修复。高铁路基边坡绿化建设是绿色铁路的重要内容,当前的主要技术趋势是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同时增加植物防护内容。植生袋边坡植被修复系统是在植生袋中装入植生土,把植生袋、联结扣、锚杆、加筋格栅等构件按照一定规则相互联接组成稳定的软体边坡,既可以稳定边坡,又可以让植物快速生长。植生袋中种植土可以为各种草本和木本植物提供良性生长的土壤环境,不易流失,施工简易,堆垒成任何贴合坡体的形状,多适用于坡度不大于1:1.5的稳定坡面土质边坡,植被生长情况理想。现有植生袋中均采用塑料制品的无纺土工布,成本高,降解速度慢,对于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现有的无纺布植生袋材料质地稠密,不利于内部种子发芽,尤其是双子叶草本植物,很难生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植生袋装置的施工要求和效率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采用麻质材料制作植生袋袋体,形成麻制植生袋,麻质材料是环保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具有强度高、伸长小、耐磨、抗菌、吸湿透气等优点,麻质植生袋与边坡土体摩擦系数大(不小于0.59),在边坡上的稳定性高,且网孔大,有利于单、双子叶草本植物发芽与生长;同时改进麻质植生袋的材质和尺寸,采用单腔或双腔麻质植生袋,并改进基于植生袋装置的防护结构和施工方法,提高人工施工效率,节省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包括植生袋袋体、木浆纸、种子层、椰纤维网和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所述植生袋袋体由麻质材料制造;在植生袋袋体内部任一面上粘附木浆纸,在木浆纸上粘附种子层,在种子层上粘附椰纤维网;植生袋袋体的袋口采用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封闭。进一步的,所述植生袋装置是单腔植生袋装置或双腔植生袋装置;所述麻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50-70份,亚麻10-30份,塑料抗老化剂6-18份,固化剂3-19份,塑料增强剂5-17份,季戊四醇磷酸酯6-20份;所述木浆纸是网格状木浆纸,在所述木浆纸的网格线上粘附种子层;所述椰纤维网的原料包括椰壳和乳胶,所述椰纤维网使用前浸泡在植物营养液内36-48小时。进一步的,所述麻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65份,亚麻25份,塑料抗老化剂7份,固化剂5份,塑料增强剂6份,季戊四醇磷酸酯9份;所述麻质材料面密度不小于250g/m2,纵、横向断裂强度不小于15kN/m,纵、横向断裂伸长率为5~20%,CBR顶破强力不小于1.4kN,纵、横向撕破强力不小于0.2kN,等效孔径O95为0.20~0.50m,所述种子层面密度小于50g/m2。所述植生袋袋体、缝袋线、自锁式扎口带的抗紫外线能力为:紫外线光照500小时,抗拉强度保持率不低于8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防护结构,应用上述的植生袋装置,包括:坡体、植生袋装置、钢丝网、带钩膨胀螺栓和锚杆;所述坡体包括坡面、骨架、坡脚基础、坡顶护肩和挡水缘;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紧贴所述坡面,横向多排均匀码放;所述钢丝网铺设在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的外表面上,由多个所述带钩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上;所述钢丝网和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由多个所述锚杆固定在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设有孔,多个所述带钩膨胀螺栓埋设在多个所述孔内;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还设有多个孔,多个所述锚杆埋设到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的多个孔内。进一步的,在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孔内以及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的孔内浇注固浆层。进一步的,所述坡体坡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30mm/3m,所述骨架的高度为5~8cm。进一步的,相邻横向两排所述植生袋装置在所述坡面上交错铺设或相邻横向两排所述植生袋装置中高一层的每个植生袋装置部分重叠放置在相应的低一层的每个植生袋装置上;所述植生袋装置的粘附木浆纸和种子层的内部任一面朝上。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为镀锌钢丝网,镀锌等级不低于AB级,钢丝直径不小于2.5mm,所述钢丝网的网孔直径是5cm×5cm~6cm×6cm。进一步的,所述锚杆采用HRB400φ20钢筋,相邻两个所述锚杆之间间距为1~2m,所述锚杆长度不小于1.5m,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的孔的直径φ为46~52mm,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的孔的孔深比对应的锚固深度深5~8cm。