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门装置及卸料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91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门装置,应用于卸料系统,所述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上设有卸料口,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自动门单元,所述自动门单元包括:支架,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并靠近所述卸料口;配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卸料口的一侧;密封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侧;其中,所述密封门能够在所述卸料口坠落的卸载物料的挤压下,随所述支架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开启所述卸料口;所述密封门还能够在卸载物料坠落后,随所述支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重新封挡所述卸料口。该自动门装置在非卸料状态能够自动封挡卸料口,能够避免卸载物料的扬尘经卸料口溢出。

Automatic door device and unloa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门装置及卸料系统
本申请涉及卸料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门装置及应用该自动门装置的卸料系统。
技术介绍
溜井是矿山在地下开采作业中,物料(矿石或废石)下放的一种专用运输通道。根据具体开拓系统及采矿方法的不同,各矿山所采用的溜井型式有多种分类,通常包括主溜井和分支溜井。分支溜井通常切斜布置,其顶端通常与设置在各采矿点出的卸料硐室连接,其底端通常与主溜井连通。主溜井一般用于从上部阶段向下部阶段或矿仓卸料,同时与多个倾斜布置的分支溜井连通且垂直布置。物料在溜井下落过程中,物料间的相互撞击以及物料冲击溜井井壁,会产生大量粉尘;同时物料在溜井中的快速下落,会压缩溜井内的空气,形成柱塞效应,产生冲击气流。因而在溜井卸料过程中,溜井中产生的冲击气流会夹带大量粉尘,并从与分支溜井连通的硐室的卸料口溢出,扩散至各阶段附近硐室和巷道,会对井下通风系统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和工人职业健康。目前,为避免溜井粉尘经卸料口外溢,地下矿山通常采用的防尘措施主要有:洒水降尘,卸压,净化除尘,密闭抽尘和加大通风能力等。但上述防护措施均属于被动防护措施,基建工程量大,能耗高,设备投资大,设备使用寿命较短,且运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自动门装置及卸料系统,使该自动门装置能够自动封挡卸料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门装置,应用于卸料系统,所述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上设有卸料口,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自动门单元,所述自动门单元包括:支架,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并靠近所述卸料口;配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卸料口的一侧;密封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侧;其中,所述密封门能够在所述卸料口坠落的卸载物料的挤压下,随所述支架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开启所述卸料口;所述密封门还能够在卸载物料坠落后,随所述支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重新封挡所述卸料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自动门单元,两个所述自动门单元对称设置在所述卸料口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自动门单元的所述密封门能够互相抵接并共同封挡所述卸料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密封门互相抵接后在其二者的顶部形成漏斗形卸料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多个所述自动门单元,多个所述自动门单元绕所述卸料口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自动门单元的所述密封门能够与相邻所述自动门单元的所述密封门相抵接并共同封挡所述卸料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止挡所述支架以限制所述支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角度;和/或所述自动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止挡所述支架以限制所述支架向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呈等腰三角形布置的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及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对称设置并通过其二者的相交处与所述卸料平台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上,所述配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三架体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端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重部件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悬挂架和连接在所述悬挂架上的一个或多个圆环形配重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通过转轴机构与所述卸料平台连接,所述转轴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转轴,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且相对布置,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之间,所述支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一种卸料系统,其包括卸料井、主溜井、分支溜井、卸料平台及如上所述的自动门装置,所述卸料平台设置在所述卸料井的顶部,所述卸料井的底部与所述分支溜井的顶端连通,所述分支溜井的底端与所述主溜井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料口处设有物料格栅;和/或所述卸料平台的顶部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位置处设有挡车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门装置,非卸料状态下,支架在其自身、配重部件及密封门的整体重力作用下能够旋转并保持在使密封门封挡卸料口的姿态。卸料时,在卸料口下落的卸载物料的挤压下,密封门能够随支架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开启卸料口,卸料完成后,支架在其自身、配重部件及密封门的整体重力作用下,能够带动密封门向第二方向旋转并重新封挡卸料口,阻止卸料平台下方卸载物料的扬尘经卸料口溢出,能够避免扬尘污染环境,并且该自动门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较高,完全依靠自动门单元的自身重力调整姿态,无能耗,成本较低。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申请文件提供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门装置封挡卸料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门装置开启卸料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卸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溜井;2-分支溜井;3-卸料硐室;4-卸料井;5-卸料平台;6-卸料口;7-物料格栅;8-挡车梁;9-检测爬梯;10-自动门单元;11-支架;12-密封门;13-配重部件;14-转轴机构;15-第一轴承座;16-第二轴承座;17-转轴;18-第一架体;19-第二架体;20-第三架体;21-悬挂架;22-圆环形配重块;23-第一限位件;24-第二限位件;25-卸载物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基于本技术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门装置,该自动门装置可应用于卸料系统,该卸料系统可为矿山卸料系统,也可为工业上的卸料系统。该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平台5,卸料平台5上设有卸料口6。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门装置包括自动门单元10,该自动门单元10包括:支架11、配重部件13及密封门12,其中,支架11可转动地连接在卸料平台5的下方并靠近卸料口6;配重部件13设置在支架11上远离卸料口6的一侧;密封门12设置在支架11上靠近卸料口6的一侧;其中,密封门12能够在卸料口6坠落的卸载物料25的挤压下,随支架11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开启卸料口6;密封门12还能够在卸载物料25坠落后,随支架11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重新封挡卸料口6。此处不对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做具体限定,如,当该自动门单元10悬置于卸料口6左侧时,则该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当该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门装置,应用于卸料系统,所述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上设有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自动门单元,所述自动门单元包括:/n支架,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并靠近所述卸料口;/n配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卸料口的一侧;/n密封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侧;/n其中,所述密封门能够在所述卸料口坠落的卸载物料的挤压下,随所述支架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开启所述卸料口;所述密封门还能够在卸载物料坠落后,随所述支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重新封挡所述卸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门装置,应用于卸料系统,所述卸料系统包括卸料平台,所述卸料平台上设有卸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自动门单元,所述自动门单元包括:
支架,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并靠近所述卸料口;
配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卸料口的一侧;
密封门,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侧;
其中,所述密封门能够在所述卸料口坠落的卸载物料的挤压下,随所述支架向第一方向转动,并开启所述卸料口;所述密封门还能够在卸载物料坠落后,随所述支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并重新封挡所述卸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自动门单元,两个所述自动门单元对称设置在所述卸料口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自动门单元的所述密封门能够互相抵接并共同封挡所述卸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密封门互相抵接后在其二者的顶部形成漏斗形卸料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装置包括多个所述自动门单元,多个所述自动门单元绕所述卸料口的周向依次设置,所述自动门单元的所述密封门能够与相邻所述自动门单元的所述密封门相抵接并共同封挡所述卸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卸料平台的下方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止挡所述支架以限制所述支架向所述第一方向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洪涛潘冬帅昌林姚炯肖利民曾令义王宇张文汤永平欧昌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