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自动探测铜套漏装的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探测铜套漏装的工装。
技术介绍
铜套是多种机械元件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采用套接方式加以组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疏忽或操作失误导致铜套漏装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产品的质检环节应当对铜套是否漏装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这一检测工作普遍是由人员手动完成的。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良好的外观品质,及稳定的尺寸要求,以满足客户各方面要求。在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的形势下,要想获得利润得以生存和发展,自动化生产是必行之路。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不但存在着失效风险,而且成本上也令企业难以承担,为此在生产制程上需要不断的改善,以自动化取代人工的方式,消除风险,提高效果,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探测铜套漏装的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工件的铜套漏装问题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自动探测铜套漏装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金属传感器(3),检测平台(4),翻转气缸(5),气缸底座(6),电磁阀,继电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报警器,其中,在检测平台(4)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一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和一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同时,在检测平台(4)的上端还连接有四组金属传感器(3),翻转气缸(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气缸底座(6)上,翻转气缸(5)的上端与检测平台(4)的底端相连接,电磁阀连接在翻转气缸(5)的气路上;/n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分别与继电器电性连接,对射型光电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02 CN 20191071200111.一种可实现自动探测铜套漏装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金属传感器(3),检测平台(4),翻转气缸(5),气缸底座(6),电磁阀,继电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报警器,其中,在检测平台(4)的上端分别连接有一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和一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同时,在检测平台(4)的上端还连接有四组金属传感器(3),翻转气缸(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气缸底座(6)上,翻转气缸(5)的上端与检测平台(4)的底端相连接,电磁阀连接在翻转气缸(5)的气路上;
反射型光电传感器(1)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分别与继电器电性连接,对射型光电传感器(2)和金属传感器(3)分别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通信连接,可编程序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和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军,叶阳明,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开发区精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