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285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属于水源净化技术领域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包括若干铰接相连的浮板,浮板下端连接有折叠架,折叠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相邻折叠架的连接机构,折叠架上开设有两排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菌藻的储放笼架,储放笼架表面开设有若干交流孔,折叠架上设置有攀爬梯架,储放笼架中间设置有用于存放菌藻的支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固定效果好、拦截范围大的优点。

A fixed feeding devic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bacteria and alg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源净化
,特别是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缓流水体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大,很多城市内河道、湖泊已成了排污河道及污水的长期滞留地,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城市缓流水体环境保护已迫在眉捷。而河道内具有较多较强的生物活性菌、藻,可以用作净化污染河道的作用主体,但是,菌藻分布比较松散,难以对水源进行高效净化,对此设计一种固定菌藻的投放装置,以提高对水源的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具有固定效果好、拦截范围大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包括若干铰接相连的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下端连接有折叠架,折叠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相邻折叠架的连接机构,所述的折叠架上开设有两排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菌藻的储放笼架,所述的储放笼架表面开设有若干交流孔,折叠架上设置有攀爬梯架,储放笼架中间设置有用于存放菌藻的支架结构。本专利技术中,将浮板放置到需要净化的水源中,根据水源的深度调节折叠架的高度,打开折叠架后,将储放笼架穿入到折叠架的放置孔内,此时,折叠架中已经放置有菌藻,且菌藻已经缠绕在支架结构上。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菌藻开设蔓延,并沿着攀爬梯架展开,形成一层菌藻网,起到过滤、净化水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自动修复功能,通过攀爬梯架、储放笼架、支架结构使其在水流较为湍急的情况下,避免菌藻流失。浮板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起到阻隔水面污染物的作用。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折叠架底部固定有拉绳,所述的浮板上固定有滑筒,滑筒上固定有绕线杆,绕线杆端部开设有卡线槽,所述的拉绳穿过滑筒且拉绳的端部固定有拉环。通过拉绳,能够控制折叠架的展开程度,使其使用水源深度,在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将拉绳绕设在绕线杆上,绕后开入卡线槽内,使拉绳固定。拉环用于方便拉绳的调节,且拉环不能从滑筒穿过。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若干扣环与若干连接勾爪,所述的扣环固定在折叠架一侧,所述的连接勾爪固定在折叠架另一侧。通过扣环与连接勾爪能够使折叠架相连在一起,相邻折叠架之间能够滑动,且菌藻能够顺着连接勾爪攀爬。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折叠架底部固定有凸柱,所述的储放笼架底端设有凹槽,该凸柱能够卡入凹槽内。通过凸柱与凹槽能够使储放笼架被固定住。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折叠架上端设置有用于限位储放笼架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固定板和若干限位弹片,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折叠架的顶端,所述的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的限位弹片固定在通孔一处,在储放笼架插入通孔一后,限位弹片能卡入储放笼架的交流孔内。在调节储放笼架高度时,通过限位弹片卡入交流孔,能够固定住储放笼架,且储放笼架也能够比较轻松的被拔出或者插入固定。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折叠架底部固定有配重块。使折叠脚尽可能的垂直在水中,防止水流较为湍急时,放生歪斜,影响水的净化效果。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支架结构包括固定直杆,所述的储放笼架底部设置有套筒,所述的固定直杆穿入套筒内,所述的固定直杆上固定有若干用于储放菌藻的球架,所述的固定直杆上还设置有螺旋向上的螺旋轨道。可在固定直杆上投放菌藻,然后将菌藻培养后,使菌藻能够紧紧缠绕在固定直杆上,然后将固定直杆在插入储放笼架内,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对菌藻造成过量的损失。菌藻能够顺着螺旋轨道进行攀爬,方便其生长。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攀爬梯架包括两个固定绳索和若干带有通道的通管,所述的通管等距固定在两个固定绳索之间,所述的通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二。菌藻能够穿出交流孔,然后顺着通管以及通管上的通孔二攀爬,在投入进入水中后,菌藻在繁殖生长后,形成过滤网。