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状件及制作方法、梁及制作方法、叶片及风电机组技术

技术编号:234303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条状件及制作方法、梁及制作方法、叶片及风电机组。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状件为棱柱状结构且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限定条状件的厚度;第一凹槽,自第一侧面沿厚度方向凹入设置且沿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宽度大于等于第二侧面的宽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状件堆叠时能够形成嵌合结构,增加堆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提高整体结构承受载荷能力。

Stri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bea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blade and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条状件及制作方法、梁及制作方法、叶片及风电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状件及制作方法、梁及制作方法、叶片及风电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运行稳定的更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组已经是行业中发展趋势,高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组一方面会使得叶片越来越长。叶片长度的增加对叶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风电叶片通常由上下两个壳体构成外部轮廓,内部使用梁-腹板结构进行承载,梁是主要承载部件。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梁承受的载荷也不断增大,对梁的承载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板材作为梁结构具有力学性能优异、加工方法简单的优点,使用板材作为条状件及堆叠形成增强结构件是风电领域叶片设计的重要技术思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条状件及堆叠形成的梁构件,通常存在条状件堆叠稳定性较差和堆叠时不易定位的问题,以及条状件之间间隙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条状件及制作方法、梁及制作方法、叶片及风电机组,条状件堆叠时能够形成嵌合结构,增加堆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提高整体结构承受载荷能力。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条状件,用于叶片,条状件为棱柱状结构且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限定条状件的厚度;第一凹槽,自第一侧面沿厚度方向凹入设置且沿第一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宽度大于等于第二侧面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和第二侧面为粗糙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条状件还包括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共同限定横截面为梯形的条状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条状件还包括:第一边缘槽,自第三侧面向条状件内凹入设置且沿第三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边缘槽的槽底表面与第二侧面相连接;第二边缘槽,自第四侧面向条状件内凹入设置且沿第四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边缘槽的槽底表面与第二侧面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为曲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的至少部分覆盖有第一剥离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边缘槽的槽底表面、第二边缘槽的槽底表面和第二侧面的至少部分覆盖有第二剥离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侧面覆盖有第二剥离层。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梁,用于叶片,包括多个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条状件,多个条状件以预定方式堆叠排布,且厚度方向相邻的条状件之间第二侧面贴合至相邻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横向相邻的条状件中第二侧面的朝向相同,或者横向相邻的条状件中第二侧面的朝向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条状件沿横向以平面或曲面方式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横向相邻的条状件之间具有间隙,多个条状件中相邻条状件之间填充有树脂或者相邻条状件之间设置导流夹层并填充有树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导流夹层为纤维布。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条状件的制作方法,包括:牵拉覆有树脂的纤维束和剥离层通过拉挤模具,拉挤模具的横截面对应于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条状件的横截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对第一凹槽的边缘凸起进行去材处理,以减小第一凹槽的深度。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梁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多个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条状件;以预定方式堆叠排布多个条状件,并使厚度方向相邻的条状件之间第二侧面贴合至相邻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供给树脂至相邻条状件之间;固化树脂以将条状件结合在一起。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叶片,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梁。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叶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条状件,厚度方向上第一侧面具有第一凹槽且第二侧面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宽度,厚度方向相邻的条状件之间形成嵌合结构。一方面,增强条状件堆叠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整体承受载荷能力。另一方面,在条状件堆叠过程中便于对条状件的定位和限位。再一方面,第一凹槽的槽壁附近留有粘接剂流动和填充的空隙,使得条状件之间充分浸润粘接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槽底表面和第二侧面为粗糙面,粗糙面之间能够形成供粘接胶流动的间隙,利于粘接胶在接触的粗糙面之间通过和分布并形成粘接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梁,厚度方向相邻的条状件通过第一凹槽彼此嵌合,一方面,增强梁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承受载荷能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条状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条状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条状件包括剥离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a和图4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条状件的不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a和图5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条状件的不同实施例包括剥离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a和图6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梁的不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梁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梁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叶片的示意图;图10示出图9中区域A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风电机组的示意图。图中:1-叶轮;2-发电机;3-机舱;4-塔筒;10-叶片;11-外壳;12-腹板;13-梁;20-轮毂;100-条状件;110-第一侧面;111-第一凹槽;112-第一剥离层;120-第二侧面;122-第二剥离层;130-第三侧面;131-第一边缘槽;140-第四侧面;141-第二边缘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条状件及制作方法、梁及制作方法、叶片及风电机组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条状件,用于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件(100)为棱柱状结构且包括:/n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限定所述条状件(100)的厚度;/n第一凹槽(111),自所述第一侧面(110)沿所述厚度方向凹入设置且沿所述第一侧面(110)的长度方向延伸,/n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槽底表面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面(120)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状件,用于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件(100)为棱柱状结构且包括:
第一侧面(110)和第二侧面(120),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限定所述条状件(100)的厚度;
第一凹槽(111),自所述第一侧面(110)沿所述厚度方向凹入设置且沿所述第一侧面(110)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槽底表面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侧面(120)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槽底表面和所述第二侧面(120)为粗糙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件(100)还包括第三侧面(130)和第四侧面(140),与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所述第二侧面(120)共同限定横截面为梯形的所述条状件(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件(100)还包括:
第一边缘槽(131),自所述第三侧面(130)向所述条状件(100)内凹入设置且沿所述第三侧面(13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边缘槽(131)的槽底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120)相连接;
第二边缘槽(141),自所述第四侧面(140)向所述条状件(100)内凹入设置且沿所述第四侧面(14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边缘槽(141)的槽底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12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10)和/或所述第二侧面(120)为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条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1)的槽底表面的至少部分覆盖有第一剥离层(1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条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槽(131)的槽底表面、所述第二边缘槽(141)的槽底表面和所述第二侧面(120)的至少部分覆盖有第二剥离层(122);或者所述第二侧面(120)覆盖有第二剥离层(122)。


8.一种梁,用于叶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成功杨敬东宋秋香曾鸿铭冯俐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