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植生袋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坡体上的杂物杂草清除并压实平整;在种植土中掺入有机化肥、保水剂、土壤改良剂,并将所述种植土和所述有机化肥、保水剂、土壤改良剂均匀拌合,装入植生袋装置,将植生袋装置封口;在坡体的坡面上施工骨架并浇筑混凝土;将装好均匀拌合的种植土和有机化肥、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的植生袋装置在坡体的坡面上铺设,并夯拍植生袋装置的顶部和侧面;施工坡顶护肩和挡水缘;在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钻孔,在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的孔内埋设带钩膨胀螺栓,并在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的其他位置处钻孔,在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的孔内和所述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的其他位置处的孔内浇注固浆层;在铺设完毕的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的外表面上铺设钢丝网,应用所述带钩膨胀螺栓将所述钢丝网拉紧固定在所述坡体的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上;采用锚杆将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和所述钢丝网锚固在所述坡体上,多个所述锚杆埋设到浇注了固浆层的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的其他位置处的孔内;检查植生袋装置自然沉降密实情况及植物生长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将装好均匀拌合的种植土和有机化肥、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的植生袋装置在坡体的坡面上铺设,并夯拍植生袋装置的顶部和侧面的步骤包括:将装好均匀拌合的种植土和有机化肥、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的植生袋装置紧贴坡面,在该边坡坡面上自低而高均匀码放,码好横向一排植生袋装置后夯拍植生袋装置的顶部和侧面,将所述码好的植生袋装置压实,再继续码放横向下一排;相邻横向两排植生袋装置交错铺设或相邻横向两排所述植生袋装置中高一层的每个植生袋装置部分重叠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袋装置包括植生袋袋体、木浆纸、种子层、椰纤维网和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n所述植生袋袋体由麻质材料制造;/n在植生袋袋体内部任一面上粘附木浆纸,在木浆纸上粘附种子层,在种子层上粘附椰纤维网;/n植生袋袋体的袋口采用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袋装置包括植生袋袋体、木浆纸、种子层、椰纤维网和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
所述植生袋袋体由麻质材料制造;
在植生袋袋体内部任一面上粘附木浆纸,在木浆纸上粘附种子层,在种子层上粘附椰纤维网;
植生袋袋体的袋口采用缝袋线或自锁式扎口带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生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袋装置是单腔植生袋装置或双腔植生袋装置;
所述麻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50-70份,亚麻10-30份,塑料抗老化剂6-18份,固化剂3-19份,塑料增强剂5-17份,季戊四醇磷酸酯6-20份;
所述木浆纸是网格状木浆纸,在所述木浆纸的网格线上粘附种子层;
所述椰纤维网的原料包括椰壳和乳胶,所述椰纤维网使用前浸泡在植物营养液内36-48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生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质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65份,亚麻25份,塑料抗老化剂7份,固化剂5份,塑料增强剂6份,季戊四醇磷酸酯9份;
所述麻质材料面密度不小于250g/m2,纵、横向断裂强度不小于15kN/m,纵、横向断裂伸长率为5~20%,CBR顶破强力不小于1.4kN,纵、横向撕破强力不小于0.2kN,等效孔径O95为0.20~0.50m,所述种子层面密度小于50g/m2;
所述植生袋袋体、缝袋线、自锁式扎口带的抗紫外线能力为:紫外线光照500小时,抗拉强度保持率不低于85%。


4.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的植生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钢丝网、带钩膨胀螺栓、锚杆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植生袋装置;
所述坡体包括坡面、骨架、坡脚基础、坡顶护肩和挡水缘;
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紧贴所述坡面,横向多排均匀码放;
所述钢丝网铺设在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的外表面上,由多个所述带钩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上;
所述钢丝网和多个所述植生袋装置由多个所述锚杆固定在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生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处设有孔,多个所述带钩膨胀螺栓埋设在多个所述孔内;
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还设有多个孔,多个所述锚杆埋设到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的多个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生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孔内以及所述坡体的除坡脚基础和坡顶护肩的其他位置处的孔内浇注固浆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生袋防护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阳升蔡德钩杨斌刘问魏少伟姚建平李政吕宋楼梁伟朱洪伟冷景岩张万涛张凤维耿琳石越峰孙宣曹渊东申文军安旭孟鑫淼程一本刘中心曹佳志曹佳磊洪燕芳谢良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河北润石橡塑有限公司北京华铁时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