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浮板两侧固定有扶手,所述的浮板宽度大于60cm。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浮板内具有气腔。在浮板的浮力不够时,可对浮板的气腔内冲入气体,提高其浮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浮板放置到需要净化的水源中,根据水源的深度调节折叠架的高度,打开折叠架后,将储放笼架穿入到折叠架的放置孔内,此时,折叠架中已经放置有菌藻,且菌藻已经缠绕在支架结构上。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菌藻开设蔓延,并沿着攀爬梯架展开,形成一层菌藻网,起到过滤、净化水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自动修复功能,通过攀爬梯架、储放笼架、支架结构使其在水流较为湍急的情况下,避免菌藻流失。浮板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起到阻隔水面污染物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储放笼架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浮板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折叠架调节的拉绳、拉环示意图。图中,1、浮板;1a、气腔;2、折叠架;2a、凸柱;3、储放笼架;3a、交流孔;3b、凹槽;4、攀爬梯架;5、拉绳;6、滑筒;7、绕线杆;7a、卡线槽;8、拉环;9、扣环;10、连接勾爪;11、限位弹片;12、固定板;12a、通孔一;13、配重块;14、固定直杆;15、套筒;16、球架;17、螺旋轨道;18、固定绳索;19、通管;19a、通孔二;20、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包括若干铰接相连的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1下端连接有折叠架2,折叠架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相邻折叠架2的连接机构,所述的折叠架2上开设有两排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菌藻的储放笼架3,所述的储放笼架3表面开设有若干交流孔3a,折叠架2上设置有攀爬梯架4,储放笼架3中间设置有用于存放菌藻的支架结构。本专利技术中,将浮板1放置到需要净化的水源中,根据水源的深度调节折叠架2的高度,打开折叠架2后,将储放笼架3穿入到折叠架2的放置孔内,此时,折叠架2中已经放置有菌藻,且菌藻已经缠绕在支架结构上。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后,菌藻开设蔓延,并沿着攀爬梯架4展开,形成一层菌藻网,起到过滤、净化水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自动修复功能,通过攀爬梯架4、储放笼架3、支架结构使其在水流较为湍急的情况下,避免菌藻流失。浮板1能够漂浮在水面上,起到阻隔水面污染物的作用。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折叠架2底部固定有拉绳5,所述的浮板1上固定有滑筒6,滑筒6上固定有绕线杆7,绕线杆7端部开设有卡线槽7a,所述的拉绳5穿过滑筒6且拉绳5的端部固定有拉环8。通过拉绳5,能够控制折叠架2的展开程度,使其使用水源深度,在调节至合适高度后,将拉绳5绕设在绕线杆7上,绕后开入卡线槽7a内,使拉绳5固定。拉环8用于方便拉绳5的调节,且拉环8不能从滑筒6穿过。在上述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若干扣环9与若干连接勾爪1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包括若干铰接相连的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下端连接有折叠架,折叠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相邻折叠架的连接机构,所述的折叠架上开设有两排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菌藻的储放笼架,所述的储放笼架表面开设有若干交流孔,折叠架上设置有攀爬梯架,储放笼架中间设置有用于存放菌藻的支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包括若干铰接相连的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下端连接有折叠架,折叠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相邻折叠架的连接机构,所述的折叠架上开设有两排放置孔,放置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菌藻的储放笼架,所述的储放笼架表面开设有若干交流孔,折叠架上设置有攀爬梯架,储放笼架中间设置有用于存放菌藻的支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架底部固定有拉绳,所述的浮板上固定有滑筒,滑筒上固定有绕线杆,绕线杆端部开设有卡线槽,所述的拉绳穿过滑筒且拉绳的端部固定有拉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若干扣环与若干连接勾爪,所述的扣环固定在折叠架一侧,所述的连接勾爪固定在折叠架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架底部固定有凸柱,所述的储放笼架底端设有凹槽,该凸柱能够卡入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菌藻的固定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架上端设置有用于限位储放笼架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红何文辉向天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